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018-09-22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锅炉案例教学法

目前,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育[1][2]。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则直接影响其能否实现与某一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就业后尤其是就业初期的职业能力。为此,从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案例教学法在“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及“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概述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由哈佛法学院院长朗代尔于1870年最先在法学教育中应用的,并被逐步推广至其他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学科(如医学、管理学等)的教学中[3]。目前,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已在教育界形成共识,并被引入到工科类课程的教学当中[4]。

2.“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现状。“锅炉设备及管理”是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的教学重心主要集中于提供锅炉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操作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而对锅炉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锅炉知识点在工程中的应用等却缺乏关注。此外,授课内容很少对工程技术应用和工业企业当下前沿技术方面的讲述,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课堂以讲授教材各章节的知识为中心,缺少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3.“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特点。“锅炉设备及管理”内容涵盖了锅炉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运行调节和故障诊断与处理等。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在燃煤电厂、生物质电厂、企业自备电厂、锅炉厂等单位从事锅炉运行员、锅炉检修工等多种就业岗位。由表1可知,“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涉及设备结构、基本原理以及运行管理等,其突出特点是结构复杂、知识点多、涉及面广,既有抽象的基础理论和具体的设备结构,又与锅炉生产要求和实际运行状况紧密联系。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授课,还是学生的课程学习,都会有“很难掌控”的感受。因此,如何提高“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一直是相关专业教师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表1 “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主要内容设置

由此可见,从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将工程案例和科研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案例教学法在“锅炉设备及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1.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有针对性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需要做一定的准备工作,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走访锅炉制造企业和工业生产企业,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深入交流,了解锅炉制造和运行等方面的切实情况,为完善和修订“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计划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②对本专业毕业生对“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进行调研,邀请其对“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设置提出改进建议,并将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分析;③对本专业在校生在“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调查,以发现学生在消化和理解课程知识点过程中的切实困难。④收集“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所需的工程和科研案例,并精心选择和组织案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完成相应的教学资料的编写。

2.实施过程。根据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现状,可按表2所示过程将案例教学法实施到“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见表2)

3.具体实施方法。在“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又可细分为过工程案例法和科研案例法,二者侧重点不同,应针对不同知识点的特征来决定选择哪种教学方法。

(1)工程案例法。工程案例法是工程实践中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教师通过介绍案例将相关知识点讲述得更加形象生动、更加富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学习制粉系统时,可引入制粉系统爆燃的工程案例,学生扮演锅炉运行值班员,教师借由仿真平台和现场设备实物图片等复现事故经过,引导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然后由全体同学对不同制粉系统的适用场合、安全性进行讨论,达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科研案例法。科研案例法则是在教学内容上尝试选用专业任课教师及课题组已完成的、与课程相关的科研项目,将其设计、组织并呈现于课堂。例如在锅炉热平衡计算一章中,通过对燃烧过程及锅炉热效率的学习,研究提高锅炉热经济性的途径。为了让学生能更加容易掌握这些方法,可尝试将科研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授课老师可通过讲解课题组承担的高炉煤气锅炉能效测算和性能在线分析的科研项目,结合本章核心知识点,将科研案例的问题和求解过程尽量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对本章节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由授课老师进行互动和评价,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逐渐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其在科研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

表2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3)教学效果分析。在“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生动前沿的工程和科研案例教学法,可带来如下好处: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锅炉设备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此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②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为其今后能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③可以让学生多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④有利于提高教学老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教师不断积累科研案例并应用于教学,又通过教学启发科研的思路,最终实现教学启发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效果。总之,结合人才自身能力培养和用人单位对热动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锅炉设备及管理”课堂教学中,为该课程的教学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为高职热能专业的实质性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高职院校专业课的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理解教学知识点,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独立思考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锅炉设备及管理”是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将工程案例和科研案例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锅炉设备及管理”课程教学,可大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锅炉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对干熄焦余热锅炉运行爆管的几点探讨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方快锅炉(北京)低氮锅炉新品发布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