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灌注成像对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后预后高危因素的预测价值分析

2018-09-25陈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危因素

陈巍

【摘要】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对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后预后高危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63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按照预后高危因素评估结果将其分为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其中高危因素组18例,无高危因素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灌注成像结果。结果:无高危因素组患者总有效率95.56%,高于高危因素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088,P<0.05);化疗前两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7,P>0.05),但化疗后两组肿瘤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9、6.312,P<0.05),且高危因素组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无高危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5)。两组血容量、达峰时间,及表面渗透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17、1.934、1.597,P>0.05),但高危因素组血流量明显高于无高危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31,P<0.05)。结论:CT灌注成像在宫颈鳞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预测高危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可准确评估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式提供参考依据及理论基础。

【关键词】 预测价值; CT灌注成像; 高危因素; 宫颈鳞癌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8.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8-0-03

宫颈癌属于妇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按照组织学类型划分,主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近几年,我国宫颈鳞癌发病率日趋增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受到医疗界相关人士广泛关注。由于患者早期症状无明显特征性,尤其是颈管型患者因宫颈外观正常,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现象,明显增加诊疗难度,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延长病情,导致预后较差[1]。临床上针对病灶较大及晚期患者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等并发症,对患者伤害较大。随着医疗事业不断发展,新辅助化疗方式被廣泛应用于临床,同时如何准确评估新辅助化疗后患者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在进一步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具有重要意义[2-3]。笔者所在医院对此展开研究,探讨CT灌注成像在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后预后高危因素中的预测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8月收治并进行新辅助化疗的63例宫颈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验确诊为宫颈鳞癌。(2)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化疗方案均相同,且已进行两个疗程。(4)采取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经疗效判定标准均显示为部分缓解[4]。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位置恶性肿瘤者。(2)对研究中采用的造影剂过敏者。(3)新辅助化疗前采取放化疗史者。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根据病理结果,按照是否有宫旁浸润、标本切缘阳性、盆腔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等预后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将其分为高危因素组与无高危因素组,其中高危因素组18例,无高危因素组45例。高危因素组患者年龄39~64岁,平均(51.4±3.5)岁;肿瘤最大直径3.4~5.3 cm,平均(4.2±1.3)cm;无高危因素组患者年龄38~65岁,平均(50.8±3.4)岁;肿瘤最大直径3.5~5.2 cm,平均(4.1±1.2)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T检查 采取多层螺旋CT进行灌注成像,检查前指导患者采用正确呼吸方式,并利用腹带妥善固定盆腔。采取高压注射器在患者肘静脉位置注射对比剂50 ml,将注射流速控制在6 ml/s。同时按照相同流速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等待10 s后开始扫描,扫描时间维持40 s。患者采取仰卧位,首先从头部进行扫描,并将病灶最大直径作为灌注中心,将灌注扫描范围控制在29.0 mm,单层扫描层厚设置为7.2 mm,而重建层厚为2.5 mm。由专业影像人员通过CT灌注成像软件,记录肿瘤最大直径,并选择兴趣区域,将最大直径作为中心层面,并根据病灶大小选择三个连续层面,每个层面选择三个兴趣区域,同时应注意避开病灶周边、大血管及坏死区域等。

1.2.2 新辅助化疗 采取紫杉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001,5 ml∶30 mg)治疗,135~175 mg/m2,联合顺铂(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淮字H20040813,6 ml∶30 mg),50~120 mg/m2,进行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间隔两周后开始下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变化情况,并记录CT灌注成像中血流量、血容量、达峰时间及表面渗透性水平,比较两组患者CT检查结果。比较两组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退,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缩小。(2)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检查显示病灶有缩小趋势。(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大小均无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变化情况比较

化疗前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肿瘤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因素组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无高危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比较

两组患者血容量、达峰时间及表面渗透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因素组血流量高于无高危因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临床治疗效果

