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9-20俞树军王履明李明达魏萍萍
俞树军 王履明 李明达 魏萍萍
摘 要:农村中小学校长受地域、环境、经济、文化和自身学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应用的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改革领导能力、信息化教育面向师生发展的领导能力、信息化文化的建设的领导能力等普遍存在认识误区,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通过一些实证性的行动研究來分析探讨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途径,促进校长引领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提升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中小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基石,是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的实施,将会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应用信息化的手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所以,学校信息化的发展,校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如何去制订和规划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如何去实施,都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促进教育信息化,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不是单独的一种领导力,它是校长整个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和校长的道德领导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以及校长的文化领导力等领导力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它也并不是在其领导力中增加一个新的板块,而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发展这样一个新背景下,校长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合理评价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应用绩效的能力,在学校引领和示范合理高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合理决策、公平地分配与学校信息化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使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取得应有的成效的能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校长所体现出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和领导气质。
二、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人信息素养层次较低;信息化理念落后,理论水平低;缺乏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应用的领导能力差;信息化文化的建设的领导能力不足。
三、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的领导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信息化观念落伍,只重视信息设备的引入,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变革。穿“技术”新鞋,走“传统”老路。二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信息化观念落伍,校务较为繁忙,片面追求升学率,解决学校资金不足是导致不主动学习提高的四大归因!
2.缺乏考核评价机制
现行的领导干部的考核分德、能、勤、纪、廉五块,其中能的考核没有涉及信息化领导力,故不能有效激发校长在这一方面的工作热情!
四、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1.端正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它对解决、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至关重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转变,然后提高认识,最终得到应用,对于信息化教育建设也是如此。
2.应用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观念
根据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现状,评价体系上可以适当倾斜。对所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长,在对他们进行考核时,学校信息化建设纳入考核制度之中,年度考核时,达不到要求的要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免职。
3.主动参与培训
广泛交流互动,借机形成和完善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愿景,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首先表现为较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远景的规划能力,它是有关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和实施策略,是确定学校未来信息化发展总方向和整体框架的综合性描述。
4.深入课堂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课堂,课堂能反映出教与学的现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深入课堂,有利于校长的正确决策。校长进入课堂,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教研文化、经验和不足、困惑和困难,以及改革要求与教学现状的差距,先进理念与传统行为的落差,了解学校管理的运行现状等,同时课改的成败在课堂。文本课程要转化为真实的实施课程,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要转换成教学现场可以实际操作的策略、方法,落脚点也在课堂;课程再丰富、理念再先进,没有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掌握来自一线的真实情况,以便站在新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学校信息化工作作出调整,形成新的规划。
个人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错误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校长的成长也是在不断的总结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校长在应对信息化建设永无止境的不懈追求过程中,应及时积累和反思,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化领导力!
参考文献:
任冬梅.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领导力[J].中小学电教,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