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表现课程教学优化设计
2018-09-25郭娇妮
郭娇妮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建筑类院校建筑表现课程结构单一、教学内容过于传统,以及教学方式脱离实践等现状,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优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表现;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108-02
建筑表现是通过设计表达方式,传达建筑设计意图的重要形式。贯穿建筑设计全程,包括草图设计阶段、多方案对比、方案汇报、图纸绘制及效果呈现等。本课程作为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及室内设计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筑表现是沟通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桥梁,也是工程竞标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建筑表现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阶段的建筑表现课程一直沿袭西方传统建筑院校的表现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线条练习、范图临摹等,使学生通过对多种表现形式的练习,熟练掌握表现方法。
(一)课程结构单一
传统的建筑表现课程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对表现工具的熟悉,对基本表现技法的熟练掌握。而作业形式基本为优秀范图临摹,反观这种较单一的教学模式,只关注课程的某一层次,或只局限于课程结构的某种类型,缺乏学科整体性。传统单一模式培养的学生思维狭窄、表现技法单一、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基本的专业审美素养等。
(二)教材内容滞后
传统的建筑表现教材内容包括表现基础理论、多种表现技法以及建筑表现实例等内容。一方面是设计内容不能紧跟设计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教材中的图例都相对陈旧,不能适应最新的表现需求。
(三)传统的培养方式无法满足工作及实践要求
在授课期间,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传统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单一,致使学生普遍存在创意意识欠缺的问题。根据这一现象,体现出了在表现课教学的培养定位上仍局限在工程制图员的层面,而非建筑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建筑表现课程结构优化
(一)整体性课程结构观
从学生的培养计划出发,为学生提供一个整体的综合实践空间和培养方案。培养他们在色彩、构图、审美、构图、创新、表现及表达等多方面共同的综合能力。建筑表现课是一个系统性的课程,应考虑在五年的培养计划中,配合学期培养需求,通过宏观的课程结构配置。不仅在课上掌握表现课程要点及技巧,还能通过同步的其他课程进一步得到实践及提升。让整体课程结构,成为表现课程的“隐性课堂”。
(二)课程交叉培养
在课程结构方面,提倡课程的交叉培养,形成贯通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建立宏观的知识构架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课程间内容的交叉和延伸,起到相互巩固及实践的作用。建筑学专业的课程都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要善于利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建筑表现课程融入相关专业课,巩固并进一步延伸表现可内容。例如:建筑制图课,结合制图标准,强调平、立、剖面图的规范及准确,在尺规作图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作图习惯。建筑初步课,应强调线条字体、构图及排版的基础知识。绘画课教学内容的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多种表现技法的熟练掌握,色彩感知及运用和组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作品鉴赏能力。另外,在建筑设计课程最后阶段,应由表现课指导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从方案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表现技法。
(三)课程结构优化调研问卷
针对建筑表现课程的设计主体,在每学期初及学期末都进行课程内容优化调研。调研问卷的对象包括授课学生、设计单位、课程专家等。针对调研问卷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进一步调整教学设计。
三、建筑表现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一)融入地方特色课程内容
在于设计院专家讨论中,体现在实践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在设计竞标过程中,怎样让方案凸显出地方特色。专家们的建议是应适当在教学课程中加入对于地方特色的表现与继承。针对建筑表现课程,应适当融入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建立地方建筑院校的特色。具体形式包括地方传统民居写生、地方历史建筑测绘、传统聚落的色彩采集等。
通过对表现课程基础技能的训练,了解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平面布局、总体空间布局、立面艺术等。通过对传统民居及聚落建筑的大量写生及测绘,为地方传统建筑的教学积累宝贵的资料。不仅充分利用当地现有建筑资源,而且传承和发扬了当地传统建筑资源。
(二)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在与用人单位及相关专家的讨论中普遍发现,表现课程的内容未能紧跟实践需求。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注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设计单位和竞赛,与今后设计院工作实践接轨,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内容紧贴实际需求及设计趋势。一方面,根据实践需求在课程内容设置中针对低年级强调基本审美、自主创新思维及构图能力。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感受美,通过对基本表现技法的练习达到能够熟练创作的水平。通过表现课程培养学生优秀的构图及构成能力,为之后的课程打下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强调表达、文本绘制及快速表现等方面的技能。结合课程培养学生的图示思维及表达技能,是建筑学专业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实践工作中,文本的绘制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包括了文本的排版、色彩的搭配、图纸的绘制及排版、效果图的制作、分析图的绘制等方面。通过对文本制作的强化,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结合表现课程的内容特点,将教学内容推向实践,与竞赛相结合。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在不同程度上让学生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参与竞赛从表现及方案设计多个维度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是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最直接方式。通过在竞赛中的学习,以及与参赛者的对比,激励学生不断提高。
(三)培養自主创新型专业人才
在今后的课程培养定位中,应将创新作为主导性目标。首先,在每次表现技能的训练中,不仅要了解常用的表现技法,临摹范图。在此基础上,应将课程进一步深化,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方式,运用所学表现技法,进行创作,这才是本门课程应达到的目的。即从了解,到掌握并熟练运用。其次,组织并鼓励学生参观艺术展及建筑设计展,激发创作表现思维。最后,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将理论课程紧密的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四、建筑表现课程教学形式优化
(一)“双轨制”教学,提倡因材施教
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性,对学生实行“针对式”指导教学。有别于工科类课堂型教学方式,建筑表现课程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不足,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最大地发挥学生的潜质及学习兴趣,培养出多元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引入包豪斯的“双轨制”教学,即课程中既由一位“造型教师”和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同时接受多重模式的影响。课程可以设置专题,邀请不同方向的指导教师有侧重地针对表现课程进行指导,从而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多元的课程平台。
(二)充分发挥课程的长效性
传统的教学形式偏重于技法速成,内容设置也偏重于优秀范图的临摹。而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应侧重于培养对抽象设计意图的表达,以及自主创新意识及能力。表现课程应形成从临摹、写生到创作的融会贯通式教学。通过加入图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图示思维,注重设计思维的培养。
(三)针对性分设高低年级表现课程
传统的教学中,表现课程为64学时,安排在低年级进行。由于工科类学生的绘画基础都比较薄弱,因此在低年级表现课程的内容主要为熟悉表现方法,以及对优秀范图的大量临摹。但这种传统课程内容的设置过于基础,缺乏针对高年级表现技能的提高。因此,将表现课程分为两部分,分别针对高低年纪进行授课。建筑表现课程总学时建议增加到112学时,表现I设在大一(上)64学时,针对低年级薄弱的基础,主要内容涉及素描、色彩、线条及临摹。表现II设在大三(上)48学时,针对高年级提供建筑表现进阶课程,主要内容涉及构图排版、效果图制作及分析图绘制等结合计算机等多种表现手段。
参考文献:
[1]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