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党课:小平台 大精彩

2018-09-25范翠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微党课新模式

范翠莲

摘要:微党课作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的创新模式,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教学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时间的短平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得微党课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仍需要不断完善。本文拟就微党课的发起、特点及未来走向作简单探析。

关键词:微党课;党课教育;新模式;创新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58-03

一、党课教育渐次接轨“微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事物借助现代化方便快捷的多媒体平台被冠以“微”的名号,微博、微信、微刊、微电影、微网剧、微论坛……众多的“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上新媒体舞台,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伴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改革开放的领导者,非常重视自身建设的改进创新,与时俱进,一直在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党员教育模式。当今时代,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逐步迈入深水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党员思想既活跃又混乱,急需释疑解惑;同时,网络信息时代,微信、微博技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接受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广大基层党员更不愿意听长篇大论浪费时间,传统“我讲你听”的党课教育方式在很多场合已经不受欢迎,党员教育必须与“微时代”接轨,基层党校教师也在尝试着把微时代所带有的微元素融入到党课教学之中,并逐步探索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的教学模式——微党课。微党课作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党课教育领域一朵盛开的奇葩,是党员教育的创新成果,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

2008年,被誉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教授首次提出了“微课程”(Micro Lectures)的概念,只不过他提出的“微课程”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或在线教学短视频,它还包括任务和教学活动。我们国内的微课创始人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2011年正式提出来的。虽然在此前后,也有类似的如微课程,微课等名称提出与应用,但国内比较系统地研究微课的人当属胡铁生老师。他认为“‘微课主要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因而被誉为“中国微课第一人”[1]。佛山市在全国首创的“微课”模式,受到教育部高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各地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网络教育培训机构闻风而动,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微课大赛多达十几种。微课的产生既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形式,而变得丰富多彩且充满情景感,又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我们可能与艺术大师、文坛巨匠跨时空“亲密接触”,也可能共同加入到世界著名实验室,见证奇迹的诞生。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课堂会出现在山巅、在太空、在大洋深处……微课,让一切变为可能,处处带来惊喜,微课真正大热起来。

基层党校作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理论阵地,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及党性素养的重担,在教育和培训党员干部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党员尤其是年轻的党员思想既活跃又混乱,急需解惑释疑;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阅读和接受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紧张忙碌的基层党员对冗长、枯燥的传统党课授课方式产生厌倦甚至抵触。那么,能不能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满足这些基层党员对理论知识的需求,从而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呢?这是我们在党课教学中一直思考的问题。1998年6月,浙江省寧波市江东区白鹤街道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一场演讲比赛,选手们围绕着自己身边平常、真实、微小的事例,真情演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许多听众反映比上一次理论党课有说服力,这次演讲比赛成了微党课探索的起点。2006年开始在全市全面推开微型党课这一新模式。此后,这种新型的党教载体得到了广大党教工作者的青睐,并逐渐风行起来,使微型党课很快在整个党教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大有成为当前党教工作主阵地之趋势。那么,什么是微党课呢?它有哪些特点呢?

二、党课教育的创新成果—微党课

微党课是一种党课创新形式,与传统党校党课教育中的领导、专家讲课不同,微党课少了些“权威”,多了些“草根”,少了拖沓空洞的说教,多了形象生动的事例,它把党的理论精髓通过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党员干部,把“大块头”的党课变为“短、平、快”的宣讲,从而提高了党课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漫短片等,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可唱可说,可视频可图片,不拘一格的形式、广泛的选题,让它别具魅力、独树一帜,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大大增强,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具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特点。

(一)教学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党校培训授课者大多是专家教授、地方领导和党校教师,一般来说是台上一人讲,台下众人听,“填鸭式”教学,只机械地对学员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注意对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缺乏互动,单调枯燥,授课者和学员之间形成两张皮,教学效果不佳。微党课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它突破了传统党课单纯由领导、专家、党组织书记主讲的形式,打破职务、岗位、资历的限制,把讲台交给普通党员,变“一言堂”为“党员讲坛”;变“一人讲,一片听”为“人人讲,大家议”,强化党员互动交流,突出人人参与,授课者既可以是党校教师、专家教授,也可以是基层党务工作者甚至是普通党员,只要有特色,有亮点,都可以围绕着发生在自己身边“小而美”的事例进行宣讲,宣讲不是讲课者的单方面灌输,而是编者、制作者和党员受众双方面的交流互动,有助于营造人人接受教育、人人又教育别人的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党校教师开发党课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积极性,调动了普通党员和基层理论工作者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党校主体班在课程安排上一方面通过专题报告、经典选读等课程加强学员对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但是,系统的理论学习,仅仅靠专家的解读还不行,尤其是面对年轻的“80后”、“90后”党员干部,他们接受新生事物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所以,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微党课使理论教育的内在要求转化为基层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让每位学员面前都能成为微党课的主讲人,既接地气,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通过讲述,既提高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也更加符合当今形势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时间短平快