无高危因素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56%,明显高于高危因素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宫颈鳞癌属于宫颈癌中常见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尿频、尿急、下肢肿痛等,随着病情发展,病灶压迫输尿管,从而引起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等,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已成为威胁妇女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5-6]。临床上治疗方式主要有放、化疗及手术等,宫颈鳞状患者趋于年轻化,殷亮等[7]专家提出采取新辅助化疗方式效果更好,为年轻患者提供手术机会,并有效防止放疗对卵巢功能造成损伤,为预后提供保障。

肿瘤血管在肿瘤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直接决定病灶的侵袭能力,从而影响化疗效果,因此新辅助化疗在控制患者预后高危因素中具有重要意义。CT灌注成像属于临床上常用的功能成像方式,可直接为肿瘤血管生成提供信息[8]。因此利用CT灌注成像显示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反映出病灶的生物学行为,并对新辅助化疗后预测高危因素提供参考依据[9-10]。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看出,无高危因素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高危因素组的72.22%(P<0.05);化疗前两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肿瘤最大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但高危因素组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大于无高危因素组(P<0.05),说明经过新辅助化疗后无高危因素患者病灶较高危因素者明显缩小,效果更好,且CT灌注成像能够直接体现患者肿瘤最大直径,为控制疾病提供保障。新辅助化疗可有效缩小转移瘤的体积,使部分微小病灶难以被病理检验发现,而高危因素患者可能未采取放化疗治疗,从而降低了预后效果,

宫颈鳞癌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随着病灶体积不断增加,与相邻脏器、淋巴结的空间距离逐渐缩小,而淋巴管接触面积扩大,血管生成可有效促进脉管内癌栓形成,增加转移的风险性[11-12]。从本文结果中可见,两组血容量、达峰时间及表面渗透性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因素组血流量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5)。血管内血流速度与病灶内血管密度、开放程度及管径息息相关,若血流速度越快说明氧气与营养成分交换越快。血容量包括成熟及新生血管;表面渗透性可直接反映不成熟新生血管;而达峰时间与血管开放程度有关[13]。本研究中两组患者血流量存在一定差异,说明高危因素组肿瘤病灶预后可能较差于无高危因素组;而两组血容量、达峰时间及表面渗透性无明显差异,可见化疗后病灶血管的血流速度能够直接反映出肿瘤代谢及生长情况。

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可準确体现宫颈鳞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后的病理状况,并在预后高危因素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文广,周永,王红梅,等.CT灌注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9):1479-1482.

[2]余莹莹,文智,韩文广,等.CT灌注成像预测中晚期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2):73-76.

[3]何惠华,张芳华.HPV不同高危亚型在宫颈腺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4-6.

[4]张召奇,赵新明,王建方,等.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与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癌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7):3311-3316.

[5]王喆,钱丽霞.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效果评价与预测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6,28(6):383-387.

[6]张召奇,赵新明,和玲燕,等.宫颈癌治疗后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与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0):3667-3671.

[7]殷亮,雷军强,郭吉刚,等.CT灌注成像预测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后预后高危因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7,28(5):350-353,358.

[8]林丽琴.HPV感染对宫颈高度磷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2):59-61.

[9]王一琳,吴霞,狄文,等.宫颈腺癌与宫颈鳞癌的临床特征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2):150-152.

[10]余小多,林蒙,陈舒兰,等.DW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4,29(2):140-144.

[11]余小多,林蒙,安菊生,等.DCE-MRI对宫颈鳞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预测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4,29(2):131-135.

[12]于浩,张琳琳,杜雪莲,等.同步放化疗对早期低危宫颈鳞癌术后生存无优势[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4):242-245.

[13]王海燕,孟玮,刘志强,等.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maspin表达及肿瘤微淋巴管生成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2):98-103.

(收稿日期:2018-01-19)

猜你喜欢

高危因素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探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护理研究进展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与措施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风险因子及其护理对策分析
足月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
影响社区脑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