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成果导向的学习成果分析与评价的研究
2018-09-22翟树芹
翟树芹,殷 明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3)
成果导向的教育(OBE)1981年由美国的斯帕德(Spady)首先提出来,在美国、加拿大及英国成为主流教育理念并得到广泛应用。成果导向解决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的问题。育人过程中,学习成果是什么?学习成果的类型有哪些?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开展教学?如何评价学习成果?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学习成果的涵义
成果导向中的成果是指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最早由艾斯纳于1979年提出。学习成果是学习者在完成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被期望已知已会并能证明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养。学习成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泛指高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狭义的指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所达到的预期学习成果。本文专指狭义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从教育目标层次来看,分为学校层面的学习成果、专业层面的学习成果及课程层面的学习成果。课程层面的学习成果的达成支撑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的实现,专业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支撑学校预期学习成果的实现。
二、学习成果的类型
学习成果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认知学习理论来看,学习成果的类型可分为认知性成果和情感性成果,认知性成果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广泛融合知识、基本技能、智力技能;情感性成果包括态度、素养、价值观。从外显性来看,成果有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显性成果是可衡量、可观测的;隐性成果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比较难以清晰地表述。从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来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形式的成果。例如财经商贸类专业,财经类专业的成果外显形式主要以报告的撰写与分析、原始凭证的填制与报表分析为主;商贸类专业的成果形式主要以调查报告、策划案或项目方案、流程设计与优化、商务单证填制与审阅、合同的撰写与审阅等。从该类专业来看,主要是认知性外显性的成果为主,情感类的内隐性成果为辅。从成果的完成阶段及特征来看,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主要包括学生课上表现性成果、学生阶段性成果、学生终结类总结性成果。关于学习成果的设计,已有巩建闽、殷明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商贸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为例,课程的学习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类,见附表1。
三、学习成果的实施
学习成果通过教学组织来实现,教学过程中学习成果的类型不同教学的组织方式及教学方法有所不同,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本研究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阐述,教学过程以行动导向教学处置为例,主要有问题导向、项目导向、尝试导向、传授教学、社会教学、课堂教学。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化方法的运用。通常在学习成果实现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不同的学习成果的实施过程如下:
(一)调查报告类
该类成果主要的教学过程是理论方法讲授、任务布置、调研、整理、撰写、展示、评价七个环节。理论讲授环节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企业真实的调查报告为例,详细地讲解调查报告的各项要素含调查方法、调查对象选择、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结论描述等,而后辅以反面的调查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分析该调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任务布置环节主要是对调研背景情况进行介绍,并结合学生的疑问进行答疑。调研环节主要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问卷、现场访谈题纲,教师进行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现场调研等工具开展调研。问卷整理环节主要是根据前期的调研,由学生采取头脑风暴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统计工具及方法对问卷信息进行整理。撰写环节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合作,根据既定的调研报告框架,完成撰写工作。展示环节由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内成员,展示汇报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评价环节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开展。
(二)项目方案类
此类学习成果教学过程主要有背景资料介绍、项目分析、方案制定、方案的实施、评价五个环节。背景资料介绍环节主要通过现场参观法、讲解法,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仓储类、运输类公司参观,了解方案背景及方案要求。项目分析环节由小组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公司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案制定环节利用所学过的领域的方法及专业知识,采用既定的方案框架完成方案的撰写。方案的实施及评价环节由教师组织每个小组,利用专业仓储、运输仿真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及系统,根据所制定的方案,按照步骤完成操作。操作过程中,由教师和评价小组完成该成果的评价。
(三)流程设计类
该类成果主要是根据仿真或真实的实训实践基地开展业务顶岗实训,对业务流程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业务流程,由教师和企业讲师完成评价。具体由学校和企业教师对业务操作标准进行讲解培训,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角色模拟实训和生产性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真实角色的顶岗,根据实训和顶岗所习得的知识、专业技能,参考服务蓝图的理念,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或者重构业务流程并形成书面报告,由教师和企业讲师对报告进行评价,决定该类成果是否通过,通过即获得该成果对应的学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流程设计类成果实现过程
(四)业务单证类
物流管理专业采购、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报关这些业务,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单证产生。对于这类的成果,需要学生理解单证的本身的流转内涵、单证每个栏目的意思、单证的填制。对这类的成果,教师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翻转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师先讲教学课件上传至网络精品资源共享课,由学生以小组方式课下学习,课堂上通过课前所学内容的测试以及解答学生的疑问,而后学生小组完成单证的填制,评价环节根据行业标准进行。
四、学习成果的评价
学习成果的实现的过程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学习过程,学习成果的达成关乎专业学习成果的实现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国外对学习成果的评估采用商业性的标准化测试较多,比如美国的ACT的学业水平评估考试、ETS承办的水平轮廓考试、CAE开发的大学学习评估考试、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NSSE)、加拿大安大略省专业质量保障过程审核评价等。标准化测试对测试学生认知性成果中陈述性知识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过程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战略性知识方面则更侧重的是学生认知的构建,对这类成果评价则不适应。
而学习成果的达成,可通过一系列的表现性任务进行评价。学习成果中的认知性成果比较适合用表现性书面任务评价,情感性成果比较适合用表现性的实践任务来评价。对学生操作过程性、原理应用性、基于真实情境,学生论述类技能类任务多维度评价,使用表现性评价。
学习成果中适宜用标准化测试的,比如有行业标准的可以采用标准化测试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上一节中业务单证的填制,在行业内有填制规范,结合背景案列,有明确的正误之分,比较容易做出评价。对于书面性的一些任务,如方案、调查报告、流程设计类的任务,由于考察的是学生的思维技能、协作技能、沟通能力、数据搜集及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领会能力、运用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是多维度复杂能力,需要借助非标准化的测试来进行评价。具体可参考德国费利克斯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从功能性能力、过程性能力、整体性设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从低到高的评价设计;也可以采用评价量规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量规的方法在表现性评价中较为常用。该方法对评价对象从多维度进行分析,并对每个维度又分为不同的等级,将定性和定量结合,每个指标体现了等级也体现了评价者的整体评价。以调查报告类评价为例,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对校园菜鸟驿站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编写调查报告。对该成果的评价,可以采用评价量规的方法,具体见附表2。
采用量规法进行评价的难点在于各等级评价指标的制定,需要教师结合成果的要求,将预期学习成果的标准融入各项评价指标中,并根据成果的情况分等级进行评价。需要教师更加深入地探索与实践,才能发挥该方法的作用。
五、结论
成果导向教育中最关键的是预期学习成果的达成,成果的达成才能实现育人的目的。而因为专业特点不同,课程性质不同,学习成果类型也有别,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教学方法不同,不同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有所区别。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统一的标准测试性的评价时,需要根据学情等不同选择适合我们的学习成果评价方法,每一种评价方法在使用的时候要因专业因课因学生而异,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每一种评价方法的价值。
附表1 学习成果类型举例
附表2 学习成果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