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模式对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
2018-09-22李芹
李芹
6S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其中包括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以及安全6个方面,这6个方面的内容的英文名字均是以S开头,所有又称为6S模式。它是现代组织中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组织现场的有效管理,保证现场的人力,物力以及信息之间能够畅快流通,为员工营造一个积极,安静,高效,温馨的办公环境,从而来达到降低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3]。该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主要是通过对病区的有效管理,来达到提高护士素养,增强护理能力,保证护理安全的目的。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6S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先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段,我院有28个标准病区,1 196张病床,每月平均收治患者4 400例左右,护士473名,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27.9±2.3)岁;学历:本科301名,专科172名;职称:主任护师28例,副主任护师9名,主管护师95例,护师236例,护士105例。
1.2 实施方法
1.2.1 干预前 在6S管理模式干预前,病区的管理还属于常规的管理模式,由当天责任护士负责进行整理,护士长进行监督,病区的卫生整理随意性较强,且物品的摆放较乱,在寻找物品时耗费的时间较长。
1.2.2 干预后 实施6S管理方法,分为6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整理、整顿:(1)对于病区内的物品,管理小组要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对于非必需品要进行及时的清理,对于必需品要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保证病区物品的摆放井然有序;(2)在必需品归纳整理后,采用醒目的标识进行标注,并配以定位定量保管,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最快速度的寻找到所需要的物品;(3)无菌物品要按照有效期的先后进行摆放,将保质期较短的放置在外面,尽快使用,减少库存浪费的现象。
清洁、清扫:责任护士需要每天定时的清扫病区,保持病区处于干净的环境中;构建完善的惩奖机制,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进行表彰,树立标杆形象,让员工都能够自觉的维持病区内的环境卫生。
表1 病区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素养:对临床护士进行定时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行为规范与护士行为规范,培养护士的礼貌用语与礼貌行为等素养,使每一个护士都能以最端庄,稳重的形象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赖感。
安全:成立护理质量小组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监督,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提出并整改,不断的提高护理的质量。
1.3 评价方法
对管理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病区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护理安全以及治疗室管理四个方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如果P<0.05说明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干预后,护理的各项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参考表1。
3 讨论
护理的质量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心所在,采用6S管理模式对病区进行干预,能够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对其进行定期的培训,也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从而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积极自觉的参与到护理的质量控制上来[4-6]。6S管理模式会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小组,将责任划分至每一个人身上,同时采用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一种积极,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形成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团队。6S管理模式不但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还能够为医院降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7-9],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病区的物品管理中,对物品进行分类。不需要的物品进行清理,并对必需品进行标签分类,使人能够快速,方便的寻找到需要的东西,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在用完物品后要将其摆放回正确的位置,方便下一次取用。物品的有序摆放,为病区节省了空间资源,使病区看上去井井有条,也降低了医院在人力,物力上的损耗,从而为医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10-12]。
综上所述,采用6S管理模式对临床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评分,改善病区的环境卫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在人力,物力上的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效益,是一种有效可靠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