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虎头”“豹尾”相得益彰

2018-09-21项利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虎头启迪激趣

项利文

[摘 要]课堂的导入和结尾,好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虎头豹尾的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追求的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和余音绕梁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历史课堂导入;结尾;激趣;启迪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72-02

历史教师的阵地在课堂,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科素养的落实关键也在课堂。好的历史课堂,必然要从上课开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立即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好的历史课堂,在结束后也要做到余音绕梁,让学生进行思考。这就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摸索、完善导入和结尾这两个教学环节,激活历史课堂。

一、课的导入力求引人入胜

(一)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的导入中,教师先给学生讲了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学生都好奇:为什么原始人的头盖骨会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原始的农耕的时候》一课的导入中,先提出问题:原始人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学生答:采集和狩猎。教师继续问:这两种获取食物的方式稳定吗?学生答:不稳定。教师再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稳定地获取食物呢?学生答:自己种农作物。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祖先的農耕生活是怎样一派景象。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问题得到解答。于是他们在上课时会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时事联系史实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如在《丝绸之路》一课的导入中,用到了时下热点“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一个在新闻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有很多图片甚至视频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师展示有关资料后提问:“一带一路”是什么?学生回答: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教师追问:我们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是如何开通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自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能活跃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当然时事材料的搜集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做个有心人。

(三)用历史笑话、故事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导入氛围

大家都知道“文革”时期,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大事小事都得向领导早请示、晚汇报。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笑话,某人打离婚报告时也是语录不离口: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报告领导,我要离婚。领导回答:抓革命,促生产,个人小事我不管。学生听后哄堂大笑,觉得荒唐、有趣,产生了要了解这段历史的欲望。有的学生还利用课后时间找来了很多有关“文革”的笑话和趣事。当然课堂效果也非常好。

(四)古诗文导入,增添历史课堂的文化气息

如《秦统一中国》一课的导入可以用李白《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的导入可以用皮日休《汴河怀古》中的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盛唐气象》一课的导入可用刘禹锡《百花行》中的诗句“: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合适的古诗文导入能让学生如沐春风,享受传统文化的美,也很自然地让他们想要去探究跟此有关的历史课堂。

(五)热门综艺、影视作品导入,创设历史情境

在《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的导入中,我播放了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中有关沈阳博物馆的藏品《洛神赋图》的一段视频,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在讲《五四运动》一课时,我用了影片《我的1919》中顾维钧最后的发言导入:“尊敬的主席阁下,尊敬的各位代表,我,我,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了,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合约,谁能接受?!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画面中陈道明演绎的顾维钧,用浑厚的嗓音,沉痛而又决绝的表情,带着学生来到了巴黎和会的会场,使学生直接地了解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然后很自然地激发学生了解这段历史的欲望。优秀的影视作品制作团队强大,画面精美,情节演绎生动,将其引入课堂导入中,有时比我们单纯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的结尾要余音不绝,耐人寻味

(一)点明新意,升华认识历史问题

如一位教师在讲完《三国鼎立》这课后说:今天我们学习的这段历史,是从统一到分裂再到局部统一形成三国鼎立的过程。放眼整个中国历史,我们发现,虽然有时候我们会经历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分裂时期,但在分裂时期往往蕴含统一的因素。统一始终是我们的主旋律,分裂割据只是插曲。这种看法很有新意,同时细想下还真是我们民族发展的规律。又如在讲完《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课后,教师总结: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大资产阶级掌权,但是政局并没有稳定,欧洲组织了反法同盟,刚建立的法兰西共和国面临危机。之后,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权,实行恐怖统治。随后发生政变,雅各宾派倒台,共和国人人自危,反法同盟又卷土重来。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但是共和国仍然没有稳定。拿破仑正是在共和国风雨飘摇的时候上台的,他打退了欧洲的反法同盟,又制定了《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他跟前辈相比,有哪些新的成果,而不是跟他的后辈比较。学生接触这些理论观点后,感觉很值得咀嚼、回味。

(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回味

如在学完《第二次鸦片战争》,做完常规总结后,我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圆明园是英法联军烧的,但是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离紫禁城很远,也比较偏僻,英法联军作为外国人如何能一下就找到呢?所以必定有内奸。那这个内奸是谁呢?你们可能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但他的父亲你们应该听说过,是一位晚清名人。这位名人有一首诗,其中的两句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在大家应该猜出来了,这个名人就是龚自珍,就是他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将万园之园毁于一旦。养不教,父之过,所以我们可以说,龚自珍在教育子女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社会中是否也有名人的孩子很“坑爹”?家庭教育实在是非常重要啊!

再举一例,在学完《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后,教师除了常规总结由于玄宗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等导致唐朝由盛转衰外,又提出问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开创了令人称道的太平盛世。唐玄宗在位将近45年,如果李世民在位时间也这么长的话,会不会也出现严重问题?李世民在位后期迷恋炼丹,大举发兵征高句丽,也使唐朝统治出现了问题。学生一对比就会意识到,唐玄宗的问题并不是个案,而是帝王终身制带来的弊端,从而会更加认同今天民主制度中领导人任期制的科学性。以古通今,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前人的事例,带着问题去思考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恰当精彩的导入、给人启迪的结尾组成我们常说的虎头、豹尾,能够让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历史,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当然要做得更好就要求历史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这个领域的无穷奥妙,这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神圣职责。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虎头启迪激趣
智珠2则
北京冬奥会NTO之旅,启迪教研工作
夜钓虎头鲨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悠悠虎头帽
聪明的小红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自然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