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乞巧十二祭文化意义初探
——甘肃省西和县姜席乞巧风俗田野调查报告

2018-09-21晚月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412007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乞巧娘娘风俗

晚月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西汉水之上的乞巧风俗源于先秦时期,传承至今,可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俗价值。长江流域嘉陵江支流西汉水上游,现今甘肃东南部,西和、礼县等地一带,曾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人类在此繁衍,属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的古代文化遗址范畴,这里也曾栖息着氐、羌等西戎少数民族,秦时属于西垂边境。由此看出西汉水上游拥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秦人为祭祀以“织”彪炳史册的祖先女修将银河西侧最亮的零等星命名为织女星。秦文化中对古老的星辰崇拜和对祖先女修的崇拜,孕育了乞巧风俗,而在此之前的多以自然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的西戎少数民族在与汉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影响着汉文化,从乞巧风俗中,我们也能探知一二。西和乞巧仪式风俗活动历经七天八夜,地域性鲜明,民歌风味浓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一项集歌、舞、巫于一体的七夕民俗文化活动。自2008年“西和乞巧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对乞巧文化风俗的研究越来越多,学界研究内容大多集中以乞巧为主体的民间传说和宗教信仰方面,对于乞巧风俗本体仪项背后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多,笔者分别在2016、2017年和2018年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七,在热闹的西和乞巧节举办之时,到访乞巧氛围浓郁的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进行田野调查,并在非节日期间采访当地民俗专家、民俗传承人和参与过乞巧仪式的妇女,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历经两年的田野调查中,重点探究对姜席乞巧节的仪式活动的调查,兼以邻近云华谱系、汉源谱系等西汉水上游乞巧活动的追踪,以期探究乞巧仪式仪规的文化内涵,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乞巧风俗极具代表性,各村的乞巧风俗存在着乞巧活动的举行时间和曲调上的差异,但仪式仪项内容基本一致,由此对姜席乞巧风俗的探知,可了解到各个乞巧点的的共性,作为了解西和乞巧文化的起点,亦将姜席乞巧的个性与其他地方的乞巧风俗进行对比,以此勾勒整个西和乞巧风俗的基本面貌。

一、西和姜席乞巧概况及其乞巧习俗概况

甘肃省西和县姜席镇地处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是乞巧源地,境内更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晚霞湖,由于风景秀丽,交通便利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姜席乞巧是目前接待参观人数最多的、传承最为完整的地方,且由于西和姜席中学对乞巧风俗的推崇和传承,姜席乞巧的姑娘更多是十几岁的中学生,相比多以已婚妇女参与乞巧活动的乞巧点,也更符合乞巧传统。

乞巧节是一种集崇拜信仰、诗歌、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观世音菩萨驻世妙庄国,妙善公主修成正果等故事,为其抹上了神秘色彩。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怀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乞求“巧娘娘”赐给自己聪明智慧、幸福美满。经过不断的口耳相传和丰富锤炼,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与具有地域鲜明特色的特产麻纸、女红、剪纸工艺等都体现了那里女人们的心灵手巧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二、乞巧仪式的过程与解析

当地乞巧民俗专家杨克栋先生编纂的《仇池乞巧民俗录》将乞巧仪式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说,笔者在其基础上将乞巧十二道仪项即手襻搭桥、迎巧、祭巧、唱巧、跳麻姐姐、相互拜巧、祈神迎水、针线卜巧、巧饭会餐、供馔、照瓣卜巧、送巧等乞巧内容按功能进行归类,并对应于迎巧、祭巧、唱巧、卜巧、娱巧、送巧七大仪式环节,如下图所示,以求探知仪式仪规背后的深层意义。

仪式时间(农历)仪式地点仪式名称 文化特征内涵类别 环节 步骤 备注六月三十夜间河边或路口 请神 迎巧手襻搭桥祭巧和唱巧贯穿乞巧仪式始终远古传说、祖先崇拜坐巧点 迎巧 星辰崇拜、祖先崇拜七月初一 坐巧点祭神 祭巧抢头香 祖先崇拜七月初二至七月初六其他坐巧点 相互拜巧 祖先崇拜、自然崇拜部落群居七月七下午 坐巧点 巧饭会餐(拌会会)原始宗教信仰、祖先崇拜、部落群居七月七下午 坐巧点 供馔(转饭) 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七月七清晨 河边、井水问神祈神迎水 自然崇拜七月七 夜间坐巧点 照瓣卜巧 自然崇拜、巫术遗风坐巧点 祖先崇拜、巫术遗风七月初二至七月七夜间 坐巧点 原始宗教信仰氐羌文化遗迹七月七夜间 河 边 或路口 送神 送巧 星辰崇拜、祖先崇拜

