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探讨

2018-09-25卢建国

农家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气象部门问题对策

摘 要:防雷安全监管是气象部门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基本业务、履行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防雷减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期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将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何确保防雷监管工作顺利开展,是摆在各级气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防雷监管;气象部门;问题;对策

雷电是恶劣天气条件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做好防雷安全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发生,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认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雷电安全事故。

一、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完善。自《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出台实施后,防雷监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由事前审批为主朝着事中事后监管方式的转变,也就是在实现“放”的同时,比较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形势的转变,但是当前的气象体制机制同国家“放管服”的改革要求还没有完全适应,不管是机构设置,还是人员配置同改革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其主要表现在组织架构形势不完善,政事企还没有完全分离开来,部分地区仍旧使用通过传统的技术服务来替代社会监管;监管人员严重不足,以基层气象部门为例,负责防雷监管的专职人员只有1个,而监管对象数量较多,很难将两者划等号;职责界限不明确,大部分的监管人员还没有完全将自身的监管范围理顺,极易出现多头管理或监管空白的情况,例如部分企业根本不接受气象部门的行业监管,拒不配合,也不重视,严重阻碍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2.防雷监管标准体系不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防雷技术标准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发展防雷技术服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因新时期防雷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体系不甚完善,同市场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缺乏完善的标准和规范对防雷审批、防雷执法、防雷检查和中介服务市场进行监管,进而引发了防雷安全监管方面的问题。

3.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未有效落实。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工做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确保企业尽快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现阶段,因防雷检查和防雷宣传工作不足,直接造成部分企业对防雷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未重视起防雷安全工作。防雷安全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对防雷安全工作认识不全面;雷电灾害应急处置不完全;日常防雷巡查和隐患整改不到位等都极易引起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未有效落实。

4.执法力量薄弱。结合气象部门防雷执法实际,不难发现缺乏健全的专业执法机构,同时执法人员偏少、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严重;气象部门法治意识不足,负责防雷执法的工作人员对防雷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了解的不全面,在实际执法中对自身的行政执法主体地位和资格持质疑态度,滋生了不敢执法的行为;防雷执法行政执法机制运行不畅,检查方式落后于其他部门,技术保障和经费保障严重不足。

二、新时期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对策

1.构建新型防雷安全监管模式。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是有效落实国家改革任务的必然要求,2017年各级气象部门的防雷减灾体质改革主要任务基本完成。2018年则需要气象部门认真履行防雷减灾组织管理职责,不断加强防雷减灾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增强防雷安全监管能力,积极构建新型的防雷安全监管模式是大势所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是始终秉承“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指示要求,进一步强化防雷安全工作措施,夯实责任、严格把关,如有把关不严、滥用职权或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造成防雷电安全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二是严格按照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强化责任落实,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做好防雷安全事前指导、事中和事后的监管,对企业防雷装置检测进行规范化管理;其三是按照以权责清单为边界,以信用管理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线上线下融合管理为方式的要求,明确防雷安全生产监管权责清单,建立防雷安全生产信用评价办法,建立“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双随机抽查機制,建设业务监管平台,形成可留痕、可追溯、可追责的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的防雷安全生产监管体系。

2.创新防雷宣传工作方法。气象部门在实际的防雷宣传中,应结合人民群众对防雷安全知识和技术的需求作为宣传目标,并根据当地实际,对防雷宣传方式加强创新。可以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出发点,切实提升社会大众的防雷安全意识和防雷减灾水平。除了向人民群众免费发放防雷安全知识手册、宣传条幅、张贴防雷公益广告、制作黑板报、官博、新闻、报纸等途径进行防雷宣传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例如借助于微信、微博、抖音、QQ等进行防雷知识宣传,可有效提升防雷安全效果。只有加大防雷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才能在社会中尽快形成人人都能自觉遵守防雷安全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除了将防雷安全知识宣传工作做好外,各级气象部门还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各地雷电灾害情况,通过分析雷电灾害原因,提升雷电灾情的透明度水平,以起到警示作用,让社会中更多的企业或个人认识到雷电的危害,并积极配合气象部门的防雷监管工作。

3.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和雷电灾害事故报告制度。气象部门要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依法加强对从事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防雷产品销售、防雷装置检测以及其它相关活动的监管,强化全程监管、动态监管,严格工作流程与秩序。建设、安监、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把防雷安全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消除雷电安全隐患,把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雷装置建设作为给与行政许可的重要依据,对拒绝雷电灾害防护装置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又不整改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限期整改;拒不整改或不检测或整改未完成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及相关负责人负全责。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瞒报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对因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三、结语

防雷减灾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气象部门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防雷减灾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落实,积极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认真做好防雷减灾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仲杰.浅谈如何做好防雷重点单位的安全监管工作[J].资源环境,2017,34(17).

[2]李爱华,张莹,李赛楠.创新防雷安全监管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6).

[3]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工程许可的决定 国发[2016]39号.

作者简介:卢建国(1977-),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法规工作。

猜你喜欢

气象部门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基于价值链模型的气象部门增值型内部审计新模式初探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