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STEM教育向STEAM教育的转变
2018-09-24周平
周平
【摘 要】随着小学科学新课标的提出,教育理念也在跟随着世界教育的理念进行改变。从小学科学课程STEM教育的提出到STEAM教育的提出分析比较两者的区别。同时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逐渐把艺术性教育融入课程教育中,在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是要应用艺术感进行选择,在教学内容的体现上要有美感体现,在最终的结果呈现上,更要有艺术性的展示。如此才能够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全方位发展的人。
【关键词】小学科学;STEM教育;STEAM教育;转变
美国第一次提出STEM教育是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表的《本科的科学教学和工程教育》。该报告首次明确的解认了科学、工程和技教育、数学的的领导性意见,该报告的提出被视为美国乃至全球的STEM教育的开端[1]。但这只是本科阶段STEM教育的确立,而从教育的高端到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还经历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在2001年10日30日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提交了《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报告,报告首次将STEM教育延伸至中小学教育阶端,从小学开始试行STEM教育[2]。
2016年中国在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中:确切地提出探索STEM教育,推进学生的科技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建设,而国内对于小学科学的STEM育的统一标准提出与确立是依赖于2017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相对于STEM教育,STEAM教育则是增加了艺术(A),将艺术性融于STEM教育的全过程。将艺术性(Arts)融入STEM教育的提出,最先开始是由约翰前田前在2011年提出。而在中国STEAM最早出现于工众视野的是2013年的《STEAM教育是个什么样子?》的论文。
STEM教育,是美国旨在通过加强科学、工程、技术和数学的综合性教育,加强公民能力素养,培养未来的高科技人才,为美国的持续强大增加几率[3]。为重视艺术(Arts)在STEM教育中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将STEM教育持续的发展为STEAM教育,通过外显得A与内涵的A来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课程教育方面:两者都以统筹课程为核心。做一个融合型课堂,打破现在分科教学现象,运用综合性教育之课堂的的概念进行实践性课程教学,让学生运用多放的思维,去进行探究。
在课程教育理念方面的相似性: STEM教育在增加“A”后形成了STEAM教育。从教学主体与教育身份出发,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探究性教学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来使自身收获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探究能力。并通过探究活动成长为一个具有发展性的科学素养的人。在探究活动中将以前知识重于一切的思想转变为学习探究的方式与思维同等重要的思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般称为:STEAM教育理念与STEM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并无多大差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等同使用。
在教学思维的转变上: STEAM教育是在进行STEM教育时增添艺术性思维,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教学时,要以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去开展教学;用艺术思维去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将美学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最开始的教学设计时,就开始应用艺术性思维,设计具备体现艺术美感与科学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在最后的教育结果展现是要有艺术美的体现。例如:在选择课堂引入要选择使用较有代表的艺术作品。在能够完成课堂教学引入的同时,通过传播艺术美感素养,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也要应用艺术性思维,培养艺术性思维中个人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的表达形式;在最终的结果展现是,要有艺术美感的展现,使得最终的作品是有独特的个人艺术性表达。
在教学目标中:STEAM教育相对于STEM教育增加了艺术性的培养目标。在未提出增加艺术性进入STEM教育时,艺术性的培养在整个教育进程中处于隐性状态,教师在STEM教学过程中以平常教学视角进行教学,未注重艺术性在科学教学中的贯穿与体现。培养学生的艺术性能力不够重视与规范。培养的艺术性能够使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活动,获得一系列的美丽感受,最重要是能够使得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在培养理性认知世界的同时,注重工程、数学、技术、科学的相互融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能力和个性的单独的人,增加艺术性培养进入科学教学课程。培养艺术性的教学目标也能协助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发展。
重视校外课程中的STEAM与STEM教育,在课外科学课程资源中有利用科普场馆。小学科学教育以STEM教育有效价值而言以科普知识的场所为最佳,应用科普场馆中的一小部分科学知识场所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宣传。使老师在选择科普场馆时更加偏重以科学知识传播的科音场所。但这是在STEM教育理念下老师的选择方向,而在以STEAM教育理念选择出行的场所时。选择方向在重视校外的科学知识接收的同时,老师还要考虑艺术系的发展。增加例如美术馆、艺术馆、艺术展会等,与艺术具有相关性的场所。通过让学近距离感受艺术的美,体会艺术创作的有趣性,品读作品中所蕴藏的美感,从小培养学生在艺术天分上的能力与爱好,学生感受艺术作品的美加强学生的艺术性培养,科学课程不应当只观注学生的科学知识的学习,更应用综合课程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培养。
在增加一个校外资源选择的同时也要注意原有渠道的保留与发展。增加渠道,并不意味着就不再去以前的科普场所,而是多增加一个可供选择的选项。在保留时也要用艺术的角度去看待原有科普场馆中的展品;在了解科普場所中所宣传的科学知识时也要学生在科普场所中体会作品艺术的美感。
通过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STEM教育与STEAM教育的对比,以及在科学课程中有效开展STEAM教育的讲述,可以促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理念的发展。并且在小学科学课程中STEM教育向STEAM教育的转变可以为后来的教育理念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更要将STEAM教育中的所有元素善于应用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逐渐把综合教学的方式拓宽化,把艺术融合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丽娜 《STEM教育发展研究与课程实践》[D] 东南大学2016.
[2]张思宇;朱成科《美国STEM教育及其对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05-15.
[3]曾婷.《STEAM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