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9-25常杰
摘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为了顺应人才培养要求,需要同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新教学手段相结合,利用微课教学及现场实习并辅以网络平台交流的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91-02
随着“大卫生、大健康”概念的提出,把健康保证的理念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人民健康为中心,已经逐渐成为全社会的追求。但是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很多新的职业卫生问题,如职业性有害因素、职业紧张及职业伤害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对职业卫生人才的要求也在逐年增加。因此,为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公共卫生医学人才是当今预防医学教育的必要之举。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研究项目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教育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培养人才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主干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1]。该课程对应用性、实践性的要求多,是一门涉及预防医学、职业环境以及临床医学等方面专业知识的综合性课程。但目前的教育基本上还采用传统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导致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和能动性。课程学习结束后,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不能很好地结合。因此针对现存的问题,我们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研究项目案例分析与理论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过程中的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深入化和综合化,将更有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
二、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本,优化课程设计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及纸质版教材。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渗透和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有效结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课程特点,对课程进行优化,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又找到了既适于教又便于学的教学方式,是当前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由于目前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仍然以讲授为主,课堂中的案例往往是比较经典的传统案例,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没有切身感受,因此产生知识与技能不同步的现状。因此在课程设计上面,采用微课教学模式,针对特定知识点进行微视频制作,在学生提前完成网络相关内容学习的基础之上,由教师在课堂上抛砖引玉,以合理的方式提出相关问题,包括学习难点、当前的研究热点及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时与职业病医院进行合作教学,将学生带入临床一线,感受现实中的职业中毒案例,随时学习尘肺病人的X光片,并关注职业性慢性中毒的临床医学进展。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总结归纳能力。
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优化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在线课程种类多、更新快,不但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还能在线进行师生互动。相较之下,传统教学模式显得内容单一、创新性不足、灵活性不够,已不能满足学生现时学习需求[3]。但学生已经习惯了讲授式的教学方式,课堂讨论环节存在不敢说、不愿说、不批判、不评价的现状。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内容方面,由教师提前准备针对课程重点或难点的视频,线下由学生自由观看学习。针对不懂或有疑义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进行分组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引发讨论,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由于高校教育不但在于传授知識,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掌握科学前沿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课堂知识传授之外,由教师团队负责编撰病例或案例,用于在课堂中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巩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中的知识点,也能够同时调动学生对于医学基础课程知识点的回顾,达到对于知识点的深入理解、辨析。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索问题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4]。针对苏州大学2012级和2013级学生预防医学本科生进行课程改革试行后,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模式新颖,不拘泥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四、以学习效果为基础,优化评价及考核体系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教学过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为了提高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我们除了加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提升讲课技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外,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4]。但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以期末闭卷考试进行,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因此有必要对课程考核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考核,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过程化考核实践,将课程学习中课堂的讨论参与度作为成绩总评的考核标准之一,并在每个微课程都设计相应的小测验,将学生即时测验的成绩纳入总成绩,另外也同时开展了阶段性测试,用于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学效果表明,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发课堂互动,随堂测验效果佳,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期末成绩优秀率较课程未改革以前提高了7%。
五、教学相长,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互动
QQ早已成为大家广泛使用的线上交流工具。借助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学习沟通不失为一个将学习深入生活的手段。在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平台建立QQ群,课前由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视频材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供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根据学习效果调整课堂的教学活动,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课后,实现在线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反思和研讨[5]。此项改革在本科教学中实施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老师与自己的距离感减少,更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巩固与更新。在群组里通过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讨论,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自己的知识盲区,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结果。通过QQ群的建立,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相长,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及时得到解答,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与共同发展。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为了达到更优质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全面的人才,但要达到全面发展、综合提高,这个转变过程毋庸置疑是曲折的,这需要现代教育学者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内容的变化,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即使不断地出现新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也能够随机应变,有的放矢地应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和各医疗机构供应合格的预防医学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春华,张利文,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教学刊,2017,(10).
[2]常杰.微课结合PBL案例教学在《预防医学》课程中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39).
[3]成丹妮,袁颖筠,杨萍,李芳健,唐杰,王培席.将MOOCs模式引入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
[4]曹蕾,林佳,王洋.PBL教学法结合翻转课堂在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7,(1)
[5]王允,张玉媛,陈雪,王春华,芈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