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2018-09-25魏冬先

赢未来 2018年8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魏冬先

摘要:随着网络化教学的不断推广,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探究式教学适应了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与探索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1 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1.1 构建情景模式

在使用计算机的信息化教学后,可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根据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的知识环境。比如利用PPT或网络搜索来制作一个动画或小短片,来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网上教学模板和资源已经很多了,足以适应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

1.2 突出重点教学

教师要求学生在寻找数学题目中具体的某种关联或某种共同特点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画图工具和网上的资料来直观地进行展示,展示过程中还可以突出重点,使这些需要强调的知识点不再仅仅局限在书本里。

1.3 方便检验随堂作业

教师往往在随堂演练后要收上作业本进行批改,之前的传统随堂练习收集慢,批改慢,而且未必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作业批改的结果来了解自己的错误。现在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教师每次在课堂上就可以进行收集和批改了。而且,针对每一题的具体错误和关键地方都可以用电脑的工具进行标注和修改,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

1.4 寻找杂难个案

数学中的公式和具体概念在解题的运用中并不总是能够迎刃而解的,当教师遇上一些极个别的难题和特例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方便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得到。以后再次遇到此种类型的题目时,就会有之前仔细观察过得到的经验了。

2 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提升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过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的工具比较有限,使得在信息呈现部分教师的体力劳动增加的同时,呈现的效果也差强人意。如果数学内容不能形象表述,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使他们抵触和反感。所以,数学探究式教学课堂上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以动态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和圆相关的位置关系》教学中,在学习圆和点的位置关系时,可运用多媒体,演示点从远到近向圆运动的场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二者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形象,通俗易懂,学生在掌握重点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兴趣。为后面圆和圆、圆和直线的关系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可以自主讨论并探索,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掌握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2.2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探究式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探究式实践教学指的是学生以问题情境为依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种自主动手、探究学习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能搭建出学生易于理解、主动发散思维的平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践的空间,并对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重点讲授,最终解决数学问题并促使课堂目标高质量实现。例如,教师利用名为“拼图实验室”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环节任意选择图形,进行拼接、旋转和移动,并观察这些图形互相间的区别及共同点,从而直观掌握图形知识的特点。这样的实践方式,能促使学生主动构建数学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的可迁移性。

2.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合作教学,促进学生交流

计算机网络为学生、老师相互间提供了交流、讨论、合作的教学平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作教学都能在这里实现,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之间思想和知识的交流。例如,数学知识练习系统“小试牛刀”与“大显身手”,这两个系统趣味性較强,能对学生的练习及时评价,在提交答案后,系统会自动评价学生得分、反馈结果,并将其他学生的练习成绩互相展示,如此一来,学生能随时交流,找出自己在练习中的不足之处,向其他人学习,让学生与学生、学生和信息媒体的交流体现得淋漓尽致。

2.4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创新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倾向于感受形式多样而意义十足的数学教学过程。教师乏味的讲述和静态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达不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因此,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探究式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一款名为“创新擂台”的软件,利用这一软件,学生能按照自己对不同图形的丰富想象来进行创新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过程需要发散性思维的支持,因此他们活跃的思维、潜在的创新意识会被充分挖掘,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约束。虽然每个人在创新性教学中的学习效果不尽相同,但在自主探究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方式。

2.5以协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具有丰富的在线交流的功能,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搭建了协作、讨论的平台。学生能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在互相启发、相互促进中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四边形的操作性试题”时,老师借助E-learning平台,让学生探究将直角三角形通过剪切拼成一个与此三角形面积相等的矩形。经过独立思考、上机探究、小组协作后,学生能将此三角形剪成3个小三角形,再拼成一个矩形.在讨论交流中,有学生还发现了将任意三角形、任意四边形通过剪拼成矩形的方法。

3 结语

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一方面能活跃数学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曾仁平.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6,(06).

[2]赵年东.浅谈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24).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初中数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