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的创设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探析
2018-09-20李建兵
李建兵
数学学习与问题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在问题中学习,最终掌握知识,发展思维。什么是问题意识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会针对某些数学问题或是数学现象产生怀疑和困惑,我们就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需要具备某些载体,情境就是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载体,它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将教学内容与情境巧妙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以游戏情境设悬念
在为学生创设情境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情境能否与所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情境创设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对于游戏有着由衷的热爱,以游戏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设置悬念,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产生无穷的动力。
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名为“抢30”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和教师分成两组,教师组只有笔者一人,学生组每次换一个人。首先,笔者会说一个或两个数,然后由学生组的第一个人说一个数或两个数,学生说完笔者再说,笔者说完由学生组的第二个人说,以此类推,不断地循环下去。经过了几次练习,学生终于发现了问题,他们纷纷提问:“老师,为什么每次都是你抢到30?”“老师,你是不是有什么秘密?”“老师肯定有诀窍。”这样,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到了有效的激发。随后,笔者将游戏的诀窍告诉了学生,他们都恍然大悟,对于本课所要学的内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了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在本课的学习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
二、以故事情境设矛盾
数学这门学科的抽象性比较强,故事则是小学生很喜欢的一种形式,将故事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余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用故事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能够使所学内容实现“趣味化”,教师再利用故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创设矛盾,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学习与“年、月、日”相关的内容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与此相关的故事情境:有一天,小明很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很不开心。因为别的同学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你四年才给我过一次生日。您为什么给我过这么少的生日?我是不是您的亲儿子啊?”听了小明的话,妈妈忍不住笑了。妈妈告诉他:“这个傻孩子!你当然是妈妈的亲生儿子啊。妈妈也想每年给你过一次生日,但是你的生日并不是每年都有的啊。”讲完故事后,笔者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学生也很疑惑,他们纷纷举手发言阐述了自己的疑问:“我每年都过生日呢,为什么小明4年才能过一次生日?”“小明的生日去哪里了?”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针对小明的生日问题有了各种各样的猜想,他们经过交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在本次的课堂教学中,笔者以“平年、闰年”的知识点作为创设故事的基础,并创设了“小明4年过一次生日”的故事情境,将矛盾融合于故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被故事激活了。他们边听故事边学知识,知识掌握了,故事中的矛盾也就随之解决了。
三、以操作情境设冲突
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为深入的感受。因此,教师要以所学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并将认知冲突融合到情境中来,使学生的头脑中产生知识的碰撞,激活他们的问题意识。
如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笔者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首先,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如果拿小棒拼三角形,一个三角形需要用到几根小棒呢?”学生齐声回答:“3个。”然后,笔者说:“说得对。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学具袋。”学生照做,他们的学具袋中都有长度为3cm、4cm、5cm的小木棒,笔者让他们把木棒拿出来,拼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很轻松地就做到了。笔者继续向学生提问:“大家做的都很好!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任意拿三根小棒,都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是的。”笔者就让他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了长度为2cm、3cm和5cm的小棒,让学生来拼一拼。学生努力尝试了,却总也拼不到一起。他们很疑惑,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笔者说:“不要着急,我们再试试其他的小棒吧。”笔者就让学生再拿出三根长度分别为3cm、4cm和8cm的小棒,结果还是没有成功,他们怎么拼也拼不成三角形。有了这两次失败的经验,学生思考的就多了,他们也对拼三角形有了疑问:“为什么三角形不能是任意的长度呢?多长的小棒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呢?”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在本次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经历了三次的动手操作过程,他们的认知也有了强烈的冲突,问题意识得到强化,对于所学知识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
总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学生思维的关键和核心。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巧妙设置教学情境,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激发和培养,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究兴趣。这样,不仅学生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能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1]蒋丽美.积累各项活动经验 培养小学生数学問题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2]项维芳.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及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4(2).
[3]林松.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