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学科、国际化、创新型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8-09-25刘宇清朱新生杨旭红
刘宇清 朱新生 杨旭红
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针对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根据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总结了“跨学科、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和人才市场反馈,该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国际化;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4-0046-02
随着国际化合作的加强,跨学科、国际化、创新型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在跨国企业交流合作中都非常需要。产业用纺织品专业毕业生不仅熟悉国家有关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产业用纺织品最新进展等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全球化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创新发展意识。高层次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和支点,各项战略内容的深层推进,需要复合型、高素质、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1]。因此,建设跨学科、国际化、创新型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适应产业用纺织品的产业发展需要,以跨学科方式培养人才
1.紧密结合学科特点,跨学科培养产业人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产业用纺织品作为配套产业在人才儲备上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而熟悉沿线国家法律和产业技术标准,掌握运用专业外语的高精尖人才更加稀缺。产业用纺织品专业自身具有跨领域性,其与建筑交通、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交叉[2],又和“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相连。非织造产业被誉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工业”,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行业融合、学科交叉、多领域应用的特色和理念。
2.依托苏州大学搭建学科交叉培养平台,构建跨学科视野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素养培育、视野拓展、能力训练、知识传授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开设以学科交叉为特点的跨专业研讨课程[3],设计跨学科自定义辅修计划,开展专业相关的网络进阶式课程、新生研讨课、通识选修课、微课程(群)、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等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新平台。建设期,本专业跨学科教学资源信息化服务认可度上升为88%。专业采用学科外部交叉和内部交叉相结合方式,近年来从全球各知名研究机构引进了多名来自物理、化学和生物领域的特聘专家进入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国家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开设的材料物理新生研讨课,青年千人计划开设的物理化学通识选修课已成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选课的新常态。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管理学院与纺织学院学生的交叉选课和自由转专业,拓宽了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储备库。
二、多种形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职业素质和能力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同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补充国外原版优秀教材的章节内容,及时跟踪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研究。目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已有多门本科生课程开始引用原版教材进行授课,如土工材料教材为Fibrou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非织造英语选用教材为Applications of nonwovens in technical textiles。整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编辑专业课程英文教材,设计双语课件,确保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教材选用与教学内容匹配度为73%。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日本信州大学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对方教授为学生进行为期1-2周的授课,邀请德国科德宝公司总经理、美国普洁公司技术总监等国际一流企业家、学者,每学年为本科生举办5-7场学术讲座。让学生接触产业用纺织品学科前沿,感受学术和科研氛围,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2.建设国际化的教学团队,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出国进修项目,目前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任课教师85%以上具有海外留学或研修访问背景,在提高专业理论的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英文水平提供了途径,教师回国后启动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设。在引进人才时,对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的人才优先录取,从而优化了教师学缘结构,帮助了本专业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专业内部,实现“带动机制”,将中国国情与国外教学思维和方法进行融合,形成了产业用纺织品人才独具特色的新型培养模式。
3.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拓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每年选派优秀毕业生到国外相关院校继续深造。学院与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签订了“2+2”联合培养协议,达到培养要求可以获得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双学位证书。已有多名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前往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大学、日本信州大学进行研究生学习,建设期,专业出国留学率上升为16%,有利地推动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渠道。同时,专业学生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培养实习基地项目,前往学校周边的国际产业用纺织品领头企业实习培训,主要的跨国企业实习基地包括德国科德宝苏州(Freudenberg)、日本东丽南通(Toray)、芬兰奥斯龙无锡(Ahlstrom)和美国贺氏苏州(H&V;)等。学生巩固实践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体验了跨国文化与企业管理,为今后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做专业、文化和管理上的准备。
三、产学研用联动,培养创新型人才
1.搭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期间,竞赛型创新团队成员人数超过300人,本科生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金三发”杯全国非织造产品设计与应用大赛、“红绿蓝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比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屡获大奖。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为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建设期,在校创新活动对毕业后工作贡献度上升为77%。通过实施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高了专业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4],自主创业率上升为3%。形成了大学生“作品比赛+本科科研训练+创新竞赛+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多层次工程实践创新体系。
2.与企业或产业研究院联合选题,以解决实际需求为目标,优化导师团队进行人才培养。聘请行业资深专家到学校授课或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体验企业的深厚文化,校企联合编写讲义、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实现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平台目标。专业先后与国内产业集群名镇合作,如非织造布及设备名镇江苏支塘镇、非织造布与化纤名镇江苏真州镇和环保滤料产业名镇江苏阜宁县,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实施专业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产业研究院等重大专项的项目优势,将上述项目分解为分属于工科类的若干子课题,这些子课题目标明确、时限性强、操作性高。本科生自由组织团队参与上述国家级项目子课题的研究,建设期,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25%以上选题来自教师各类科研项目,毕业设计与本专业联系紧密度上升为90%。
四、结语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以产学研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出发点和办学宗旨,将产学研用机制引入本科生培养,以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为指导,为跨学科本科生之间开展交流、互访和合作提供平台,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成长创造环境,切实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为中国高等院校产业用纺织品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辛越优,倪好.国际化人才联通“一带一路”:角色、需求与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4):79-84.
[2]靳向煜,殷保璞,吴海波,等.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09,24(3):13-15.
[3]王利平,闫亦农,高晓平,等.学科交叉与融合下纺织工程工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73-74
[4]王迎,魏春艳,郑来久,等.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