APP下载

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8-09-25柳其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军民融合士官探索

柳其红

摘要:培养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是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队人才培养体系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地方高职院校培养海军士官,融入核心价值观和军队文化基因,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的行为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增加“军”味,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军民融合;士官;行为文化;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175-02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重要指示精神,用实际行动支持和服务改革强军战略目标,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海军士官的行为文化,指导海军士官的行为,为海军士官成长提供文化环境。

二、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意义

1.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贯彻“共同条令”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等条令是全军共同执行的最基本的法规。学条令、知条令、用条令,掌握军人行为的准则和部队管理的准绳是海军士官在校期间的必修课,把条令的规范变成自觉的行为,把外在的要求变成内在的需求。

2.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士官纪律的需要。军队纪律是军队中通行的行为准则,体现在“条令条例”的规范上,执行军令靠的是纪律做保障。海军士官的行为习惯、服从命令和自觉遵守纪律方面与军人间有差距,要实现由一名学生向军人的转变,平时就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纪律意识。因此,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严明纪律的需要。

3.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培养士官血性的需要。血性是军人的名片、军人的脊梁、胜利的刀锋[1]。习主席多次强调,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行为文化是培养军人血性有利条件,血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艰苦训练“训”出来的。因此,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是培养军人血性的需要。

三、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原则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纲领,为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指明道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

2.红色文化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红色基因。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的根本,为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提供红色基因。

3.中华传统文化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承载着中国历代军人不懈追求崇高价值的人生理想,中华传统武德文化是以“仁”为核心,以“精忠报国”和捍族保民相统一的文化体系,爱民、爱国是武德最核心的价值,是军人的最高价值追求。为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四、建设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的措施

1.开展政治行为文化活动,坚定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政治建军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理念是行动先导,理念如同大脑,指挥着脚往哪儿迈、劲往哪儿使[2]。首先,营造海军士官政治文化环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的理念武装海军士官头脑,从而指导海军士官的言和行。其次,创新海军士官思政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任务驱动为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搭建成学生政治讲坛。

2.开展品德行为文化活动,坚持德行天下。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四有”军人中“有品德”是军人立身之本,是军队形象之基。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开展道德行为文化活动,提高海军士官的道德修养。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支配行动,思想端正才能行为端正[3]。加强道德规范的理论灌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海军士官头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其次,培养军人品德情感。开展“学军队英模,做忠诚卫士”活动,天下大德,莫过于忠。用军队英模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激发海军士官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道德情感。

3.开展法纪行为文化活动,坚守法纪法规。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学习宪法知识,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海军士官要清楚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依宪执政,必须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忠诚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听党指挥。其次,学习“共同条令”,让条令成为行动标准。“条令条例”指明军人言行举止的行动方向,规范了军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最后,学习校纪校规,让校纪成为行动指南。认真学习《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准军事化管理方案》《士官生淘汰和补充办法》和《海军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班体能达标标准》等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从早操、内务、就餐、上课、体能训练、晚自习和熄灯就寝等方面进行量化管理和考核,让“进门看内务,出门看走路”成为海军士官第一句格言。

4.开展学习行为文化活动,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十六大报告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坚持学校教学与部队指导相结合,优化培养方案。成立军地合作工作小组,建立军地合作机制,确定“1322”人才培养模式,每年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其次,坚持军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优化教学资源。突出舰船机电设备“管、用、养、修”四种核心能力,强调“职业能力”与“军政素质”并重,聘请军事教员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军人职业认同感。最后,坚持士官要求与海员标准相结合,优化评价体系。根据海军士官培养要求,建立“3422”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受培养目标决定,其学习行为方式具有自身的独特性[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提高生存和发展的本领,提升发展空间和实现人生价值。

5.开展实践行为文化活动,坚持为国效力。社会实践行为文化活动是海军士官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科学认识社会、集体和自我,提高思想觉悟、增强服务社会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湖北是中国近现代革命重要策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开展“三个一”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儿女的爱国基因,坚定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五、结束语

培养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要站在改革强军的战略高度,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士官人才,不断探索和完善军民融合式海军士官行为文化建设,力图营造积极向上,规范有序、品位高雅的校园行为文化环境,为强军梦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史志強.解放军报[N].2015-09-14(04版).

[2]田俊荣,白天亮,朱隽,刘志强.中国经济新方位[N].人民日报,2016-12-14.

[3]程迪,李建怡.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军民融合士官探索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