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经济的统计困境与变革思路

2018-09-21荆文君孙宝文鞠雪楠

统计与决策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系指标经济

荆文君 ,孙宝文,鞠雪楠,刘 航

(1.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81;2.山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太原 030006)

0 引言

互联网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日渐广泛。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融合,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如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以网络约车为代表的分享经济、以O2O为代表的体验式消费等。互联网经济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就业创业新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的特殊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些经济模式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为统计工作带来了困难。

高效的统计体系可以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的科学化[1],因此,建立针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体系,既是保证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也是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的重要基础。

1 互联网经济统计困境

对现有互联网经济的统计监测不到位,使得现有的GDP增速被严重低估,无法确切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进程。目前互联网经济的统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 已有统计体系的行业划分与互联网经济发展特征存在差异

统计局现有的行业统计体系基本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总体按照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来区分,每一体系按照不同类别又有具体的细分。这一行业分类标准基本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总体的生产、消费、交易、流通、服务等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但是面对当前互联网作用下的经济形态的快速发展又缺少一定的灵活性,互联网技术本身存在与产业的融合问题,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涉及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的重构与变革,严格的行业划分反而无法适应这类变革。

1.2 已有统计指标对互联网技术如何影响经济缺乏系统设计

目前从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战略等角度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监测还不多见。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相关数据中,包括“电子商务交易额”、“电子商务销售额”、“电子商务采购额”、“有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数”等指标;CNNIC、艾瑞咨询等研究机构定期发布的互联网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包括网民人数、域名总数等基础设施信息,及网络零售总额、网购人数等表示互联网发展状态的数据。以上统计内容说明:目前对于互联网经济的相关统计还较为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统计体系;而且具体的统计内容多为反映互联网发展状态的统计量,通过这些统计指标难以系统地反映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如互联网对经济的渗透与带动作用等。

1.3 互联网经济统计缺乏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国民经济的统计核算以价值量综合统计为体系,过分依赖宏观经济学统计方法,制约了宏观经济统计的独立性发展[1]。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特征,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因此,目前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存在理论研究和阐释不足,没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前瞻性的宏观规划等问题。

1.4 已有统计体系的边界受数据可得性制约

目前统计工作通常通过调研的方式展开,所获得的数据多为结构性的样本数据,常为了保证准确性而牺牲时效性,存在数据滞后问题。数据的可得性限制了统计监测工作的结果输出,使多数统计结果为描述性统计结果,缺乏反映经济发展多元化、复杂性的能力。

以上问题使统计工作无法准确反映互联网下的经济发展,进而影响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阻碍有效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

2 互联网经济统计研究综述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统计数据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即时性、广泛性、低成本[2]、符合幂律分布[3]等。统计数据的变革导致统计思路及统计手段的变革,如在统计思路方面,有学者指出统计思维需要发生三个方面的改变——改变认识数据的思维、收集数据的思维和分析数据的思维[4];而在统计方法上,文本挖掘技术被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尤为重要[5]。

针对互联网对经济作用的统计监测研究国内尚不多见,只有少数针对互联网特殊领域的统计监测研究[6]。徐燕[7]通过探讨互联网金融统计监测方式,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统计监测框架。而国外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监测起步较早,目前主要存在三种思路:

第一,基于现有的经济运行体系,识别出互联网渗透及影响最为显著的关键领域,并根据上述领域划分具体的数据模块进行监测。国内近年来产生的一些互联网经济统计方法基本遵循这一思路,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团队发布的新经济指数(New Economy Index,NEI)、腾讯研究院团队发布的“互联网+”指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团队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景气指数等。

第二,与正向识别监测的思路相反,也有研究从反向视角出发,判断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减法的形式勾勒互联网对经济产生的影响[8,9]。

第三,互联网作为一种典型的无形资产,是信息技术(ICT)的重要体现方式。因此,关于互联网经济的第三种统计观测思路即从其无形资产的本质出发进行量化。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对经济的统计监测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出两方面特点:(1)已有研究表明,从统计工作本身来讲,互联网改变了统计数据来源、统计方法及统计思维,部分研究给出了政府应用大数据进行统计工作的路径,但尚未给出具体的统计体系设计思路。(2)关于互联网经济的量化研究,国内外主要通过建立相关指数进行,指数所衡量的内容基本是经济活动中的单一层面,如技术准备程度、网上交易情况,且缺乏内在逻辑,由此导致各指数相对独立,指数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是否可以全面反映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还有待考证。

3 互联网经济统计思路

3.1 总体思路

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需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互联网经济理论为基础。在统计过程中,需要明确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特征,如网络外部性、低边际成本等。在进行统计设计时应提取与这些特征相关的经济指标,如表征网上交易价格、互联网企业成本类指标。二是以经济运行规律为根本。统计的目的是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因此统计互联网经济不能脱离经济运行基本规律,可以考虑从供需平衡角度入手。三是以经济演进为视角,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渐进融合,当前已有部分互联网经济指标进入统计体系,如互联网普及率、电子商务交易额等,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深入,统计体系中会出现更多的互联网指标,甚至互联网指标会逐渐替代传统经济统计指标。四是以传统经济统计为参照。目前我国使用的经济统计方法是关于总量与结构的分析研究体系,实现了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局面,适应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因此,在设计互联网经济统计过程中,要参照已有统计思路,取长补短。五是以创新包容为思想。互联网经济统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数据体量快速膨胀,社交数据、媒体数据与搜索引擎数据等一大批描述网上活动、网络行为的数据都成为可得的统计数据来源,在此背景下,新的数据梳理与分类方法,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对接成为统计监测的新思路。