(一)请神仪式

自古以来,人们认为天与地之间必须通过天梯或天桥,才可连通天地。在迎接乞巧仪式供奉的神灵——“巧娘娘”入乞巧点时,姑娘们则会提前解下早在端午节系带在手上的红绳,将其编织在一起为巧娘娘搭建下凡的桥梁,人们将此称作“手襻搭桥”。红绳桥接好后,姑娘们便你拉着我,我牵着你,手握红绳,欢快的唱着《迎巧歌》去河边迎接巧娘娘。河边,望着星辰点蜡、炷香、焚表、跪拜,将红绳放入水中,牵红绳两端的人,伴着《搭桥歌》的歌声,慢慢放手红绳,歌毕放手,红绳落入水中,意味的巧娘娘已来到人间,姑娘们便欢天喜地的将巧娘娘纸坐像抬回乞巧点,由此,乞巧节的的帷幕正式拉开。

(二)祭神仪式

乞巧仪式本质是一项祭祀活动,在乞巧活动的七天八夜中,每日的早中晚,都要对坐在乞巧人家的巧娘娘进行祭拜。仪式分个人祭拜和集体祭拜,有意思的是因姑娘们渴望受到神灵的庇佑的心理,在乞巧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一天,流行着“抢头香”的仪项,抢到为巧娘娘上第一炷香的姑娘会拥有一年的顺心顺意和美好姻缘。相近的乞巧点会进行相互拜巧,这就为两村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契机,去其他乞巧点拜访的时候要互赠礼品,常以瓜果麦豆等祭祀物品相赠。《乾象通鉴》引《春秋合诚图》云:“织女,天女也,主瓜果”,织女可能是瓜果麦豆等农作物的保护神、丰收神。巧饭会餐是姑娘们展示厨艺、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在许多宗教和民俗的祭祀活动中,都要举行供馔仪式。通过隆重的仪式,把供奉的东西祭献给神灵,以表示祭祀者的虔诚。[1]

(三)问神仪式

七夕风俗中多有女子在星月下穿针、漂针等乞巧活动,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生产性游戏。与之对应的照瓣卜巧集体活动即用巧芽在水中的投影图案卜问自己的巧拙、祸福,这两项仪式均带有古代巫术占卜性质。七月七的早上,乞巧姑娘们从水神爷那里取水以便接下来进行带有原始宗教性质占卜活动,装满水罐寓意满载而归,姑娘们边打水边祈愿,求水神保佑勤劳的人们,在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乞巧风俗的高潮部分——“跳麻姐姐”仪式活动,于全国各地的七夕风俗活动中独树一帜,它是一项“请神附体,祈祷问事”带有民间巫风的仪项,其活动“祭司”和神灵附体等环节与早期原始宗教活动萨满教同质,同时,旋律急促、奔放、狂野,具有游牧民族的音乐风格的仪式舞蹈、音乐,也烙有氐族文化的印记。[2]

(四)送神仪式

七天八夜的活动在七月七深夜,姑娘们的狂欢活动就要结束了,她们唱着《送巧歌》,走到河边送别巧娘娘,在歌声即将结束之时,姑娘们全体跪倒在地,乞巧组织者手执蜡烛,将巧娘娘纸坐像点燃。烈火熊熊燃烧,火星点点飞耀,袅袅青烟,直升夜空。此时,姑娘们一起放声啼哭,悲伤至极。这一切都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和怀念。

三、结语

西和乞巧风俗仪式保存较完整,其文化文本影射出一幅我国各民族间文化互动共生、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由于当地深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和民间信仰体系的庞杂,这项盛世活动在全国的七夕乞巧文化活动中极具独特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学者、专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猜你喜欢

乞巧娘娘风俗
太平风俗美
一线光阴入洞中
《乞巧》
潭山乞巧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乞巧七夕
娘娘与唐宋的“恩爱”日常
《红楼风俗谭》
国内外清明节风俗大不同
跟踪导练(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