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学分银行制度的策略研究

2018-09-20张静秋

价值工程 2018年28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终身教育

张静秋

摘要: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借鉴国内外学分银行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省内学分银行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Abstract: The credit bank is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education, drawing on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ank and taking credit as a measurement unit, and conducting a unified certification and accounting for the various learning results of the learners. By drawing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credit bank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domestic credit bank, and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bank in the province.

關键词: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分转换

Key words: life-long education;school credit bank;credit cer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8-0281-02

0 引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立学分银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1]。欧美、韩国等国家多年前开始实行“学分制”,在校学生每学期可自主选择部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自信心。学分银行制度可以让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每学完一门功课,可将相应的学分存入“银行”,就算间隔几年回来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当学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即可到学分银行“支取”相应学历。“学分银行”将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从固定学习制改变为弹性学习制。依据“学分银行”相关制度,学习者每学完一门课程就计一定的学分,不论参加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都可以计学分,并将所得学分累积;允许学习者不按固定的学期时间进行学习,而是像银行存款“零存整取”一样,学习者学习时间、地点、空间也可以不固定,所有的教育学习经历都可以折合成学分,存于学分银行中。

1 国外学分银行发展现状

1.1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

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入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标志着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的开始,并且规定了欧洲高校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后来,欧盟委员会又制定实施了“伊拉斯莫斯计划”和“博洛尼亚进程”两个条约。这两个条约的制定促进了欧洲学分银行制度中学分转换与学分积累制度发展成熟。欧洲学分银行制度采用统一的ECTS分级标准,并且学分转换规定了详细的文件,从而保证学分银行制度的顺利运行。

1.2 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

1995年9月,加拿大学位授予机构同意并实施“泛加拿大协议”,并为在大学学习前两年学业的学生提供学分转移认证。建立了加拿大高等教育院校之间学分转移制度,通过建立学分转移制度可以促进学生在各院校和各专业领域之间的流动性,从而增加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1.3 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度

韩国的学分银行体系建于1995年,两年后韩国最先在全球实行学分银行制度,依据标准化课程要求,制定每门学科总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主要课程、必修学分以及学位的获取要求等。同时学分银行系统设置了授予学分资格的专门的管理机构,学习者在学分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填写学位申请表,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学分认证和核算等一系列过程就可以拿到学位了。为那些没有机会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人创造了获取高等教育证书的机会。

2 国内学分银行发展现状

2007年上海市开始探索市民学分银行制度,通过建设学分银行制度为上海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进一步推进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2012年7月,上海市学分银行正式启动,市民可在学分银行开设账户,首批开设了8个专业、近200门课程的学分认定[3]。为了保障学分银行的顺利运行,上海市成立了学分银行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学分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分积累。学分银行的学分种类包括学历教育学分、职业培训学分、文化休闲教育学分三类。学分银行管理机构制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认定的标准体系,并且将上海市各高校的课程学分、部分职业技能证书和技能培训证书等认定为学分银行标准学分,方便市民进行学分兑换,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

3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存在问题

3.1 缺少一套统一学分认证和转换标准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不管是韩国还是欧美国家都有一套完整的学分认定与转换标准。在国内一些省市范围内开展实践不同类型的学分认定与转换模式,但是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转换与认证标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实施学分互认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认可度较低。我国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体制下人口大国,需要处理的问题要远远比欧美、韩国等国家要复杂得多,因此要实施一套统一的学分认证标准肯定会比韩国、欧美等国家难度更大。所以,我们需要国家、省、市三级行政管理机构齐心协力,共同制定出完整、统一的学分认证标准,为学分银行的建设解决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3.2 缺少完善的教育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学习专业、学习时限、学籍保留时间等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虽然高校在我国基本采用学年学分制,但不是真正意义的学分制,学生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学习基本是无法实现的;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高校实施弹性学制,保证学习时间、空间、方式的灵活性,保证在学校所修学分的终身有效,促进终身学习。虽然建立学分银行制度还缺少灵活的教育制度保障,但是通过学分银行的建设可以加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3.3 缺少国家层面的相关配套政策

在区域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之间的现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学分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市民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大量的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由学分银行建设相关部门,教育机构和相关利益者共同参与学分银行制度的整体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部门利益冲突和摩擦。所以,为了保障区域性学分银行建设的顺利进行,寻求立法举措是最好的选择,并且希望国家层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具体的细化的规定,给予我们国家相关政策支持,通过各部门共同设计、协作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重组,使学分银行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4 构建省内学分银行体系的建议与措施

4.1 建立学分银行的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

学习国内外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组织架构是学分银行实施的重要保障。學分银行系统是由总部、分部及合作机构三部分组成,各部门各有不同的职能。学分银行总部负责学分银行系统的构建、运行等管理工作。学分银行系统的整体规划、质量监督、学分认定复审几方面;学分银行分部负责学习者的学分银行开户、学分认定初审以及学分银行的咨询宣传工作。学分银行合作机构由普通高校、社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等组成。功能上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获取学分的社会认可度、促进教育与职业的无缝对接。

4.2 建设学分银行标准体系

学分银行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学分银行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学分银行标准体系要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课时数、学习质量和学习难度系数等的不同,建立相应的标准学分,只有建立了标准体系,为不同类型课程设置兑换系数,学习者才能将不同课程学习所取得的学分兑换成标准学分,当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习者可以通过学分认证换取相应的教育证书。从而真正实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互通,搭建终身教育“立交桥”。

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学分银行是面向全社会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管理与服务机构。构建区域性学分银行,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区域性学分银行,可以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和融合;构建区域性学分银行,可以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实现[2]。

参考文献:

[1]朱苏静.构建省内区域学分银行制度的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5):141-142.

[2]尤佳春.省域学分银行的构建实践与策略探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4):10-14.

[3]刘晴,俞力元.国内外“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及对无锡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5-8.

[4]王延华,卢玉梅.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中标准体系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4(3):32-36.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双证制嵌入学分银行社会服务体系策略研究*
《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QQ群(110278383)“共享好文”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
我国终身教育制度建设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