3.2 统计指标体系设计

统计指标体系是现实数据的载体,是由基础数据反映现象的首要步骤。如何从指标体系反映现实经济问题需要考虑两方面内容。其一,统计边界。统计边界是明确指标具体反映经济的层面问题,为全面反映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本文打破原有统计体系按行业划分的思路,从经济的需求侧、交易侧、供给侧三个维度选取指标(见表1),建立统计指标体系。

表1 互联网经济统计指标选取

此外,由于统计工作要衡量互联网对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在指标选取的过程中,不仅要选取与互联网有关的指标,同时也应选取传统经济统计指标作为对照,如网络零售额相对应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互联网融资量对应社会融资总量等。

其二,统计方式。统计方式是对已有指标进行有效定量分析的基本保障,同样分别从需求侧、交易侧、供给侧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每一侧既要反映互联网经济自身发展情况,也要衡量其对传统经济的作用,因此,为综合反映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以指数的形式作为结果输出,这样做的目的相较于直接通过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从以下三个方面形成三类指数形式的输出:(1)效率指数,反映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效率,通过与传统行业增速对比实现,如相关产业投资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之差;(2)渗透指数,反映互联网经济对传统经济的作用,如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网购人数占网民人数比重;(3)创新指数,反映由互联网经济带来的新模式、新业态。之后,将这三维度的9类指数根据一定的规则集成互联网需求指数(Internet-demand index,I-DI)、互联网交易指数(Internet-transaction index,I-TI)、互联网供给指数(Internet-supply index,I-SI)这三类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构建示意图

3.3 统计结果输出方法

已有的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出互联网经济在需求侧、供给侧、交易效率方面的状态,但对经济进行统计监测的目的是确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反映到指标体系中表现为需求侧、供给侧、交易效率是否匹配,即互联网经济是否处于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中。因此,可以参照国际经验或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一套从供给侧、需求侧、交易侧衡量经济良好发展的标准,将实际输出与标准进行比对,可以明确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结果可精确到供给、需求、交易层面中的某一具体环节,为政府治理提供统计基础,如图2所示:

图2 互联网经济统计过程及结果输出设计思路图

图2中,通过对比分析输出Fcast_effect(I-DI,I-TI,I-SI)反映了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如果当前阶段输出Fcast_effect(I-DI,I-TI,I-SI)=I-DI,表明互联网经济需求侧出现问题,需要相应的改革措施。由于经济发展本身具有动态性,该输出结果会随时间变化,因此,该统计体系是一个可以反映经济动态过程的体系。

3.4 运用示例

选取部分指标及2013—2015年的实际数据,通过上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对这三年间互联网经济进行简要统计与分析,目的在于说明如何通过这套方法衡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情况。数据如表2所示,计算方法如表3所示:

表2 本文指标数据来源及实际数据

表3 各指数计算方法

三侧指标需确定六组权重,本文通过变异系数法求得的六组权重如下页表4所示:

根据实际数据测算出各指数如下页表5所示,其中,创新指数默认为1,考虑到2013年作为O2O商业模式及P2P融资模式的兴起之年,因此,这一年的需求侧创新指数存在加成,设为0.3。

表4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表5 2013—2015年互联网对经济作用的各指数输出

虽然此处只是简要使用数据统计互联网经济的情况,但从表5中依然可知:如总体上看,互联网经济在需求端、交易过程中都保持逐年上升态势,而在供给端却出现了上升动力不足的情况——2015年互联网供给指数低于前两年,具体分析子指数可以看出,主要缺陷在于“效率指数”(I-SEI)降低,即与传统产业的增速差减缓,说明互联网在供给侧发展动力有待提高。同时,渗透指数的逐年提高,互联网在经济的供给侧、需求侧、交易侧的作用逐年提升,互联网已经加入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中。

本文只是实验性地运用这套统计方法对互联网经济进行统计,随着互联网经济统计工作的逐步完善,指标逐步丰富,数据量扩大,上述统计方法将能反映出更多信息。

4 结束语

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使原有的统计体系无法准确反映经济发展全貌,变革统计方式,既是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必要环节,也是政府治理的内在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认为重构互联网经济统计体系应包括几大要点:首先,要明确互联网经济的基本特征,提炼出与基本特征紧密相关的指标;其次,对互联网经济的统计应打破原有行业划分,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从需求、供给、交易的角度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同时,以演进的视角构建统计体系,不仅要衡量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情况,还要考虑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明确互联网经济的统计指标与传统经济统计指标的共存、继承或替代等关系。最后,要善于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思想,改变原有统计方法中最常用的调研抽样式统计,利用多元化数据提高统计的时效性与客观性。进一步,本文提出了互联网经济统计的一种输出方式——“短板”输出——通过与均衡状态下建立的标准对比,明确互联网经济发展短板出现在供给侧、需求侧、交易侧的哪一层面。

本文提出的统计变革思路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互联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其的统计监测工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具体的统计思路、统计方法将是多元化的。

猜你喜欢

体系指标经济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