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物事
2018-09-22
踏白船
儿时,村前的湖内每年都有踏白船比赛,家乡人称之为摇踏白。那是一个惠风和畅、艳阳初照的上午,参赛的五条木船在河面一字排开,各船的船尾除了原有的一支琵琶橹外,舱面还横搭起一块厚实的木板向外伸出,叫作出跳,出跳上又安上了一支琵琶橹,使单橹成为了双橹。船上有水手五人,二人主扶橹梗,余下三人拉动橹绷绳配合摇橹。舱内有十名壮汉,每排二人并肩而坐,负责左右划桨,船头的指挥者面向划船者坐在一只糠包上。开赛锣声一响,各船一起出发,橹桨齐动,水声哗哗。指挥者大声呐喊,划船的随着指挥者一起一倒的节奏统一行动,船即如脱弦之箭向前射去,最快者胜。指挥者个个技艺高超,比赛进入高潮时,他们索性跌坐下来,身子平卧甲板,直至头发碰到船头水面的波浪。这一精妙绝伦的表演立刻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行进中也有船折断木橹,也有人翻落水中,落伍者的埋怨,失败者的叹息,胜利者的欢呼,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当时的踏白船比赛是由附近的几个村自发举办的,比赛时船上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身上穿着不同色彩的衣服作为各村的标志。同村人在两岸敲锣打鼓呐喊助威,场面十分壮观。
踏白船比赛最初是为了纪念蚕花娘娘,传说早年一次干旱,南方农村桑叶奇缺,春蚕无以为饲。一个女子逃荒到江浙时见桑盛蚕好,便连夜急行赶回呼唤乡人飞舟前往江浙一带买叶救蚕,终使春蚕获得丰收,可那个女子却因劳累过度而亡。后人尊其为蚕花娘娘,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六不仅要用香火祭祀她,而且要举办踏白船竞赛庆祝她的生日;后来逐渐演变成遇到大节或盛事也举办踏白船比赛。踏白船比赛虽然激烈,以前却从无奖品,获胜者只是有了下一次踏白船开赛发令的荣耀,所以我—直以为祈吉祥、庆农事才是踏白船比赛的真正内涵。
芒种,忙种
芒种是反映物候的节令,芒是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小麦、大麦。也有人把芒种解释为忙种,意思是相通的。此时已进入盛夏,天气炎热,农事作物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意思是说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活率就越来越低了。
家乡以前普遍种植小麦,俗话说“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到了芒种节气,上午看上去还是青青的麦子,晌午过后就一片金黄了,就得抓紧收割。家乡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的说法,意思是说麦子不能等到完全成熟再收割,那样就会有许多折断的麦穗和失落的麦粒丢失在田里,难以颗粒归仓。芒种前后麦上场,男女老少昼夜忙。芒种时节的农民承载着夏收、夏种、夏管的繁重农活,背负着一年的辛劳和希望。芒种是人们和新麦相会的日子,芒种是收割之舞的广阔舞台。此时女人没了矜持,她们也手握镰刀收割金色的麦浪,银镰上闪烁着丰收的光芒;此时男人没了懈怠,他们肩扛扁担把一担担成熟挑回家,田塍上处处晃动着古铜色的脊背。这时,芒种似乎不再是日历上的一个日子,更像是一张张满是汗水的脸、一双双肌肉结实的臂膀、一份份穿越时空的季节大礼。
儿时每到三夏大忙季节,学校就会放农忙假,我也随大人们一起下田割麦。枯黄的麦秆上竖着麦穗,麦穗上满是银针般明晃晃的麦芒,刺在脸上和手臂上就会留下一条细长的伤口,汗水一浸又痛又痒。我初学割麦时因为力气小,一不小心镰刀就会打滑,割伤手指、脚板的事时有发生,没割一会儿便腰酸背痛了。
麦子收割回来还未归仓,农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了,灌水、翻耕、上肥、平田……广袤田野上处处是忙碌的身影,镜面似的水田里,姑娘、大嫂们宛如散花的仙女把绿油油的禾苗抛向天空,忽然一个美丽的转身,又将禾苗插成一行行绿色的琴弦。不用多少时日,黝黑的土地已是另外一番景色,金色的麦浪变成了绿色的柔波。因为这片新绿,田间的一切都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因为这片新绿,让农人陶醉在“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田园诗意中。其实这样的美景是农人们忙出来的,没有下过地种过田的人,没有炽热地渴望“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人,永远感受不到“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打火夜插秧”的辛苦,也永远体会不到“芒种忙种”的紧迫。正是在这样的忙碌中,勤劳的农人种下了五谷丰登的梦想和希冀,乡土于汗水的洗礼中一步一步地贴近幸福和喜悦。
现在的芒种不像过去那样忙碌了,耕田有拖拉机,插秧有插秧机,工效都是人工的数十倍。“芒种忙种”的情景已经成为一种遥远的记忆。
夏至又至
记得有一部青春小说叫《夏至未至》,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日子却是夏至又至。
