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启示
2018-09-25董晓梅吴文英
董晓梅 吴文英
摘要:“卓越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对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回归工程,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双元制”培养模式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措施,分析了我国“卓越计划”第一个实施周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一阶段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卓越计划;德国“双元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1-0003-04
我国工程教育的体量非常庞大,目前我国有1000余所本科高校开设工科专业,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以上;拥有近400万的工程专业本科生,近50万研究生,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为加速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出台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宗旨就是要培养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各类工程技术的国际化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卓越计划”第一个实施周期已结束,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德国和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进行比较,找出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继续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概况
(一)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双元制”模式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双元制”模式是一种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工程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进行岗位培训。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具有四个方面的丰富内涵:“学校”和“企业”是共同的办学主体;学生必须在“学校”和“企业”接受双重教育,学生既是在学校注册的学生,又是在企业学艺的学徒;教学内容中“理论”和“实践”并重;教学中“工”与“学”交替进行。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出大量优秀的应用技术高级人才,使“德国制造”能够享誉世界,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德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强调实用主义、注重技能和理性、崇尚职业资格和价值实现。德国社会一向非常重视技术和技能、尊重技术人才。对于德国的企业来说,生产企业特别注重实效,因此企业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学历,这也是德国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对于员工来说,高水平的技术必然会带来高收入,即使是一般的技术工人的平均收入也高于德国国民的平均收入。二是用法律来促进和规范教育的实施。德国在历史上一向非常重视教育,当工程教育探讨和研究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后,德国政府就会采用法律形式来确定相关措施,以清除障碍。因此,德国有一整套有效的运行高等工程教育的法规、机构和机制。德国法律明文规定行业协会的职责,即负责监督和协调企业的职业教育行为,制定学生实习的考核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等,同时要求企业加入各自的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跨企业的职业教育中心,有效地补充了职业教育资源,解决了没有条件进行职业教育的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三是多方合作共赢。德国实行“双元制”的教育模式,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各有收益。企业获得政府的奖励或税收优惠政策,并且可以聘到熟悉本企业工作的员工,节省了培训新员工的时间和费用;学生在“双元制”模式教育的学习期间就能获得企业的津贴,缩短了学习时间,毕业后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且待遇很高;学校获得了企业的教育资源,节省了一部分教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政府和国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双元制”教育模式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使德国在“二战”后从一个战败国在几十年内跃居世界经济强国。
(二)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
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双元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学习,例如:高等工程教育制度和体系非常完善,用法律来促进和规范校企合作办学,培养模式是完整的成才教育,工程教育以培养优秀的工程师为目标,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质认证融为一体,教学形式是教育与训练一体化,课程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等。但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学生实习是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利益的需求设计的某一具体职业领域的培养内容,过于专门化,使得学生专业技能过于狭窄而在日后难于择业,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全面发展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加快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博洛尼亚进程》和《华盛顿协议》对德国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与国际接轨,在保持原有学位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本国的学位体制。以前德国的教育体制是硕士和博士两级学位制,没有学士学位。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授予的是大学文凭工程师和专业文凭工程师。从1999年末开始,德国的工科大学开始在原有的文凭工程师和工学博士的基础上增加工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毕业时可以选择就业或攻读硕士或双学士学位。第二,建立专业认证制度,逐渐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德国成立的工科专业认证机构(Accreditation of Bachelor's and Master's Study Programs in Engineering,Informatics,Natural Sciences and Mathematics,简称ASIIN),是德国唯一对工科、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学科本科和硕士专业认证的机构,由综合大学、应用科学大学、权威的科技协会、专业教育和进修联合会以及重要的工商业组织共同组成,通过该机构认证的专业点的毕业生可以获得“欧洲工程师”称谓。2003年工科专业认证机构在国际上获得华盛顿预备组织资格。第三,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向綜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社会和企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使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必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目前,德国大学传统的工程技术专业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和交叉发展,主要体现在: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增加了法律学、企业经济学、项目管理等非技术类课程,这类课程占20%左右。而且,在专业设置中出现了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专业,经济工程专业就是应现代企业对工程技术与经济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第四,全球化带来的市场竞争和技术竞争,加速了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一方面,德国大学积极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使德国工程人才的培养更加国际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规模,以缓解德国高等教育生源不足的情况。德国政府出台新规定,放宽对留学生比例的限制;德国政府和对外文化交流学会签订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的协议;洪堡基金会、教会等民间机构也纷纷加入资助外国研究人员或留学生的行列。
二、我国实施“卓越计划”的概况
2010年6月,教高函[2010]7号文件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正式启动“卓越计划”,到2013年共批准了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以及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层次涵盖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统计如下表:
我国实施“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对促进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目前尽管我国“卓越计划”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一定程度的改革,工程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得到了部分企业的认可,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校企合作还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远远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目的,行业的参与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师工程技术背景欠缺等。
