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可视化分析
2018-09-22李志丹
李志丹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信阳,464000
1 问题的提出
政治翻译特指对党和国家领导人谈话、演讲、著述,政府白皮书,政府工作报告,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议、公告、声明等的翻译,用以宣传领导人的重要思想,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关乎国家形象和核心利益。国内学者对政治翻译研究领域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从研究主题来看,大体涵盖翻译理论与政治翻译实践的验证性分析、政治翻译特征、原则、策略、翻译批评、著作评述、信息化建设和实证研究等7个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比重过大,定量描述化分析,尤其是基于语料库的可视化分析还鲜有涉猎;从研究层面来看,单一分散研究是主流,不同研究层面之间的串联性不强,尤其缺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梳理。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可视化分析法因其可视、直观、形象和交互的特点,逐渐受到学界的青睐。所谓可视化,就是把数据、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可视的表示形式并获得对数据更深层次认识的过程[1]95。将可视化分析法和国内纷繁复杂的政治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既形象、直观地再现了研究现状及成绩,便于读者识别和理解,又丰富了现有研究视角和方法。
通过检索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搜集整理了100篇2000年以来发表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及部分知名大学学报上的政治翻译研究类论文,运用知网数据库的文献分析工具,从发文量及引证量、研究视角、关键词共现网络、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等5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从翻译理论与政治翻译实践的验证性分析、政治翻译特征、原则、策略、翻译批评、著作评述、信息化建设及实证研究等7个层面梳理研究现状、成绩和不足,指出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以推动相关研究向纵深发展。
2 国内政治翻译研究的定量及定性分析
2.1 发文量及引证量
2000年以来,高质量政治翻译类论文的年均发文量基本相当(见图1,下同),表明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基本平稳;引证量呈现逐年递增且较为稳定的趋势,说明本文梳理的文献能基本代表目前国内政治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也表明相关文献的价值和影响力逐步得到业界认可。
2.2 研究视角
目前,国内的政治翻译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与政治翻译实践的验证性分析、政治翻译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见图2),反映了相关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但规定性研究仍是主导,翻译的“文化转向”研究势头不减等特点。
图1 发文量及引证量
图2 政治翻译研究视角
注:图2中政治翻译策略研究包括译者基于政治翻译实践的经验总结。
下文将按照图2的分类从7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国内政治翻译研究主题进行更为细致的梳理。
2.2.1 翻译理论与政治翻译实践的验证性分析
总体来讲,我国的政治翻译研究坚持借鉴西方理论与本土理论创新相结合的方法,但仍以西方理论为主。借鉴的理论主要集中于西方的语境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操纵理论、功能翻译理论等。国内学者的自主理论创新甚少,田海龙提出的建构政治语言学理论框架的构想,算是为数不多的亮点[2],但仅限于理论构建。
2.2.2 政治翻译特征研究
理清政治翻译有别于其他类型翻译的特征是开展政治翻译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学者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可谓不遗余力。涂和平讨论了外事翻译的政治性和时代性特征[3];郭影平,王雪等分别总结了政治文献英译及中国时事政治术语翻译的特点[4-5];何绍斌强调翻译话语权力的建构属性[6]等。
2.2.3 政治翻译原则研究
作为政治翻译所依据的准则和规范,学界对此的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热情。程镇球、王栩论证了政治翻译的忠实原则[7-9];黄友义的“外宣三贴近”原则[10];冯志杰的重大政治术语翻译原则;胡芳毅[12]的顺应国外读者思维习惯和高度本土意识并重的原则[11];杨明星的“政治等效”翻译标准[13];王平兴的政治性原则[14]等。
2.2.4 政治翻译策略研究
受国内规定性翻译研究盛行的影响,热衷总结翻译策略类的论文占较大比重。有学者结合具体翻译案例,提出了具体的翻译策略[5,15-17];还有学者论证了依据文本类型和功能、翻译类型(侧重原语文化的文献型翻译和侧重译语文化的工具型翻译[19]39),以及借助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进行定性分析的翻译策略[18-20]。
2.2.5 政治翻译批评
政治翻译批评研究致力于抛开翻译活动单纯的语言文本转换,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深入解读政治翻译理论、语篇构建的科学性等。朱刚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分析了中西媒体在香港“回归”问题上选择return还是revert时进行的意识形态交锋[21];吕俊讨论了意识形态与翻译批评的关系[22];王彦等探讨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对政治语篇翻译研究的适用性[23-24];王平兴则对“政治等效”翻译理论是否成立进行了批评性分析[25]等。
2.2.6 政治翻译类著作评论
政治翻译类著作通常是理论创新和个案分析有机结合的产物,对其的评论较能代表特定时期政治翻译研究的动态和方向。笔者共检索到学者对国内5篇与国外2篇著作[26],既包括国内第一部有明确标榜“翻译的政治”的学术著作,即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又涉及到“翻译学学科框架中处于边缘化位置”[27]42的政治语境中的口译研究,即Moiralnghilleri的InterpretingJustice:Ethic,PoliticsandLanguage(Routledge出版集团,2012年版)。从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对古今中外“翻译的政治”命题的梳理与剖析,翻译与权力关系的知识塑造,一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对翻译伦理构成要素的影响,肯定口译员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对道德、政治及语言因素的选择等。
2.2.7 政治翻译影响因素研究
受福柯“权力话语”的影响,政治翻译已不在拘泥于强调单纯语言转换的本体内研究,转而关注翻译文本的权力与政治功能,即本体外因素。相关研究大体可分为二类:一是探讨了意识形态、政治环境、权力关系、主流诗学以及“赞助人”对翻译活动的影响与操控[28-32];二是从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谈及翻译活动的政治功能[33-34]。
2.2.8 政治翻译信息化研究及实证研究
