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2018-09-20曾茂军
曾茂军
摘 要: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相比,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控制论”的原理,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有效地调控课堂的教学秩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学习动机
农村初中的学生总体比较勤奋好学,但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控制和独立思考能力不够,学习兴趣不浓,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习惯于教师的“满堂灌”教学,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是否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做到对课堂秩序、气氛和进度的有效调控,使课堂教学张弛有度、兴趣盎然,那么整个教学流程就会朝着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态势发展。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调控艺术呢?
一、爱心调控
语文教学包含着大量人文因素。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优势,重视文学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在教学中实施爱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如果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那么,课堂秩序将“无为而治”,教学会进入最佳
状态。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找准切入点,多挖掘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爱的情感,把爱的教育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出富有爱心、充满热情的学生;如果遇到个别学生干扰教学,制造不和谐气氛,这时教师不能情绪化地处理问题,过多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用爱心感化学生,让他们感到老师的温暖,感恩于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学法调控
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调控,重在诱导、疏导、领导,它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强化他们注意力和思考力,减轻他们学习中的“审美”疲劳。如教学《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时,就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当讲到少年毛泽东生活的旧时代,就让学生联想新时代,用联想法学习;讲到少年毛泽东的叛逆,就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叛逆,用对比法学习;讲到课文中的家庭“党派之争”,就拓展到美国的两党制现象,用迁移法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通常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亮出新颖又多变的教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问题调控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角度提出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争议性问题教学实质就是允许相互对立的观点共存,有些学生,特别是平时被忽视的后进生,他们叛逆心强,往往会“标新立异”地提出千奇百怪、令人费解的问题。
如教读郑振铎的《海燕》时,就提出争议性问题: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它是以第一部分作者家乡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为背景,还是以第二部分的大海为背景来抒情的?于是,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相探索答案,课堂气氛完全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发展。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训练了他们的逆向和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良性循环下去,语文课就会越来越好教,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四、对话调控
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其实就是一种强调对话者之间相互平等,通过共同参与、交流来发现真理的活动。让师生对话,才能较好地解决好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至于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让教学秩序失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能会遭遇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有意无意引发的“破坏”性干扰,轻者扰乱老师的教学活动,重者中断老师的教学秩序,让老师下不了台,对于这种偶发现象,语文教师就要启动大脑中早“预谋”好的对话机制。这时,教师最好把犯了错误的学生单独请到教室外的走廊上“对话”,先倾听学生讲述原因,与他像朋友一样谈心。“疏导胜于惩罚。”这样,学生就会检讨自己的错误,并改掉它,课堂也会很快就恢复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五、反馈调控
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搜集和整理信息,然后用来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又一个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独角戏”“满堂灌”的教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加强信息反馈。
它要求教师多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途径,通过设疑、抽问、讨论、训练、总结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较好地捕捉学生的眼神、情绪、神态所蕴含的信息,并及时反馈回来,从中推测和判断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和目标差距。
教师通过反馈的信息,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删减、变更或补充原有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完善知识的量和难易度,因势利导,调控出一个最佳的教与学的状态。
总之,语文课堂调控的方法多種多样,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临场应变,巧妙地处理课堂上的各种突发事件,运用好对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调控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姚文忠.教师科学素养读本[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06.
[2]温儒敏.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07.
[3]刘婧.从驯化走向人性化[J].教育科学论坛,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