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英语“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9-25刘宇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9期
关键词:全英文织造布性能

刘宇清

摘要:苏州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经过努力初步构建了全英“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的课程体系。分别从师资团队、教材选择、课程内容、案例教学、建立知识库和教学改革效果等方面阐述具体建设内容,也为工科其他专业全英文课程建设提供方法和参考。

关键词:“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课程;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9-0142-02

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Characterization for Structure,Property and Performance of Nonwoven Materials)课程是苏州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联系非织造加工工艺设备和非织造产品设计间的关键枢纽课程。它纵向与《纺织材料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等课程相联系,横向和《现代纺织测试技术》《纺织品检验学》相区别,课程主体内容涵盖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在非织造专业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内急需理解掌握非织造材料结构性能关系、熟悉表征方法和手段且通晓全球各国非织造材料技术标准的专门人才,参与到跨国非织造材料贸易和工程建设中去。《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全英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这一需求,培养全球视野跨领域非织造产业工程创新人才。

一、师资团队建设

课程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2013年“非织造材料性能测试”替换升级为“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作为一门纤维集合体材料学理论与非织造工程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团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2]。全英文课程的师资团队组建时,即考虑专业英语功底也兼顾相关学科的背景。授课教师全部有英语国家留学背景,教师研究领域涵盖流体力学、纤维材料物理和高分子物理化学等多个方向,确保了全英文授课的效能与质量。

二、教材选择

缺乏合适的课程教材为首要难题。目前中文教材老旧,如《非织造布的性能与测试》1998年出版后没有再版,《非织造学》2016年第3版内容新,对非织造材料加工工艺及理论、设备机构原理有全面介绍,由于篇幅原因只有第10章简要介绍了非织造产品与测试有关内容。课题组在组织全英语“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表征”课程讲义编写过程中,针对课程建设目标,先直接筛选英语原版教材中的合适内容。比较了《Nonwovens:Theory,Process,Performance and Testing》《Nonwoven Fabrics:Raw Materials,Manufacture,Applications,Characteristics,Testing Processes》《Handbook of Nonwoven Filter Media》《Advances in Technical Nonwovens;Composite Nonwoven Materials:Structure,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Handbook of Textile Fibre Structure》等多本教材内容。课题组结合国内外院校同类教材的使用情况,在课程全英文讲义内容选择上,以原版教材中的合适章节内容为主,同时补充中国非织造材料相关标准和中国学者重要研究成果进入自编全英文课程教材体系。通过全新讲义的使用,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理解困难、教师讲解不清晰、学生无法复习和学习积极性较差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课程内容

非织造材料标准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共存的特点,同时国际非织造产品发展迅猛,并向各行业渗透,需要测试方法快速跟进,课程内容具有国际性和学科交叉性。课程主要包括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非织造布的特征指标、力学性能、非织造布品质指标、非织造布功能性、非织造粘合剂的测试、土工布的测试、非织造布过滤材料的测试、非织造布及粘合衬测试、絮片及保暖材料的测试、非织造布电学、声学性能的测试和卫生保健产品的测试。相关非织造材料测试方法和产品标准涵盖中国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美国标准、日本标准、英国标准和德国标准,涉及的行业包括纺织、电子、建筑、交通和医药卫生等。为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掌握专业短语和关键词,在讲义段落中重点术语后都有中文翻译,方便了学生预习和复习。课后安排关键段落内容进行英汉互译和英英问答题,强化学生的理解和领悟[3]。

四、案例教学

通过案例教学降低学生在跨语言和跨领域学习中遇到问题的难度。例如,汽车空气过滤用非织布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就是一个非织造材料在汽车产业中的案例应用,相关材料结构和表征方法主要分列在下述标准中:ISO/TS 11155:Road vehicles Air filt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DIN 71460:2001);ISO 5011:2014:Inlet air cleaning equipment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nd compressors Performance testing;SAE J726:Air Cleaner Test Code;JIS D 1612:Test methods of air cleaners for automobiles;QC/T 1000-2015汽车滤清器用非织布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这种材料的结构特点怎样,材料如何开展相关表征,相应标准体系如何进行对比分析,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研究的兴趣,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了解产业最新发展,同时也锻炼学生检索文献、整理内容、分析问题和得出观点的基本学术能力培养,培养了学生独立应对新知识体系的归纳与总结能力,从而开拓了学生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打好基础。

五、建立知识库

完备的标准知识库,将有助于学生课后对于材料结构性能表征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建设期间,课题组对全球各非织造材料领域的标准进行收集与保存,并做出检索目录和说明。在课程的教学中,将测试装备表征过程的视频带入课堂,并有英文旁边和中字幕,分段讲解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建设规范的电子文档,包括电子课件、教学大纲、课后思考题、课程录像等,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预习和复习[4],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六、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对全英文专业课程的认识和掌握有了新的提高,学习效果大幅提升。全英文课实施的过程中,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2名学生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3名学生毕业后前往英国继续研究生学习,6名学生在外资跨国公司工作,11名学生在中资“一带一路”沿线项目中工作,55名学生作为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志愿者,为来自全球的产业客商服务。

七、結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和产能战略转移的背景下,复合型、跨学科、全球化非织造专业创新人才的高效培养,一直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难点。我校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紧跟国家和产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以全英语《非织造材料结构与性能标准》课程建设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充分感受世界产业发展变化和趋势,掌握国际间技术交流的基本技能、相关知识储备和创新思维。未来课程发展既满足学校国际班学生全英语教学的需要,也可让国际留学生更好了解中国技术标准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晨,刘嘉炜,吴海波,等.全英语“非织造学”课程的建设[J].纺织服装教育,2016,31(3):224-225.

[2]倪颖,杨超,唐克双,等.《交通系统理论》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体会与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76-178.

[3]张向锋,文传博,陈国初.“计算机控制技术”全英语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61-62.

[4]许娜,周建亮.全英文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4):116-117.

猜你喜欢

全英文织造布性能
兰精维绎丝TM致力于非织造布行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提供将近80 Gbps的带宽性能 DisplayPort 2.0正式发布
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全英文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华侨大学泉州校区的问卷调查
孖纺非织造布大有可为
俄罗斯计划2020年将非织造布产量扩大至20亿m2
Al-Se双元置换的基于LGPS的thio-LISICON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强韧化PBT/PC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熔喷非织造布工艺与性能的关系
医学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文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