夏至是夏天已经到了的意思,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时,先人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气候逐渐炎热,农谚曰:“夏至阳光强,夜短日最长,天气渐炎热,晒棉藏衣箱。”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有雷阵雨出现,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大多较小,故有“夏雨隔爿田”“夏雨隔牛背”的特殊天气现象,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下了“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夏至前后,早稻正值抽穗扬花,到了田间管理的关键时刻,既要及时灌溉保证禾苗足水抽穗灌浆,又要加强追肥提高籽重,还要中耕除草、防治虫害。“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这话说明了中耕锄地是夏至极为重要的增产措施。
由于农事繁忙,体力消耗大,加上天气炎热,农人很易得一种叫做疰夏的病。人一旦得了疰夏会出现精神倦怠、有气无力、食欲不振的症状。夏至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养生自然要以保阳为主,于是就产生了各种趣味盎然的夏至习俗,这时山东一带要吃凉面,俗称过水面;广东一带则要吃狗肉,他们认为“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江浙一带讲究的是夏令三鲜,且有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之分。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黄瓜,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蛳、鲫鱼和咸鸭蛋。家乡有“夏至吃馄饨,热天不疰夏”的说法,“馄饨”与“混沌”谐音,百姓认为吃了馄饨可以预防疰夏。
夏至日中午吃过馄饨后,左邻右舍会聚在一起,在屋梁上挂上一杆大秤为各家的小孩称体重,以观察儿童夏季的生长情况,那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个个都争先恐后地上秤去称,想早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立秋,抢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顾名思义是秋季开始的意思,预示着炎热夏天将要过去。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后尽管暑气未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气势是逐渐转凉,尤其是早晚,大地上会有雾气产生。
史载,周代的立秋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仪式。宋时的立秋日,皇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时辰一到,太史官会高奏一声“秋来了”,奏声响起,梧桐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立秋是夏秋之交的关键时刻,对农业生产关系重大,所以是农家十分重视的一个节气。民间有“立秋开头坐一坐,来年春天要挨饿”的谚语,提醒人们季节不饶人,要加紧劳作夺取丰收。
儿时的立秋前后是农村最繁忙、农民最苦累的时候,此时不仅要抢收早稻,还要抢种晚稻,所以又叫抢秋。早稻收割、脱粒、翻耕、拔秧到移栽晚稻,前后时间只有二十天左右。此时正值伏天,阳光炽烈,热浪滚滚,田里的水都热得发烫。“要想得丰年,不种秋后田”,意思是说立秋时辰一过再栽下去的晚稻收成就不一样了。为了争农时赶进度,农人们天不亮就得出工,中午也得下田,有时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当时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差,除了几台轧稻机外,几乎没有像样的设备。家里也没有风扇空调,纳凉依靠的都是手中的一把蒲扇,生活的疲惫和艰辛可想而知。
立秋之后,晚稻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因此必须抓住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除虫,让其进入生长发育期。这时的庄稼对水分要求十分迫切,所以民间有“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愁”“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的说法。如果立秋后一直没有雨水,那就要人工抗旱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田里想种什么不想种什么,都由农民自己说了算,家乡百姓为了避开暑热和劳累,已经很少有人选择种植晚稻了,如今的立秋尽管依然和农事密切相关,但早已和那个“抢”字拜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