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课后评价设计引领教学
2018-09-25沈金花
沈金花
摘 要:在如今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多地在关注评价对于教育的作用。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评价分为许多种类。比如,按照功能分类,可以将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分析方法分类,又可以将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按照参与主体分类,又可以将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等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分类,评价的作用和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促进教学。
关键词:课后评价;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58-2
本文以我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主要阐述如何利用课后评价设计引领教学。课后评价其实也分为许多种,课后作业、课后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课后學业水平测试等等,这些都属于课后评价。而本文所指的课后评价主要是指在课前设计课后作业对于指导教学、促进教学和改进教学的作用。
一、利用课后评价设计指导教学
课后评价设计有助于教师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学习目标展开的,因此,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呢?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会参照教师用书上的目标,有的教师会参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但是往往我们会发现,课程标准上的目标比较宽泛,不同的教师参考用书的目标也都不一致,这就会产生一种现象:教师对于目标的理解不透彻、不清晰。为了更好地理解目标,我的做法是:在开始教学设计之前,先把这一单元的所有习题做了一遍,再结合这一课时的具体内容和课程标准,将本节课的课后评价设计好,主要是课后作业,清楚地明白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应该学会哪些知识,并且应该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然后才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1)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初步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发展符号意识。(2)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答出相关式子的值,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和挑战性。(3)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公式并简写,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
课后评价设计有助于教师正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往往会特别关注学生的易错题,例如:《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中,简写“a×a”和“a+a”的值一直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因此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我会特别加强这一方面的练习。那么,找到课后评价的重点,其实就找到了教学的重点,找到了课后评价的难点,其实就找到了教学的难点,因此,课后评价的设计就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关注到重点的把握和难点的突破。在这一节课中,简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这一节课的重点之一,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的评价任务:(1)提问: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面积公式与文字公式比,有什么好处?(2)介绍简写规则,学生读一读规则。(3)根据规则,简写已经学过的面积公式。(4)出示题目,先判断能否简写,能简写的学生尝试简写。
课后评价设计有助于教师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是指用以检测、达成学习目标的具体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因为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题目的设计也会相应的有一些层次性,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设计评价任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的关键其实是让学生由数字表示数到用字母表示数,由日常语言表示数量关系到用符号语言表示数量关系的过度,这是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因此评价任务的布置应该由易到难,逐步递进。例如,在教学例1的时候,我设计了以下几个评价任务:(1)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根数有什么关系?(2)有没有什么办法表示出三角形的个数?(3)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4)那小棒根数又应该如何表示呢?(5)在这里,什么是可以变的,什么是不变的?
二、利用课后评价设计促进教学
课后评价设计有利于教师布置评价任务。教师上课其实就是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也就是“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的组织、安排、落实都需要在课堂上实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清除明白地看到评价任务,那么教学活动就会与评价任务脱离,会与学习目标脱离。比如:在本节课的课后评价设计中,发现在不同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的数也是不同的,而往往明确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又是解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范围,在本课中的导入、例1、例2的教学中,分别布置了以下三个评价任务:“在算24点时,扑克牌中的A表示数字几?”、“表示小棒根数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和“已经行驶的路程b可以表示哪些数?”。
课后评价设计有利于教师收集有效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是执行评价任务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学习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评价信息,可能是目标基本达成的评价信息,可能是目标尚未达成的评价信息,对于不同的评价信息,教师要善于选择一些有效评价信息,收集有效的评价信息是正确处理评价信息的基础。在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会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生的错误,那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收集评价信息时就有了指向性。例如: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简写练习:“x×4、1×y、a×a、a+a”,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生以下几种错误:(1)x×4=x4;(2)1×y=1y;(3)a×a=2a;(4)a+a=a2。在实际课堂教学简写这一环节时,我会特别关注到学生是否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并且有意识地收集这一类的评价信息结合简写的规则进行重点梳理和引导。
课后评价设计有利于教师处理评价信息。评价信息处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各种各样的评价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断,并针对不同的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在课后评价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解题的关键,因此也就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及时、合理地处理评价信息。比如,在课后作业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摆1个正多边形需要a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正多边形需要多少跟小棒?摆4个、6个、7个、m个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明确数量关系:“小棒根数=正多边形个数×a”。因此,在例1的教学中,明确数量关系也成为了一个重点,当我收集到了这样的评价信息“有多少个三角形,就有几个3根”时,我及时地进行了追问: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小棒根数和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吗?
