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9-25路紫禛
路紫禛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但是在幼儿园组织的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存在着节奏教学方式不合理、声势教学内容不全面、乐器使用频率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三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174-03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是由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Karl Orff,1895—1982)所创。其主旨在于利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乐感,用音乐给幼儿带来无穷的吸引力,让幼儿喜欢音乐。然而幼儿园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时对节奏教学、声势教学、乐器的使用存在问题,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思想相背离。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节奏教学方式不合理
大多数幼儿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对幼儿进行节奏教学时注重的还是技能的传授,对节奏的相关概念认识不全面,认为节奏就是简单的拍拍打打,缺少節奏教学既有趣又有效的方法,对节奏教学基本方法掌握不够。节奏教学变成了教幼儿打节拍,机械的让幼儿认识四二拍、四四拍、四三拍的节奏型,教学成了简单的模仿和重复。这样的教学方式抹杀了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幼儿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力,影响了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二)声势教学内容不全面
声势教学就是教幼儿用身体中能够发出声响的部位当作乐器的一种教育,声势教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声势活动中,让幼儿运用身体能够发出声响的部位作为乐器,不但可以感受到节奏的魅力,还可以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但是部分教师并不了解声势教学,有的教师表示没有听说过,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理念思想理解比较浅显,没有参加过系统的专门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培训。大多数幼儿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小朋友们都坐得规规矩矩,只能听着音乐模仿教师做固定拍手动作,很少用到其他的声势动作,声势教学成了简单的操练式,没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忽视了身体的其他部位。
(三)乐器使用频率少
奥尔夫乐器的数量繁多,配备全套的需要花费不少的资金,幼儿园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乐器的配备上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在奥尔夫乐器的认识和使用上还多有不足,多数是为了应付学校要求和为了维持课堂的秩序,一般都不会为幼儿提供多样的乐器。通过观察和访谈,幼儿园每个班虽然配有几种奥尔夫乐器,但是仅仅只是摆设在区域角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一)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节奏练习是奥尔夫音乐中很重要的部分,将语言与节奏结合起来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音乐来源于生活,例如;下雨哗啦啦的声音,汽车滴滴滴的喇叭声音等,幼儿在明白了这些有规律的声音之后,非常感兴趣并且能很快的也列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妈妈穿高跟鞋哒哒哒走路的声音,钟表滴答滴答的声音……每当幼儿发现一种节奏时就会特别的激动,会模仿,会说:“这是我发现的!”。
1.结合姓名、字词进行节奏教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名字一般都是两个字或者三个字,用幼儿的姓名来进行节奏训练,会极大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
| X X | X X |或者| X X | XX X |
| 我 叫 | X X |或者| 我 叫 | XX X |
也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可以用简单的字词描述出来的食物,比如颜色、动物等。如:
| X X X | X X | X X X | X X |
| 我 喜欢 | 红 色 | 我 喜欢 | 蓝 色 |
| 我 喜欢 | 小 猫 | 我 喜欢 | 小 兔 |
在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时,教师可以拍手来打出节奏,避免幼儿越说越快,把握不好节奏。通过幼儿自己的姓名以及简单的字词来进行节奏的教学能够引起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极大的提高幼儿进行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参与性,使幼儿在感受节奏的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2.结合简单的儿歌进行节奏教学。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之后,可以进行简单的节奏朗诵训练,儿歌的内容简单易懂,记忆起来十分容易,例如:
小鸡小鸡叽叽叽,
小兔小兔跳跳跳,
孔雀孔雀飞飞飞,
螃蟹螃蟹爬爬爬,
小狗小狗汪汪汪。
在教这首儿歌时,可以选择两种节奏型,第一种是4/4节奏型:
4/4 | X X X X | X X X — ||
| 小 鸡 小 鸡 | 叽 叽 叽 — ||
第二种是2/4节奏型:
2/4 | X X X X | X X X 0 ||
| 小 鸡 小 鸡 | 叽 叽 叽 ||
幼儿能感受出节奏不同说出来相同的儿歌也会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拍手的方式,是拍一下手说一个字还是拍一下手说两个字,幼儿既体验到了节奏的魅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节奏感,这首儿歌正好可以结合手指上的动作,两只手的食指并起来做小鸡状,两根手指分开是小兔子,三根手指是孔雀,四只手指做螃蟹,五根手指做小狗。内容也十分有趣,容易吸引幼儿注意力,更加深了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学儿歌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声势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声势教学的动作不局限于拍手、拍腿、跺脚、捻指这四个动作,可以让幼儿自己听音乐做动作,启发幼儿思考身体的哪些部分可以做出哪些动作,例如我们的脑袋就可以做点头、歪头等动作,我们还可以拍肩膀,叉叉腰,拍屁股等。
在进行声势的教学时,要为幼儿提供宽敞的空间,可以让幼儿能够将胳膊腿伸展开来,有条件的幼儿园甚至可以让幼儿光着脚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提倡的就是这种回归本原,幼儿在做动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歌曲的节奏,刚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但是不能单调的只做一个动作,要不时的变些花样,幼儿的注意力也会被吸引,跟着教师一起做不同的动作,幼儿声势的动作可以不局限于教师设计的,可以让幼儿自己创编,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也培养了幼儿的反应力、听辩力和创造力。
例如,设计音乐活动《身体音阶歌》,以身体不同部位的高低来形容音的高低,幼儿根据音的高低有规律的触碰身体的特定位置;
摸摸 你的 小 脚 | do do do do |
摸摸 你的 膝 盖| re re re re |
拍拍 你的 雙 腿| mi mi mi mi |
叉叉 你的 小 腰| fa fa fa fa |
拍拍 你的 双 手| sol sol sol sol |
拍拍 你的 肩 膀| la la la la |
摸摸 你的 脑 袋| si si si si |
高举 你的 双 手| do do do do |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 do si la sol fa mi re do | do 0 do 0 ||
幼儿在听到这首歌时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从摸脚一直到高举双手,既感受到了不同音高,又通过做动作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小朋友们嘴巴里有唱的,身体还配合着做动作,这样的课堂既生动又有趣。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熟悉原有歌词的基础上,请幼儿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与歌词里不一样的动作来表示这些音阶。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讨论。小朋友们在讨论结束后会创编出摸不同的身体部位来表示这些音阶,比如:“摸摸你的脚趾,do do do do,摸摸你的小腿,re re re re……”。有的小朋友会想出“指指你的小脚,do do do do,指指你的膝盖,re re re re……”。还有的小朋友会想出“摸摸我的小脚,do do do do,摸摸我的膝盖,re re re re ……”。
教师一定要鼓励每一位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动作可以放大、甚至表现的夸张。
(三)奥尔夫乐器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考虑到幼儿年龄,选择乐器时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皮革类的大鼓,木质类的打棒、木鱼,金属类的碰玲、三角铁,散响类的串铃、沙锤等。
打开思维,抛开局限,任何可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乐器,即使幼儿园并没有配备齐全的奥尔夫乐器,我们也可以带领幼儿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乐器,比如用一串瓶盖代替串铃,把纸箱当作大鼓,木棍当作鼓槌,在瓶子中放沙子代替沙锤等。当幼儿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音乐时,会有极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乐器,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乐器。
幼儿在这样的课堂中没有心理负担地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热情和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幼儿都能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这里,教师作为引导者,不要追求规范化,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在玩耍中自然就能受到音乐的感染。
参考文献:
[1]秦德祥.中外音乐教学法简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李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于贵祥.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与实践[J].教育科学,2002,(2).
[4]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5]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