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黑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及父系起源研究

2018-09-21常振华侯佳雯宋恩亮成海建雷初朝

中国牛业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和牛渤海黄牛

常振华,侯佳雯,宋恩亮,成海建,陈 宏,雷初朝*

(1.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100)

渤海黑牛原称"无棣黑牛",又称"抓地虎牛",原产于山东省滨州市,中心产区包括无棣县、沾化县、阳信县和滨城区,在山东省的东营、德州、潍坊三市和河北沧州市均有分布。它具有早熟、繁殖性能好、屠宰率高、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大理石纹明显、遗传性能稳定等优点,是我国少有的黑色毛色地方良种牛资源[1]。在分子水平上,王建英等[2]通过对渤海黑牛和日本和牛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二者亲缘关系较近,渤海黑牛含有欧洲型原牛和瘤牛型原牛的血统;周芬娜等[3]利用RAPD标记检测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渤海黑牛的遗传多样性显著低于鲁西牛;任艳玲等[4]通过分析渤海黑牛mtDNA Cytb基因遗传多样性,发现其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Y染色体遵循父系遗传,具有突变率低,单倍型完整,不易受重组和回复突变等因素影响等优点,是探究家畜父系遗传多样性、起源和进化的重要工具[5]。Götherström等[6]利用5个Y-SNPs标记将黄牛Y染色体单倍型组分为普通牛Y1、Y2和瘤牛Y3单倍型组;Edwards等[7]发现牛的4个Y-STRs位点可以区分普通牛和瘤牛起源,可以用来研究杂交牛的基因渐渗情况;Li等[8]利用4个Y-SNPs标记和2个Y-STRs标记对16个中国黄牛品种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中国黄牛主要存在普通牛Y2和瘤牛Y3 2个父系起源,并且各品种的Y染色体单倍型组呈现出清晰的地理分布规律。迄今为止,关于渤海黑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较少[8]。本研究利用2个Y-SNPs标记(UTY-19和ZFY-10)和2个Y-STRs标记(INRA189和BM861)对渤海黑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起源进行研究,以期为渤海黑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基因组DNA提取

从山东省无棣县渤海黑牛保种场采集纯种渤海黑牛公牛耳组织样15个,同时采集与日本和牛改良的渤海黑牛公牛样本15个。将样品置于75%酒精中带回并保存,采用常规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稀释浓度至20 ng/μL保存备用。

1.2 引物合成和PCR扩增

参照Gotherstrom等[6]和Ginja等[9]报道的2个家牛Y-SNPs标记(即UTY-19和ZFY-10)和Edwards等[10]报道的家牛2个经典的Y-STRs位点标记(INRA189和BM861),引物信息详见表1,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PCR扩增体系总体积为12.5 μL,其中,2×TaqMasterMix 6.25 μL,上、下游引物各0.25 μL(10 pmol/μL),模板DNA 0.5 μL,ddH2O 5.25 μL。

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4 min;94℃变性30 s,Ta℃(表1)退火30 s,72℃延伸30 s,36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4℃保存。PCR产物经1.0%琼脂糖凝胶电泳(含GoldView核酸染料)检测。

1.3 测序和数据分析

将PCR纯化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 7.1(DNASTAR, Madison, WI, USA)软件对UTY-19和ZFY-10的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SNP和Indel位点;用GeneMarkerV1.91软件[11]对荧光微卫星标记INRA189和BM861的等位基因大小进行统计。参考Edwards等[10]和Li等[8]报道的Y染色体单倍型(Y-SNP-INRA189-BM861)判定标准,结合单倍型组结果和Y-STRs检测结果确定渤海黑牛不同个体的单倍型,再用ARLEQUIN V3.11软件进行单倍型多样度(H±SD)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30头渤海黑牛2个Y-SNPs标记(即UTY-19和ZFY-10)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显示,30头渤海黑牛包含Y1、Y2和Y3 3种单倍型组。其中15头纯种渤海黑牛中普通牛Y1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6.67%,普通牛Y2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20.00%,瘤牛Y3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73.33%;15头与日本和牛杂交改良的渤海黑牛中Y1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40.00%,Y2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26.67%,Y3单倍型组所占频率为33.33%。

利用2个Y-STR标记INRA189和BM861分析渤海黑牛Y染色体的多态性,结果显示,INRA189标记在30头渤海黑牛中存在3个等位基因,其中98 bp等位基因对应Y1单倍型组,102 bp等位基因对应Y2单倍型组,88 bp等位基因对应Y3单倍型组。在BM861位点中,渤海黑牛的等位基因大小为158 bp和156 bp,分别对应普通牛(Y1和Y2)和瘤牛(Y3)单倍型组。

