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2018-09-20肖粉玲
肖粉玲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延伸,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大力弘扬,而小学德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需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高效融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科学的思想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学相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对小学德育如何更好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文化发扬传承是我们炎黄子孙最为重要的责任。而小学作为教育的基础,有效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并深入地了解我国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及民族情怀,提升我国的核心凝聚力。
一、在宏观的教育中,适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德育作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蕴含了众多的德育知识以及文化价值,所以,需加强德育教材的编纂、审定,严格把控各个环节,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材内容层面,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编纂工作者需搜集我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以及教育意义的文明礼仪、爱国情怀、勤劳勇敢等典故,并将其科学地融入德育的课本知识当中,通过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积极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引导作用;其次,在形式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科书进行综合设计。就教材编纂而言,需将小学德育理念融入社会关爱,进而与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倡导爱好和平、乐于奉献、崇德行善等主流文化。在编写教材环节需遵循与时俱进的时代思维,发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的契合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以及重要性。与此同时,德育教材需加强个人人格以及家国情怀的双重培养,防止产生一味关注个人修养而忽略家国情怀的状况。
二、营造良好的渗透教学氛围
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德育教学当中对于小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学校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效果甚微,而为了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需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形式:
1.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需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积极地举办经典朗讀活动,对《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的文化启蒙读物进行朗读,同时将朗读方案落到实处。从而通过诵读比赛,发表对传统美德的体会以及感受,从而通过评选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经典读物诵读,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体验。
2.传统节日活动
学校可通过传统文化节日组织相关活动。例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亦或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革命先烈,学习革命先烈爱国、为国牺牲的英雄气概;亦或在端午节祭奠屈原,学习为国为民、胸怀大志的精神;在重阳节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美德。
3.阅读古典名著
优秀传统经典文化当中囊括众多的德育素材,教师需积极地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进行阅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相关读物;而高年级的学生可阅读古典名著的简易读本,从而在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对其进行德育价值观的培养。
三、业余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德育教学只依靠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全面地调动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更好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应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向学生布置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课题,让小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向小学生推荐适合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资料,吸引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可以在课余生活中主动查询资料进行阅读了解。还应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收集展览活动,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深入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规划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需加强品德教育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教学技巧,更好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教学当中,与课本知识相互融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更好地体会到祖国文化历史所带来的影响,发挥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燕丽,吴丽.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2):25-28.
[2]江庆列.传统文化浸润人生:论小学德育品牌的打造策略[J].考试周刊,2017(32):189,196.
[3]刘福廷.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融合[J].考试与评价,2016(6):75.
[4]罗美莉,胡晓.试析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