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2018-09-25杨绍波李刚王政权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杨绍波 李刚 王政权

【摘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8例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本组患儿均采用导管介入治疗。通过随访,观察患儿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第3天、1个月、3个月体检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电图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发现,本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6)min,平均曝光时间为(29.1±9.2)min,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6.9±2.2)d。在治疗期间,患儿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心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封堵后最大右心室压力显著低于手术前右心室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导管未闭(PAD)患儿封堵后左心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时,利用导管介入治疗给患儿造成的创伤极小,并且患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导管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 研究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2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比如患儿的动脉导管没有完全闭合、心房之间缺少间隔以及心室之间缺少间隔等[1]。如果未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患儿心脏发生扩张现象或者患儿呼吸道受到感染等情况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患儿心功能不全,导致患儿出现肺动脉高压、心衰等,这些情况都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导管治疗被应用在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治疗上,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是创伤面积小、微创,给患儿造成的瘢痕比较小,并且恢复起来比较快等。本次研究中,选取了5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本组患儿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效果较显著。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8例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经过心脏B超、CT等相关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并且对本组患儿进行诊断后,均符合导管介入治疗的指征[3]。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认可,并且患儿家属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组患儿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1~12岁,平均(7.1±1.8)岁;体重7~48 kg,平均(24.2±1.9)kg。经过相关检查后发现,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20例,心房间隔缺损(ASD)患儿38例。对本组患儿心功能检查后发现,患儿心功能均正常,但是在身体发育方面却稍低于同龄儿童。

1.2 方法

对所有患儿进行导管介入治疗。具体如下:在手术前对患儿的心电图、血压情况、血氧情况及静脉肝素化情况进行常规监测。

应用PDA封堵术:对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实行全麻或局部麻醉,在患儿的右股动脉和右股静脉处进行穿刺,在股动脉穿刺处送入猪尾导管,将导管送到PDA口上方的1 cm处。对患儿的左侧位血管进行造影,通过DSA造影仪观察PDA的形状及最狭窄部位的直径。然后交换导丝,再送入到主动脉,此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利用推送杆来推动封堵器进行PDA封堵,在造影仪中观察封堵结果,待封堵满意后,将封堵器释放出来[4]。

应用ASD封堵术:对心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实行全麻或局部麻醉,利用心脏超声检查患儿的心房间隔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在患儿的右股静脉处进行穿刺,对患儿的右心房进行导管检查,将患儿的导丝经房间隔缺损送到右上肺的静脉处,然后将输送鞘沿着交换导丝的位置送到患儿左心房中央静脉处,或者肺静脉处,最后将封堵器经过输送鞘送入到心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对此位置进行封堵。上述操作结束以后要对封堵器的固定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待检查结果良好以后,将封堵器释放出来[5]。

1.3 观察指标

在患儿手术后第3天、1个月、3个月时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人员需要由理论知识丰富并且操作技术熟练的主治医师及以上的人员担任。具体随访内容包括:体检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心电图结果等。对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患儿未发生心脏穿孔、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对此种手术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成功关闭缺损,且无残余分流或者只有少量残余分流,肺动脉跨瓣膜压差在25 mm Hg内。对残余分流量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为:采用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测量,残余分流量<1 mm为微量,≥1 mm且<2 mm为小量,≥2 mm且<4 mm为中量,≥4 mm为大量。

1.4 统计学处理

将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管介入治疗效果

经过导管介入治疗后,本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为(110±36)min,平均曝光时间为(29.1±9.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9±2.2)d。经过封堵手术后,所有患儿封堵情况均完好,其中发现3例患儿出现微量残余分流,但是在第3个月进行随访时,残余分流量均消失。1例患兒在手术中出现短暂的房性早搏,1例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室性早搏,以上症状均在导管撤离后消失。1例患儿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在1个月随访时,感染症状已全部消失,呼吸道也已痊愈。本组患儿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2.2 38例心房间隔缺损患儿手术前后最大右心室压力变化情况

38例心房间隔缺损患儿术前最大右心室压力为

(47.0±4.2)mm Hg,术后3 d为(30.7±2.5)mmHg,术后1个月为(27.8±2.0)mm Hg,术后3个月为(26.5±2.2)mmHg,手术后最大右心室压力(26.5±2.2)mm Hg显著低于手术前(47.0±4.2)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0.639,P<0.05)。

2.3 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前后心脏内径变化情況

2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手术后左心房内径、舒张期左心室内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属于一种先天畸形疾病。这种畸形是由于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心脏以及大血管等受到一定障碍而导致发育情况受到了限制,导致患儿出现了解剖结构上的异常,也可能是由于患儿在出生以后本应该自动闭合的一些通道没有能够及时的闭合[6]。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出生婴儿总数的0.5%~1.1%,而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就有16万~20万之多[7]。有的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可以一生都没有任何症状出现,就相当于正常人,但是有的患者在出生后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8]。大多数患有这种疾病的患儿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时,用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医护人员以及患儿家属的认可。此种治疗技术不需要对患儿进行开胸手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和给患儿带来的创伤,并且经过治疗后,患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康复,还缩短了住院时间[9]。但是这种导管介入治疗还代替不了外科手术,所以在进行导管治疗时,还是应该选择严格的适应症[10]。有相关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导管介入治疗技术与传统的治疗患儿心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效果相比较而言,并没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在术后早期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的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本组患儿的封堵手术都很成功,但是发现3例患儿出现微量的残余分流,但在第3个月随访时均消失,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以及死亡情况。心房间隔缺损(ASD)患儿经过封堵后,最大右心室压力显著低于手术前的右心室压力,差异明显(P<0.05),这与陈旭华等[11]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动脉导管未闭(PAD)患儿经过封堵后,左心房的内径、舒张期的左心室内径、收缩期的左心室内径等均与手术前相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明显(P<0.05),这与李奋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时,采用导管介入治疗,此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明确,给患儿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手术后患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但是在临床上这种手术不能够完全的代替外科手术。所以在临床上还是应该选择合适的适应症。

参考文献

[1]何毅刚.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6,29(5):78-79.

[2]张亚飞.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8(30):125-126.

[3]刘一,齐文娟,李伟.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2,32(7):146-147.

[4]李有金,刘新波,牛涛,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7,56(10):1-4 .

[5]鞠樑,钱炜,李红,等.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封堵104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0):1735-1737,1801.

[6]冉迅,吴立荣,张蓓.662例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西南军医,2016,18(5):401-404.

[7]陈丽媛,陈林,严华,等.封堵术对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左心重构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0(31):1656.

[8]张鹏飞,钟志雄,李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治疗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05):672-674.

[9]杜建文,李旭东,陈升恺,等.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行性[J].当代医学,2012,18(18):3-4.

[10]赖勇,徐海霞,乔军选.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2):117-118.

[11]陈旭华,徐岩,许邦龙,等.经导管同期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安全性及疗效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5(4):287-289.

[12]李奋,周爱卿,高伟等经导管介入治疗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八例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14(5):17-19.

(收稿日期:2017-12-29)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研究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早孕期软指标阳性筛查胎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脏声带综合征患儿心脏矫治术后肺动脉压力及声带症状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