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市柯桥区新型城市化路径探究

2018-09-19李秋珍

中国经贸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柯桥城市化发展

摘要:城市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课题,也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根本问题。文章在引入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后,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进行判断,进而针对其现阶段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柯桥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诺瑟姆曲线路径浙江柯桥

城市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及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我国开始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关于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城市化進程快速推进,城市化率持续攀升,但与此同时,产业布局失调、发展方式粗放、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管理滞后、公共服务不均等城市发展问题凸显,面临着向新型城市化道路转型迈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使命。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1975年,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在综合分析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轨迹后,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化发展诺瑟姆曲线(也称S型曲线)。根据诺瑟姆曲线,城市化进程像似一条被拉长的S型曲线(如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化率在25%以下,农业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人口分散分布。(2)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化率在25%-70%之间,工业、服务业增速超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并且占比越来越高,人口向城市快速聚集,经济社会活动高度集中。(3)城市化成熟阶段,城市化率在70%以上,受交通、居住、环境等影响,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部分城市(城市化率超过80%)甚至出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等现象。长期以来,诺瑟姆曲线一直是学者用来解释城市化进程阶段性规律和预测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工具。图城市化S型曲线及其阶段划分(二)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城市化概念也随之出现。但迄今为止,关于什么是新型城市化,怎么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共识。一般认为,新型城市化是指伴随新型工业化的产生而产生的,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突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城市化摆在核心位置,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致力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突出城乡统筹。坚持“四化”融合联动,科学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致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三是突出集约高效。注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合理控制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节约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创新驱动,致力构建经济高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模式。四是突出和谐共享。高度重视发展惠民,强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的对接融合和均质共享,致力打造和谐包容、共建共享的新型城市。

(三)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主要区别

可以说,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城市化的系统性扬弃,更加强调从以量的扩张为主、粗放式发展的城市化初级阶段向以质的提升为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中高级阶段的转型跨越。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核心内容上,新型城市化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而传统城市化以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扩张为核心,强调规模数量。二是在动力机制上,新型城市化以“四化”融合为动力,以市场为主导、自下而上为主;传统城市化仅以工业化为动力,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为主。三是在发展方式上,新型城市化强调低碳环保、集约高效,通过产城融合互促共进推动城市化发展;传统城市化以土地扩张为导向粗放式推动,产城融合度较低,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有限。四是投融资体制上,新型城市化以市场主体为主,实行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传统城市化以政府投资为主,主要依靠政府土地财政。五是在空间结构上,新型城市化强调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差异定位、协调发展,形成城市群圈带;传统城市化以“摊大饼”式平面扩展,城镇呈散点状分布,同质化明显、融合度不够。

二、绍兴市柯桥城市化现状分析

(一)柯桥城市化所处的阶段

柯桥区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2017年城市化率已达到712%,较2000年县政府迁址建城时的29%提高422个百分点。根据诺瑟姆城市化三阶段理论,柯桥区正处于成熟阶段,工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发展和吸纳就业的主导产业,经济社会活动集中度逐年提升,在城市居住生活的人口比重持续增加。但同时,一些城市化成熟阶段出现的问题已经崭露苗头,如产业粗放、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等,以人口向城市迁移集聚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柯桥区城市发展实际,城市化率继续像前些年那样以年均2-3个百分点速度增长的时期将不复存在,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转向以提高城市化质量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迈进。

(二)柯桥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

一是经济总量稳健增长。2017年柯桥区生产总值135122亿元,增长71%;财政总收入181亿元,增长95%;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195亿元,增长10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2亿元,增长116%;实现自营出口6845亿元,增长93%;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区第十三位,比去年提升两位,连续第九次荣列“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区”。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战略的全面实施,2017年柯桥区工业增加值增长7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0%,分别提高71和1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6%:508%:465%。深化推进轻纺城“三次创业”,启动实施印染集聚升级、科技城建设、“5+3+4”产业培育等工程。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列入全省试点,建设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三是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主城区建成面积扩大到68平方公里,万达、银泰、天虹等知名商住企业相继入驻,浙工大之江学院等两所高校先后落户,萧甬铁路高架建成通车,南北城区全线贯通,杭绍线城际铁路全线开工,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数字城管”、“三长”制、“清水工程”等显现成效,城市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钱清等六个省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四是公共服务显著提升。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着力巩固和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城镇登记失业率连读多年控制在较低水平,基本构建起较高层次的均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连续多年位居浙江省城乡统筹水平综合评价前列,连续第十二年成功创建平安区,捧回全省首批“平安金鼎”。

(三)柯桥区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柯桥经济以传统纺织业为主导,纺织业占工业比重接近60%,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服务业特别是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现代金融、高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轻纺市场以外商贸人气商气依然不足,传统工业化驱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未来集约式城市发展趋势。

二是人的城市化进程滞后。推进人的城市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和根本。受户籍制度影响,当前城市化及统计制度侧重于居住地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而忽视向流动转移人口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帮助转移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生产生活的制度设计,致使城市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三是城市管理水平欠优。伴随着人口集聚,“城市病”问题愈加突出。交通拥堵凸显,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压力增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产业支持力以及对高端资源要素的吸引力相对不足,这些都给当前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不小考验。