通过Y-SNPs和Y-STRs标记联合分析,在30头渤海黑牛中确认出3种单倍型(表2)。其中,15头纯种渤海黑牛中普通牛Y1单倍型Y1-98-158所占频率为6.67%(1/15),普通牛Y2单倍型Y2-102-158所占频率为20.00%(3/15),瘤牛Y3单倍型Y3-88-156所占频率为73.33%(11/15),单倍型多样度为0.4476±0.1345;15头与日本和牛杂交改良的渤海黑牛中检测出普通牛Y1单倍型Y1-98-158所占频率为40.00%(6/15),普通牛Y2单倍型Y2-102-158所占频率为26.67%(4/15),瘤牛Y3单倍型Y3-88-156所占频率为33.33%(5/15),单倍型多样度为0.7048±0.0535。

表1 家牛Y染色体特异性标记PCR信息

表2 渤海黑牛Y染色体单倍型频率及多样度

3 讨论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Y-SNPs和Y-STRs分子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起源研究[5-10]。Li等[8]通过对中国16个黄牛品种Y染色体研究,发现中国黄牛Y染色体单倍型组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即北方黄牛主要为普通牛Y2单倍型组,南方黄牛主要为瘤牛Y3单倍型组,中原黄牛存在Y2和Y3两种单倍型组;夏小婷等[12]结合Y-SNP和Y-STRs标记,发现关岭牛具有普通牛Y2和瘤牛Y3两种父系起源,父系遗传多样性较低。

渤海黑牛是我国少有的黑色毛色地方良种,其牛肉在香港市场颇受欢迎[1]。本研究通过对15头纯种渤海黑牛和15头与日本和牛杂交改良的渤海黑牛公牛进行Y-SNPs分析研究,发现纯种渤海黑牛中,普通牛Y2和瘤牛Y3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0.00%和73.33%。该结果与Li等[8]中原黄牛为普通牛和瘤牛共同起源观点一致,这可能是普通牛和瘤牛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分别从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进入我国,并在中原地区汇合的结果。其中,在15头与日本和牛杂交改良的渤海黑牛中检测出比例较高的普通牛Y1单倍型组(40.00%)。马志杰等[13]利用USP9Y基因研究发现日本和牛存在普通牛Y1单倍型组和Y2单倍型组,因此推测杂交渤海黑牛中的大量Y1单倍型组来源于用来杂交改良渤海黑牛的日本和牛Y染色体。基于线粒体DNA,王建英等[2]通过对渤海黑牛mtDNA D-loop区遗传变异分析,发现渤海黑牛为普通牛和瘤牛混合起源。本研究联合Y-SNPs和Y-STRs标记分析,15头纯种渤海黑牛Y染色体鉴定出3种单倍型,即普通牛Y1-98-158、Y2-102-158和瘤牛Y3-88-156,说明渤海黑牛Y染色体主要以瘤牛为主,同时兼有Y2普通牛血统,Y1普通牛血统很可能是日本和牛基因渗入所致,所占比例极低。本研究表明渤海黑牛的父系起源和母系起源是一致的,即为普通牛和瘤牛混合起源。

单倍型多样度(H±SD)是衡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指标之一。Edwards等[10]发现138个国外牛品种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422±0.3;Li等[8]报道的16个中国黄牛品种单倍型多样度平均值为0.6831±0.0134,其中5头渤海黑牛的单倍型多样度为0.4000±0.2373。本研究发现,15头纯种渤海黑牛的Y染色体单倍型多样度为0.4476±0.1345,与Li等[8]报道的渤海黑牛单倍型多样度相近,且接近于国外牛品种的平均值,表明渤海黑牛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基础较丰富。15头与日本和牛杂交改良的渤海黑牛,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更接近肉牛体型,丰富了渤海黑牛杂交牛的群体遗传结构,但应该注意与渤海黑牛原种分开饲养,不能混群。因此,应当加强对渤海黑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建全保种体系,促进渤海黑牛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猜你喜欢

和牛渤海黄牛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日本“和牛奥运会”选出“第一牛”
小牛回家
那些和牛有关的地方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渤海大学剪纸作品选登
日本:划拨500亿日元 刺激和牛消费
制作泥巴黄牛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
渤海国后裔第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