三、德国高等工程教育对我国“卓越计划”的启示
尽管德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历程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不一样,但目前德国和我国都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需求一直是各国高等工程教育兴起、发展和变革的动因和目的;教育是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紧密相连的,因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密切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借鉴别国有益的经验,这无疑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成功的有效路径。鉴于我国“卓越计划”第一个阶段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参照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我国的“卓越计划”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或加以改进。
1.加强政府在工程教育领域的立法,规范程序,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保障作用。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与德国法律法规的强力推动和坚强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出台了《德国大学基本法(Hochschul Rahmensgesetze,简称HRG)的修正案》、《联邦职业教育法》等十几项关于教育的法律,规定了所有企业都有进行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职业教育基金,同时可获得政府教育基金补偿及相应的税收、用人等方面的优惠,这些措施激发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综合性大学与合作企业按照法律中的相关规定签订合作协议,对彼此的分工、具体的合作细节、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追究等方面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彼此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脱等事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双元制”教学活动得以实施;对于学校和学生来时,国家法律规定了进入相关职业的具体资格,学校要使自己的学生能够胜任企业的这些岗位,在培养过程中就必须开展相应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入职工作,就必须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行业协会审定参与企业的资质,制定教育培养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考核标准,组织统一考试,严把质量关,发放证书,考试合格者由工商业联合会颁发“IHK职业资格证书”。
我国的高校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工程师资质的评定由国家人事部门主管,工程师的聘用由行业企业主管,而且我国还缺乏像德国那样的长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运行机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缺少顶层设计和部门联动,因此,造成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资质评定脱节,在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计上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等问题。我国“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并没有把参与工程教育作为自己职责,也没有和高校一起制定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可以效法德国的做法,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提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对待,通过立法形式进行促进、规范和保障,规定高校、企业和行业的责任和义务,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如企业税收的减免、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等,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工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参与工程教育的长效机制,企业在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参与高校的实践教学、资助应用项目研究、参与改革教学体系、培训高校师资等方面与高校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合作。
2.与国际接轨,按国际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人才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德国是在本国工程教育特有经验的基础上特别重视工程师培养国际化。
2013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承诺按照《华盛顿协议》规定的认证标准去培养人才。我国的“卓越计划”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华盛顿协议》强调的工程学位国际互认的方向以及二者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都是相同的,但二者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区别,因此,我国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要参考并深挖工程教育认证的内涵,借鉴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按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足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达到国际通用标准的“卓越工程师”。
3.加强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中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爱国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但实践表明,培养这些素质的考核标准很难量化,培养目标的达成度难以确定,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经常被忽视。很多高校在制定“卓越计划”批准的相关专业培养方案时,有意或无意地削减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或内容,甚至还有人狭隘地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与工程教育关系不大。实际上,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早已被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所印证。现代工程除了要求工程师能够及时解决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与非技术问题外,还要求工程师能够根据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新要求,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方法等方面的研发工作,这就要求现代工程师不仅要懂得工程、技术和科学,还必须熟悉和能够协调处理现代工程与社会、环境等之间的复杂关系。
4.进一步落实工程教育的实践性。认知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没有实践环节,工程教育可谓名存實亡。工程教育实践性的欠缺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最大弊端,因而成为我国实施“卓越计划”最主要的原因。工程实践问题包括教师的实践经验、学生的实践机会等方面。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仍缺乏实践的机会和动力,一方面是我国高校教师一般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就职于高校,工科院系的教师入职前没有工程实践的经历,入职后教师也没有机会到企业培训工程实践;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主要看教师的学历、学术论文和科研课题成果,导致教师缺乏去企业实践的动力。因此,急需加强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改革教师入职和评价标准,引进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全职或兼职教师,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轮岗,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只有教师了解真正的行业专业标准,才会有针对性地建设课程体系和选择课程内容,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基于工程实际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工程实际项目的讨论案例以及参与式学习。
众所周知,“卓越计划”是我国政府参与度最高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举措,代表了我国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讨和实践,“卓越计划”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开拓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2013-05-06].http://www.moe.gov.cn.
[2]潘陆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文化渊源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3]朱秀民.国外发达高等工程教育之于我国“卓越计划”的思考与启示[J].中国轻工业教育,2016,(02).
[4]黄亚妮.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6,(2).
[5]余五新、童幸生,李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拓展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5,(3).
[6]王俊.当代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特点与改革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