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的普希金

2018-09-22

火花 2018年9期
关键词:摩尔多瓦普希金圣彼得堡

摩尔多瓦基西讷乌中央公园普希金雕像

摩尔多瓦基西讷乌中央公园的喷水池旁,有一尊普希金雕像。阳光明媚的上午,一拨又一拨的男女老少手捧鲜花,来到雕像前向普希金致敬。我们来到这里,也不声不响地加入其中。

6月6日,是普希金诞辰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基西讷乌人都会自发地来这里献花纪念。这时,随行翻译路易莎兴奋地告诉我们,前总统弗拉基米尔·瓦洛宁手捧一束鲜花站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我们团队一行人立刻兴奋起来,纷纷围拢到总统身旁。和蔼可亲的瓦洛宁和大家合影留念,还向喜爱普希金和俄罗斯文学的中国朋友问好。

眼前的场面,让我想起几年前访问圣彼得堡时看到的景象。大街上有很多醒目的大横幅,我原以为是欢迎贵宾来访的,其实是纪念普希金诞辰悬挂的普希金语录。虽然活动已过去两个多月,但横幅依然挂着。我当时的感觉是,普希金显然已成为这座城市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在圣彼得堡参观游览,看到普希金短暂的一生是辉煌的,他的重要创作与圣彼得堡紧密相连。普希金在圣彼得堡生活了十六年,故居已经辟为纪念馆,墙上还镶嵌了纪念牌。

皇村,由叶卡捷琳娜宫和亚历山大宫组成。十月革命后,皇村很多建筑改为幼儿园、学校和儿童医院。后来,苏联政府为纪念普希金在此度过童年,将皇村改名为“普希金村”。

普希金十二岁成为皇村学校首批学生,在那里度过六年时光,写了一百二十多首诗,表现出非凡的诗才。他在《皇村》诗中写道:“在那儿,我的童年和最初的青春融合在一起;在那儿,我认识了诗歌、欢乐与宁静。”皇村至今保留着学校当年的原貌,墙上镶嵌着“普希金从1811年到1817年曾就读于此”的牌子,博物馆也陈列着他年轻时代的生活情形。

1814年,普希金发表第一首诗《致诗友》,他说他的命运已经决定“选择了七弦琴”,认定诗歌创作是他一生的主要事业。俄罗斯大诗人杰尔查文曾感叹地说:“我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不久将出现第二个杰尔查文,这就是普希金,他已把所有作家都击败了。”另一位著名诗人茹科夫斯基也称他为“我们文学的希望”。从此,普希金的名声传遍整个圣彼得堡。

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任职外交部,仍然积极参加进步文学社团的文学活动。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他的诗歌有了明显的政治倾向,“自由”一词经常出现。《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篇体现了反对专制政权和农奴制度的倾向,贯穿着为实现政治自由而奋斗的精神。沙皇尼古拉一世恼羞成怒:“普希金的诗具有煽动性,应该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去!”

因此,普希金被流放到基西讷乌三年。他在这儿创作了《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今,基西讷乌人把普希金住过的房屋改建成博物馆,珍藏了普希金的许多手迹。基西讷乌还有普希金剧院、普希金公园、普希金大街以及普希金乡村庄园等等。

普希金的最后几年是在充满敌意和迫害的气氛中生活的。因为妻子的姿色轰动了整个圣彼得堡上流社会,那些人公然诽谤普希金,他忍无可忍与法国贵族丹特斯决斗,不幸与世长辞。俄罗斯人民痛悼伟大诗人逝世,沙皇政府害怕人民,普希金的灵柩是在夜里被运出圣彼得堡的。后来,每年的2月10日这里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大批崇拜者缅怀心中的偶像。当年普希金与丹特斯决斗的地方,建有一座四米高酷似利剑的纪念碑,常有铁杆知音来此凭吊。

我在少年时代读过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在青年时代曾看过影片《上尉的女儿》和《黑桃皇后》,它们让我永远记住了普希金的名字。现在我近距离感受普希金,更加理解俄罗斯民族为何称他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因为普希金的创作是全能的,诗歌、小说、戏剧在俄罗斯文学史中有着开创和奠基性的作用,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代表者和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俄罗斯不能没有普希金,俄罗斯到处都有普希金。

我们这次在乌克兰敖德萨听到许多普希金的故事,又在基西讷乌看到如此热烈的场面,深感热爱文化艺术并十分珍视历史的摩尔多瓦人对普希金喜爱和崇敬的程度,绝不亚于圣彼得堡人。普希金永远是俄罗斯的民族英雄!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摩尔多瓦普希金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圣彼得堡的“博导”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我曾经爱过你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扮演普希金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