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教师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研究

2018-09-25王政贻邓珺劼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7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农村教师解决措施

王政贻 邓珺劼

摘要:农村教育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而农村教师问题是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农村教育的两大怪圈来分析农村留不住教师的原因:社会对于农村的偏见,农村的公共服务不足,政策没有真正的落实,以及农村教师的工作繁重。针对这些原因,来分析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措施。国家必须要全面改善农村教师的整体待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且打破资源垄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师;社会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211-02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当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原有的学校解体,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农村的学生往往很难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原因是现在农村的学校的教师出了问题。而在任何教育中,教师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二、农村教育的怪圈

1.政策针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却鲜有人愿意扎根农村。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到定向培养农村教师,再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一方面国家不断的出台新政策,提高乡村教师的各种待遇,将各种资源向农村教师倾斜,鼓励城市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任教。另一方面国家推动公开招考制度的实施。农村教师的补充来源和范围逐渐扩大,师范生、非师范生、应届往届的毕业生,只要学历合格、年龄在一定范围以内均可以报考农村教师岗位。[1]按照供需平衡的理论,一方面农村学生在城镇化浪潮下不断减少。农村教师在政策供给下不断增加。理应实现供需的大致平衡,但现实却相反,国家的政策并未收到良好的结果。据调查显示:65.7%的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在有流动意愿的农村教师中,68.6%的教师想到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任教,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希望到乡镇及以上地区任教。[2]农村学校短缺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乡村教师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农村教师不愿来,留不住,教不好的现状没有得到显著的好转。

2.城镇一体化背景下城市教育资源持续垄断且难以打破。城镇化的背景下,城市成为整个区域的中心,而农村逐渐地被城市边缘化。这不仅反映在经济上,人口上,更反映在教育上。一方面城市教师工资高,待遇好,交际圈子大,交通便利,娱乐设施完善。这吸引了优秀教师纷纷往城市的学校聚集。优秀教师的集群往往会产生规模效应——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并提高升学率。另一方面城市的财政实力雄厚,可以给学校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了非常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中国家长的教育思想则是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能上最好的学校绝不上次好的学校。

三、农村教师留不住的社会原因

1.社会对于农村的偏见。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化结构。城市和农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在人们的概念中城市往往是先进富裕的而农村往往是落后贫穷的。在城市出生并长大的孩子过的是城市的生活。他们毕业后的优先选择是大城市。一旦他们去农村生活,他们的生活环境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而会出现各方面的不适应。

2.农村的公共服务不足。在农村当老师,即便国家给予了很高的薪水待遇,但是只解决了教师赚钱的问题却解决不了教师花钱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工作的教师下班后可以通过各种休闲设施和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但是在农村工作的老师却很难享受到这种条件。因为农村各种娱乐设施不足并且交通不发达,教师工资再高也没有地方可以花钱娱乐。导致了教师的生活单调。

3.政策没有真正的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城镇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新聘青年教师支教期限应不少于一年。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就城市教师对农村支教而言,支教的任务打破了城市教师原有的生活,很多教师不得不去偏远的农村。

4.农村教师的工作繁重。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要求开设的课程较多,而农村教师的编制不足。这两者之间就形成了突出的矛盾。一个老师不能只带一门课程,他同时要带好几门课程,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农村教师的工作压力;二是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6000万,每5个农村儿童中有2个是留守儿童。

四、解决农村教师问题的措施

1.全面改善农村教师的整体待遇。提高教师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师资队伍,但这个方法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国家不仅需要给予在农村任教的教师以经济待遇的补偿,而且还要给予其他机会性和社会性的补偿[5]。首先要给予教师足够的公共性福利,比如农村教师得大病可以更多的报销,提供足够的保障性住房等。

2.针对教师的支教进行三方审核。打破原有的教师教完就走的情况,必须对教师一年的工作进行全方位审核。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教师,支援学校,被支援学校的三方评估机制。对教师的支教成果进行评价,对支援学校的工作进行评价,对被支援学校的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对于审核不合格的教师,要延长其在农村工作的时间,并不允许其评职称。要让城市教师真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把到农村支教当成一项使命而不是一项任务。同时,支援学校的领导要真正进行重视,把一定数量的核心教师和骨干教师调到农村去,不能把一些有问题的老师派到农村支教。

3.必须要打破资源垄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教育资源有限性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共享和均衡应成为关键策略。首先中央要把专项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教育的硬件资源中,使农村也能享受到城市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另外,对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学生可以跟大城市的学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采用轮岗的方式,让区域内全体教师参与轮岗并设定轮岗的周期,这样能够保证每一名教师均需下到偏远地区任教且任教的时间不会过长,[3]并且可以减轻农村教师的压力。通过轮岗下放使得农村的教师素质与专业知识不断提高。

4.必须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教师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不能单靠财政手段和强制的行政干预。要更多的用经济要素来引导资源在城乡间流动。按照党的十九大要求,贯彻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6]彻底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分割体系。通过富裕农村,美丽农村,和谐农村来吸引优秀教师。

5.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去农村当教师本身就面临着诸多困难。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增强其责任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尤为重要。社会必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舆论氛围来宣传农村教师,讴歌其精神。全方位的肯定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能成为农村教师十分光荣的社会氛围。并且,要不断的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在肯定教师自我价值的同时,推动教师事业的规模化发展。[7]

五、结语

农村教师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的核心,以往的行政手段和鼓励措施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短期内,我们要全面的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不仅仅是收入的问题,更要解决他们的各种生活难题,减轻教师的非教学压力,增强农村教师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Z].

[2]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Z].

[3]刘善槐,邬志辉.新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教师的核心问题与政策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2014(05):187-190.

[4]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全文.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农村教师解决措施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