作为一名理论教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党课教学的压力之大。一个专题,两个多小时,台上讲的口干舌燥,洋洋洒洒,滔滔不绝,台下听的迷迷糊糊,昏昏欲睡,长篇大论的“你讲我听”,其结果是“上接天线,下不接地气”。“讲”者累,“听”者乏,应对没有好办法。尤其是对基层的普通党员来说,存在人员召集缓慢、安排松散等问题,开展一次党课学习至少要半天的时间,耽误时间多,影响生产生活,致使好多党员不愿意参加。而我们提出的微党课之妙用,在于一个“微”字。我们常讲,制作一块精密手表,比打造一台巨大的车床还要难。微党课同样如此,设置时间上限,一般限制在10—20分钟之内,不超过半个小时。但要求却很高,提出的是真问题,表达的是真知灼见,产生的是实实在在的正能量,既节约了工作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能;内容精练而思想深刻,表达通俗而不庸俗。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使理论与实际碰撞,产生新思想新见解,给人以启发并产生共鸣。这些带有泥土芬芳和露珠色彩的小事例,既能够贴近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实际,同时又给人清新活泼之感,更体现了党课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

微党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主要是通过视频及网络内容向广大党员进行教育,追求图文并茂、声像俱全,让丰富的信息通过人们的视觉听觉在短时间内进入头脑、引发思考[3]。一段幽默的FLASH,一段生动的场景展示,一幅精美的PPT,皆可传递知识,并让授课者和学习者都享受其中,“一秒钟到课,万水千山挡不住;百分百听课,千言万语寓其中”,效果很好。

(四)教学内容见微知著

微党课属于党课的范畴,必须始终坚持党课姓党,把好把准方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教育、唱响主旋律,切忌道听途说,脱离实际,违背讲授党课的初衷。所以选题一定要扣紧时代与社会的脉搏,贴近时代与社会现实,知众所想,讲大家想听爱听喜欢听的东西,做到与时俱进,讲大众之所想,这是微型党课的灵魂。“微党课”要由党员将党的政策方针、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等内容由授课者提前精心组织准备,大主题小切口,切入点选取准确,内容短小精悍,形式新颖别致,以小见大,用身边人讲身边事、道身边情、说身边理,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贴近工作实际和群众需要。努力从中国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阐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结合本地实际深刻解读当地政府提出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不能脱离实际,空讲理论,满口政治名词,枯燥无味。要彻底改变传统党课“看看纪录片,书记念文件”、“台上念精神、台下打瞌睡”、内容“高、大、空”的状况,“微党课”要出彩,就要让党课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三、微党课的未来走向

新生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目标。尽管微党课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但是它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仍存在很大的可操作空间,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就目前來讲,面对信息纷繁复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怎样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站好党员教育宣传的主阵地,是全党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有效利用新兴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的“无缝链接”,打造“随时随地”、“定人定题”的微党课,是大势所趋,必将对于加强基层广大党员的教育起到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微党课的推广面临诸多困境,主要是受到师资和技术水平等的局限,基层党校对一些惠民政策的解读和具体的落实,没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专门的解读,他们渴望能够用通俗易懂的微党课将党的方针政策的具体实施以及本地的关注点和重点向党员群众介绍和普及。

怎样打破这个瓶颈,笔者以为,一方面加强资源整合,实现平台贯通。对于基层的党员尤其是农村党员来讲,如何把党的最新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上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阐释奉献给他们,提高知晓率,是微党课肩负的重要职责,这就需要各部门尤其是党校、高校、行政学院协同配合,整合教育资源,把党员最关心的问题制作成微党课,对一些有真正的价值、可复制推广的进行全面宣传和共享,既节约了经济成本,又节约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加强资源利用,拓展教育模式。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对党员教育新形式—微党课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更好的开展微党课教育,是每一个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卡通漫画,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如果把党的政策理论制作成漫画的形式,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借鉴农村、城市广场放露天电影的模式,集中播放一些精品党课,简短的片子一样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同样给受众人带来启发和共鸣。

微课虽小,精彩纷呈,潜力无限。也许微课今天呈现出的还只是零散的星星之火,但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必将和图书馆、CNKI等文献交流载体一道,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杨伟柱.高职高专院校改进党校培训机制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朱俊英.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课题组.发挥微型党课的重要作用[J].党政论坛,2015.

猜你喜欢

微党课新模式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我给党员上“微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