受制于交叉学科知识欠缺,翻译效果的跟踪和反馈耗时长,政治翻译的信息化探索及实证研究仍显薄弱。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集中在杨明星的外交机辅翻译模型构建[34];朱晓敏等基于汉英政治文本平行语料库的政治翻译研究模式[20];窦卫霖等通过对外国读者的问卷调查和后续访谈,探讨了近30年我国政府重要口号翻译的有效性[35]等。
2.3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CNKI数据库分析工具的关键词用圆圈表示,关键词出现频率越高,圆圈越大。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表明关键词之间在同一文档中的共现关系。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出现频率前几位的关键词分别是“政治文献”“文献翻译”“外宣翻译”和“对外宣传”(见图3),表明国内政治翻译研究较关注政治文本翻译,即更注重对政治翻译实践的批评性分析;“外宣翻译”和“对外宣传”出现频率较高,表明学界开始关注政治文献欲传达思想、立场的对外传播。
图3 关键词共现网络
2.4 学科分布
目前政治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其他学科或交叉学科占比很少(见图4),表明研究领域较为集中,也说明研究扎堆现象突出,跨学科研究的意识还不强。
图4 学科分布
2.5 作者分布
就发文量而言,排名前4位的学者分别是过家鼎(外交部)、贾毓玲(中央编译局)、王平兴(新华社)、杨明星(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见图5),4位学者的论文占全部发文量的18.6%。表明外交部门、政治智库、国内主流媒体和知名大学(研究中心)对事关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政治翻译研究的重视。
图5 作者分布
3 国内政治翻译研究现状
3.1 理论基础薄弱,本土理论创新不足
目前,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多局限于借助西方翻译理论,或一味追求热点而出现扎堆现象,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一味借鉴和生搬硬套终究不能解决所有的内在问题,需要构建本土政治翻译理论。
就本土政治翻译理论创新而言,黄友义的“外宣三贴近”[10]27原则和杨明星的“政治等效”翻译标准[13]90是为数不多冠以理论创新,且引用量较大的政治翻译理论创新成果。“外宣三贴近”原则跳出一贯的翻译本体内研究的束缚,强调本体外(国外受众)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关注受众的文化差异、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对译文传播的影响。但一味归化意译,难免会丧失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深刻内涵,甚至导致误译;杨明星多次载文,试图论证“政治等效”理论的普适性,但王平兴则发出了“政治等效”翻译是否成立,是否可行的疑问[24]91。由此可见,本土政治翻译理论创新的科学性还需提升。
3.2 严谨性有待提升
近年来,冠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翻译技巧类的文章数量众多,但概念混淆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一般来说,“策略”指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基本方案,具有宏观性;“方法”是依据方案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或路径;“技巧”强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实现路径确立的技术或技能。三者之间呈现从上至下的层级关系,体现解决问题时从宏观把握到微观考量,从宽泛计划到具体应对的过程。
从上述意义上说,部分文献中提及的翻译策略,如逐字对译、字面翻译和解释性翻译应纳入异化策略下翻译方法的范畴,而增译、删译、注释等应纳入翻译技巧的范畴;“零翻译”不是翻译策略,而应为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释、借译中除直译属翻译方法外,其他两种属于翻译技巧。
3.3 典型案例缺乏
无论是进行政治翻译理论研究还是进行翻译方法或技巧的总结,均需要大量的案例作为支撑。从搜集的语料来看,部分翻译案例重复比例较高。比如,在翻译“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是否需要翻译行使(exercise);“台湾”应译为Taiwan,China,“大陆”应译为China′s mainland或Chinesemainland等。案例被反复使用,一方面说明这些案例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界挖掘新案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4 研究方法单一
国内政治翻译有较明显的规定性研究倾向,倾向于通过案例分析或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翻译技巧,作为不可或缺的理论成果。和描述性翻译研究强调客观中立不同,规定性研究通过自身的价值判断,对评价译文优劣和促进总体翻译质量提高方面有其积极意义。但夹杂译者主观因素反而掩盖了翻译标准的客观差异,进而产生过于绝对化的翻译标准;反复引述学界耳熟能详的理论套用到某一政治文本或政治词汇的翻译中,然后证明该派理论可以指导相关研究,评述难免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有时甚至适用理论和例证“两张皮”,得出的结论很难让人信服;此外,政治翻译信息化建设及实证研究仍是研究方法的薄弱环节。
4 政治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
4.1 强化系统性理论研究,加强本土理论创新
增强系统性理论研究不仅能有效规避广泛涉猎、浅尝辄止的问题,也能深化对政治翻译具体领域的认识。此外,还应在吸收借鉴外来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基于实际、操作性强,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科学的本土政治翻译理论。
4.2 加大政治翻译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研究
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学科建设或研究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是近年来理论创新的趋势之一。政治翻译研究要跳出语言学的圈子,广泛吸收诸如政治学、外交学、信息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符号学及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优秀成果,扩展政治翻译研究的视角。
4.3 倡导政治翻译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将来的政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要逐步摒弃依靠主观经验和非实证依据的问题,从政治翻译实践中广泛收集语料,提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获取真实的一手数据。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逐步完善基于语料库的实证研究,增强理论成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 结语
通过对相关政治翻译文献的定量可视化分析和必要的定性梳理,既看到近20年国内政治翻译研究取得的成绩,又指出目前政治翻译研究理论基础薄弱,本土理论创新滞后;严谨性待提升;典型案例挖掘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下一阶段的政治翻译研究要从借鉴西方理论转向创建本土政治翻译理论;从单一肤浅的理论研究转向深入集中的系统理论研究;从较为单一的研究视野转向跨学科或交叉学科;从主观的经验总结转向基于语料库和调查、访谈等方式的实证研究,从较为单一的规定性研究转向多种研究方法并重,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