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浅析
2018-09-25周飞陈春觉
周飞 陈春觉
摘 要:随着羊肉需求量的增加,规模化养羊的市场前景良好,与此同时,山羊的管理难度、疫病风险也随之提升。尤其是山羊脑包虫疾病,可致使养殖户经济损失严重,不利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加强山羊管理、疾病治疗与预防尤为关键。
关键词:山羊;脑包虫病;治疗;预防
山羊脑包虫病也比称作是脑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幼虫寄生在山羊脑、脊髓中,引起的寄生虫病。病羊会产生一系列神经症状,严重制约了山羊的发展。预防以环境管理、疫病处理、增强山羊抵抗力为主,继而降低病发率,促使山羊健康成长。
一、山羊脑包虫病概述
1.病因
羊脑包虫病的产生,与病原体传播有直接关系。寄居的多头绦虫,随着寄主(食肉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虫后大量繁殖。山羊食用被繁殖虫卵的植物后,幼虫会在山羊体内生长成六钩蚴。六钩蚴会通过破坏山羊的肠粘膜血管随着血液流动进入体内各部分,适生区会促使六钩蚴生长,甚至长期存活,如羊脑部、脊髓等生长环境优越。非适生区六钩蚴会非正常存活。六钩蚴生长成(6个月)成虫后,会引发山羊脑包虫。人类因使用羊肉误食羊脑包虫后,也会在人体内生长发育,部分排出体外,产生恶性循環,致使羊脑包虫的数量逐渐增加,严重危害山羊与人类的健康。
2.临床症状
山羊脑包虫病初期,山羊体温持续升高,同时呼吸急促,伴有轻微神经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引发脑膜炎甚至死亡。发病中期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躺卧不动等表现。随着六钩蚴生长,会压迫山羊脑部,致使山羊呆滞、步态不稳,倒地不能站立。
3.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疾病,发病后,会出现转圈运动.当山羊转小圈,表示虫体寄生在大脑浅层。转大圈表示寄生在深层。低头在前仰头在后,表示寄生中部。角弓反张,行走后退,全身痉挛,四肢呈游泳状,表示虫体寄生在脑后部。发病后期寄生部位,会出现皮肤隆起,伴有骨质萎缩、变软、变薄甚至穿孔表现。病羊疼痛不安,同时轻叩有浊音。剖检可见病灶周围组织发炎,以及萎缩性、钙化的多头蚴。
二、山羊脑包虫病的治疗
疾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寄生头部前脑浅层,需通过手术摘除寄虫。需要山羊保持横卧位,剪毛与消毒后,在多点注入酸普鲁卡因麻醉,3min后,在患区作十字或U字切口,切透皮肤皮下组织,防止破坏骨膜。颅骨充分暴露后,在头骨用骨钻、圆锯开孔,在不损伤骨膜的情况下,充分暴露脑膜。根据包囊位置,用注射针刺入脑膜,操作中避开血管;发现液体流出后,连接并抽动注射器活塞吸取囊泡直至吸尽,包囊取出后纱布压迫止血。滴入适量青霉素并拉平骨膜,遮盖头骨锯孔缝合皮肤,碘酒消毒,看护山羊头部避免振动。术后避免颅内压升高,注射100~250 mL甘露醇,持续抗感染治疗3d。加强新鲜草料喂养帮助恢复。后脑及其深部寄生虫体,难以施以手术取出,可使用吡喹酮药物治疗,使用量每公斤体重口服50mg,每天1次,持续治疗3d。或是使用丙硫苯咪唑治疗,使用量每公斤体重口服15mg,每天1次,持续治疗3d。
三、山羊脑包虫病的预防
1.加强环境管理
为减少山羊发病率,应加强山羊生长环境管理,避免食肉动物侵扰。做好山羊活动区域的卫生工作,为山羊生长营造清洁、安静的环境,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便,避免污染草场。犬等食肉动物圈养与拴养。定时无害化处理羊场粪便。
2.加强疫病处理
严格检疫易感病情动物。加强山羊疫病处理,避免疾病扩散,威胁山羊等养殖动物的健康。密切观察山羊饮食、运动与精神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展开早期诊断与治疗,严重者且治愈效果不理想者,或是病死的山羊,施以集中焚毁、深埋处理,禁止随意丢弃,避免病原传播。羊场犬不仅要拴喂,更应当定期驱虫(丙硫苯咪唑)。山羊定期预防性驱虫(吡喹酮、丙硫苯咪唑肌注或口服),尤其是每年的7月、10月下旬,避免疾病爆发。
3.加强山羊管理
山羊喂养的饲料营养丰富,适当增加精料,注意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满足山羊生长对营养的需求,改善山羊体质,增强其抵抗力。放养需在未污染的草场进行,避免病原菌感染。更不能在被犬粪便污染过的草场放养与饮水,犬的剩食及时处理,避免山羊误食。定期展开山羊免疫接种工作,确保山羊健康体况,精细化饲养管理,严禁投喂不新鲜、不清洁、受污染的饲料。加强山羊消毒工作,防止重大疾病出现。
四、结语
山羊脑包虫病的发病机制繁琐,病原与虫体寄生有关;对此,不仅需要做好环境消毒、无公害处理、饲养精细化管理、山羊检疫等工作,更应当加强犬类的管理,定期预防性驱虫。对患病山羊行早期治疗,确保治疗效果,减少病情传播与管理成本,实现山羊脑包虫病的有效预防,实现山羊养殖业的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 高红改, 贾新利, 黄三霞,等. 山羊脑包虫病防治措施[J]. 当代畜牧, 2016(11).
[2]刘址华, 候小韩. 山羊脑包虫病临床治疗[J]. 科研, 2016(11):00203-00203.
[3]周峰. 浅析山羊常见疾病的科学防治的有效性[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4):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