四是城乡发展仍不协调。柯桥主城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初步展现出现代城市的气派,但主城区以外的其他城镇镇区、城郊结合部等仍然相对落后,城乡硬件差距明显,特别是南部山区。同时,在软件服务方面,大量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仍集聚在主城区,对其他镇特别是山区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仍然比较弱,区域发展依然不够协调均衡。

三、柯桥区新型城市化的推进路径

城市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加快推进柯桥区新型城市化进程,必须紧扣人的城市化这个核心,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推进,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市发展道路。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一是明确城市发展定位。顺应绍兴中心城市战略导向和柯桥区城市特色,突出“以商隆城、以水活城、以智兴城”,着力打造“现代纺城、智慧商城、优雅水城”。二是提升城市开发策略。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和产业特色优势,以“中兴”推进柯桥主城区和钱杨新城抱团融合发展,打造绍兴大城市商贸中心;以“南承”承接越城区交通、居住等功能转移,打造绍兴南部文化休闲中心;以“北接”参与长三角和环杭州湾产业分工合作,打造绍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示范区。三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整合空间资源和区块功能,全区域致力形成“一核两极一带“一核两极一带”:“一核”即柯桥城市发展核,“两极”即北部产业带动极、南部文闲服务极,“一带”即西南生态休闲带。”的总体布局结构,中心城区致力形成“一心三片两轴三网 “一心三片两轴三网”:“一心”即柯桥城市核心区,“三片”即柯南片、柯北片、柯西片,“两轴”即南北向金柯桥大道商贸流通轴、东西向群贤路城市综合服务轴。”,打造生活、生产、生态融合的现代化城区。

(二)培育现代都市型经济

一是构建多元主导产业。狠抓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加快传统工业的信息化、低碳化改造,重点扶持高端装备制造、高分子高新材料、新型建筑工业化、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逐步降低工业经济对纺织业的过度依赖。二是强化创新集约发展。依托科技城建设招商,抓好纺织创意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检验检测、共性技术、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建设,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企业管理和模式创新,打造区域性专业性创新和科技中心;继续狠抓“四换三名”工程,强化节能减排和落后产能淘汰,引导企业智慧绿色创新发展。三是培育壮大服务经济。深化轻纺城提档升级,培育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相支撑的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注重繁荣城市商贸人气商气。

(三)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是积极融入长三角。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加快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健全全面合作机制,借鉴吸收行政审批、要素配置、金融改革、陆路口岸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促进园区、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招商推介和对接合作,抓好柯桥到杭州轨道交通建设。二是加快对接越城区。注重城市功能融合,强化与越城区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对接共享,优先抓好高效畅通交通网络建设,促进两地一体化联动发展;注重区域环境融合,以水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为脉络,联动推进城市规划设计和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共同打响绍兴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大力培育小城市。狠抓省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充分发挥好小城市在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集聚辐射作用,努力形成中心城区、小城市、新农村协调发展格局。

(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自主自愿、分类分步、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毕业生、外地来柯就业人员,努力使其享有城市基本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完善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健全与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鼓励外地高端人才落户柯桥,进一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社会参与等机制。二是加强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汽车、轨道交通、自行车等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站点和线路设置,构建公交優先通行网络。优化社区生活设施布局,打造高效便捷的生活服务圈。做好市政道路、管网、防涝等设施建设。三是巩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设,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打造包容宜居型城市

一是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顺应城市转型新趋势,加快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注重发挥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切实强化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治治理,及时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平安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全面融入到城市化发展全过程,积极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强化节能减排硬约束,推广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合治”,抓好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建设森林城市。三是彰显城市品质内涵。注重保护和发掘城市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融合,高品位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和古镇、老街等资源保护开发,打造兼具现代气息、水乡特色和人文内涵的智慧新城。

(六)完善城市化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城市建设体制机制。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建立健全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小城市培育改革试点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二是完善要素保障体制机制。深化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以亩产效益为重点的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健全区镇两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机制,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探索尝试投融资工具和模式创新。三是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严格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强化生态保护的监督审查和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何昊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2]张继久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再认识[J].社会科学动态,2018(2)

[3]柯桥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柯桥调查队2017年绍兴市柯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kqgovcn/xtjj/tjsj/tjgb/tjgb/201805/t20180511_486608shtml,2018—05—11

[4]雷琳我国新型城市化的非可持续矛盾、多重动力选择与调控路径[J].改革与战略,2016(12)

[5]季筱舒温州新型城市化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4

[6]王晓玲新型城市化:研究述评、内涵及路径[D].学习及实践,2014(7)

[7]姜亦炜东部发达省份中心城区新型城市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湖州市南浔区的调查(2003—2013)[J].现代城市,2018(1)

[8]韩敏敏促进新型城市化建设——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当代经济,2017(2)

[9]李华香,陈志光美日德三國城市化模式比较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7(23)

(李秋珍,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猜你喜欢

柯桥城市化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幼儿绘画展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幼儿美术作品展示
郁嘉绮??《松》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