三、利用课后评价设计改进教学
课后评价设计有益于改进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本次课一共进行了三次教学设计修改,第一次是在上课前,组内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研究,在组内教师的建议下,将教学设计进行了一定的修改。第二次教学设计的修改是在第一次上课后,针对班级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统计,根据每道题目的错误率,发现学生在简写方面存在了一定的问题,于是对第二次教学设计中的简写环节进行了修改,把“学生自学简写规则”改成“师生共学简写规则”。第三次教学设计的修改是在第二次上课后,同样也是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时表述不清,于是将教学设计中的练习题进行了如下修改:把“根据条件,自己写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说说含义”改成“你能根据条件提出一个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解答吗?”
课后评价设计有益于改进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而如今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是以学定教。在教学前设计好课后作业,则可以使教师更加清晰地让认识到学生要学什么,从而真正地做到以学定教。例如在本节课的练习巩固环节,为了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我将课后作业题目进行了一个整合,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游戏:猜年龄,(1)猜一猜沈老师今年多大?(2)不知道多大的时候该怎么表示?(3)猜一猜c+25会是谁的年龄?当沈老师20岁时,沈老师的母亲多少岁?(4)沈老师的外婆是在25岁的时候生了沈老师的母亲,请问该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沈老师外婆的年龄?(5)今年沈老师外婆的年龄正好是沈老师年龄的3倍,请问沈老师今年多大?这道题既包含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还涵盖了代入数值计算含有字母的式子这一知识点。
课后评价设计有益于教师课后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上其实可以清楚地判断出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比如,本节课课后作业有一这样一道题:摆1个正多边形需要a根小棒,摆2个这样的正多边形需要多少跟小棒?摆4个、6个、7个、m个呢?完成表格并填空。全班46人,34人正确(不考虑化简),正确率:73.91%,其中有16人进行了化简,占总人数34.78%。从这一题中,通过对课后作业的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有化简意识的学生还是占少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师不光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还可以对教学设计以及课后作业设计进行反思。
我们常说,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其实,课后评价的设计同样要先于教学设计。设计好课后评价,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和设计有效地评价任务;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地布置评价任务、收集有效的评价信息以及正确处理评价信息;在课堂教学后,还能够帮助教师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设计、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课后评价引领教学的作用。
(上接第96页)
∠ACB=90°,抛物线y=ax2+bx+3经过A,B两点。
(1)求A、B两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点M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M作MH⊥BC于点H,作MD∥y轴交BC于点D,求△DMH周长的最大值。
学习活动一,教师读题,然后提问学生题目怎样来做;学习活动二,教师讲解解题过程,并书写板书。
然后计老师举一反三出了类似的综合练习题,通过教研组统计,会做的同学占全班比例为15%。
2.第二节课堂探究,由初三数学老师周老师采用分解——建立联系——选用方法进行课堂实践,课堂片段如下:
教研组再次实践,周老师首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了分解,并提问学生可能要用到的知识点,然后周老师让学生在题目中寻找知识点在题目中的什么地方用。具体过程为题①中有那些条件?可能要用到那些知识点?结合本题,请你回答要用到那个知识点?最后,在教师的提示下选用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解决。
然后周老师也出了计老师一样的综合练习题,并要求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解题。经过统计,会做的同学占全班比例为48%。
四、反思
1.以知识点为纽带,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严谨的审题是解决综合题的前提条件。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更是对学生学习思维品质提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分解已知条件,建立知识点和题目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在教学过程,教研组发现许多时候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忽略审题这一重要一步,因此出现了学生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综合题讲解时,要有意识、有步骤的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研组认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审题细节,通过个案分析法,分析本班级学生审题不清的形成原因,及时实施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及时修正。严谨的审题能力形成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当然,学生审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养成,在教学中,要切忌审题这一步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分析問题的能力。
2.适时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建立条件和具体题目之间的“桥梁”
在讲解综合题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有预设地对综合题进行分解。通过条件联想所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感受综合题的整体性,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综合题一般题目较长、条件看似零碎、孤立,但往往综合题都是围绕某一个或两个知识点展开。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提示学生找到这样的知识点,不仅能把条件中看似孤立、零碎的知识点联系到一起,及时解决问题,还能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综合题的整体之美,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以适当的方法为突破口,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掌握解决综合题的一般策略,还可以及时开发学生学习数学潜能和乐趣。综合题往往体现了学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情景和常见的数量关系,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不仅可以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应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训练了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创新性。
这次初三提升解决综合题能力的主题研讨虽然暂时结束了,但初三教师的研讨并没有停止,教研组还认为,这一能力的培养要从初一培养。因此教研组计划在初一教学活动中也开展这样的研讨,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我校数学教学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