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践行绿色发展观的路径探析
2018-09-19姚蓉黄昊
姚蓉 黄昊
【摘 要】 在水源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双重重任下,该文分析了陕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认为绿色发展是推进水源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水源保护与富民增收双重目标的根本路径,并以此提出建议:树立绿色发展的全局观; 健全水源地绿色发展机制 ;培育水源地绿色产业体系;推进水源地绿色科技创新转化。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绿色发展;路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我国京、津、冀、豫四省市生产、生活、生态建设用水紧张的跨区域调水工程,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的汉、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保是水源地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该区位又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脱贫任务艰巨。在水源保护和扶贫开发的双重重任下,绿色发展是该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发展路径。
一、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现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主要包括陕西安康、商洛、汉中等地市31个县(市、区),以及湖北十堰市和河南南阳市等的13个县(市、区),其中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汉丹江流域面积占中线水源区面积的66%,提供了丹江口水库70%的水量。无论从汉、丹江的源头看,还是流域面积、流域供水量看,陕南三市是当之无愧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湖北十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蓄水地,河南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流经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绝大部分县区位处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生态环保是水源地发展的重大任务。该区又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中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90%以上的县区为国家贫困县,区内自然生态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滞后,深度贫困突出,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如陕南三市28个县(区)全部属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其中23个县为限制开发区,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是该区发展面临的第一要务。陕南三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3%以上,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地方财政弱,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滞后。2015年三市占陕西省面积的30%,人口的25%,但经济总量和地方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2.7%和7.1%,落后于陕北、关中地区,陕西省60%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陕南三市,脱贫攻坚形势严峻。
二、绿色发展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绿色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发展方式,统一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绿色发展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水源保护和扶贫开发双重重任下,唯有绿色发展才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共赢。
1、绿色发展是破解水源地资源环境约束的可行路径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位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生态脆弱,环保压力大。为了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2006年以来,水源地各市县多举措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等,纷纷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对招商引资项目设置环保门槛。以陕南三市为例,为了确保陕西出境水质达到II标准要求,陕南三市通过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关停并转了重污染企业,由此造成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大量招商引资项目因环保门槛被拒,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确保水质达标,实现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生共进是长期困扰陕西省、市地方政府的难题。陕南三市在区域发展实践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釆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无害或低害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避免和减少对汉、丹江水源的污染,既保护了环境,又加快当地资源转化、开发的力度,构建了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2、绿色发展助推水源地进入发展快车道
加快发展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现实需求和当地百姓的期盼,在现有的资源环境约束和国家战略下,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将水源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水源地特色产业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陕南三市围绕生物、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陕南三市GDP年均增速达到1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2015年,陕南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1064.83亿元、772.46亿元、621.83亿元,相比于2014年,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分别增长9.6%、12.3%、11.2%,均高于全国6.9%、全省8%的增速。
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发展短板
为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调水水质,水源地各省市纷纷通过污染企业关停整改、流域综合治理、移民搬迁、垃圾污水处理场建设、循环发展等举措,全方位治理污染,结合区域资源特色,培育绿色产业体系,助推了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步入共生共赢的轨道。但由于思想观念、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发展短板凸显。
1、绿色发展机制不健全
绿色发展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长期发展的基本路径,但绿色发展还没有成为社会共识,对绿色发展的解读不全面,綠色发展的相关制度安排和发展规划欠缺,难以保障持续推进区域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不高。如在陕南的一些产业园区,虽然按照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集聚了产业,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缺乏相应设计及制度安排,绿色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未能有效链接,尚未形成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绿色发展多体现为简单的资源综合利用,远未达到真正的资源化、高附加价值化、规模化的利用。
2、绿色发展要素短缺
绿色发展有赖于绿色技术体系的支撑,是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及相关人才投入的发展方式。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地处我国秦巴山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工业经济整体落后,高层次人才有限,区域开放程度低。在陕南三市中,除去汉中市汉台区,其余27个县区都属于国家级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陕南板块在陕西总体经济中长期居于末位,三市总体经济规模小。2015年陕南三市发展增速都高于全省、全国水平,但由于经济总量规模不大,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地方财力弱的局面并未改变,陕南三市地方财政收入仅占陕西省的6.6%,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及全省平均水平,人均GDP低于全省人均水平近2万元,致使陕南三市绿色发展的自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有限,陕南绿色发展总体投入资金总体规模小,示范引导作用不够明显,难以满足水源地绿色发展的需要。此外,陕南三市尚未建立完善的绿色技术研发体系,绿色技术、绿色工艺的供给能力落后于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绿色发展高端人才和绿色发展资金的短缺仍然是区域发展的短板。
3、绿色产业体系层次偏低
绿色发展促进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陕南三市为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0.5:39.5:40调整到2015年的12.4:55.2:32.4,[1]二产占比提升14.7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42.3%,较2010年提升16个百分点,但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偏高,第二产业中资源型加工业为主体,现代新兴产业份额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刚起步。综观陕南三市,相当于工业化中期水平,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多属资源型、价值链中低端产业,产业绿色发展的配套能力有限,制约了陕南三市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与提升。[1]
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发展对策
1、树立绿色发展的全局观
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蕴涵着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等,[2]必须综观全局、系统推进。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发展实为跨越省域的国家发展战略,不仅惠及当地百姓,也是增进水源地三省、华北平原等省区城乡居民和企业单位福祉的行动,中央政府应将水源地绿色发展问题上升到国家高度,制定跨区域水源地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统筹水源地与受水区之间的生态协同发展问题。水源地政府、企业和居民必须把保护环境、提供达标水源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一要务,水源地地方政府要加强绿色发展的组织领导,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推行绿色社会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内化于心,付诸于生产生活。受水区地方政府及居民也应把水源地绿色发展作为本区域发展须考虑的问题,关注并扶持水源地的绿色发展,共享发展资源,跨区域协同解决水源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问题。
2、健全水源地绿色发展机制
绿色发展需要相关制度安排,建立系统完整的水源地绿色发展制度体系是推进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应重点完善绿色发展规划、绿色经济管理机制等,强化绿色投入、突出绿色政绩考核。[3]在制度体系构建时,首先要明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受水区各方的责权利关系;其次,要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应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利益为纽带,调整水资源供需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建立健全各级政府、部门协调督导的工作机制,建立跨区域水源地生态环保建设考核体系,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引入排污权交易等市场融资方式,拓宽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绿色发展基金,对水源地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需求给以支持,重点支持水源地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在确保供水水质的前提下,推进水源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激发水源地不同主体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3、培育水源地绿色产业体系
绿色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循环发展与低碳发展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手段,绿色经济为实施形式,[4]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是实现水源地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业发展的环保门槛,要破解水源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两难抉择难题,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是唯一路径。水源地绿色经济体系是由传统产业升级版和新兴产业共同构建。水源地在生态建设中,应建立面向海内外的科技创新平台,引入、应用新技术,利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推进水源地绿色发展。同时,结合水源地各县区资源优势、绿色发展技术需求,充分利用当地优良资源,依据国内外产业发展大势,加快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产业,打造绿色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中药产业等。陕西、河南、湖北水源地要以水缘为纽带,协同共建共享水源地品牌
4、推进水源地绿色科技创新转化
绿色科技是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也是推进水源地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生产中利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可以大幅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传统产业重现生机,增强新兴产业竞争力。水源地要围绕山水农林、矿藏资源的开发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5]着眼市场需求,面向海內外,建立开放式、共享式“互联网+绿色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平台,吸纳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新技术的研发及推广,破除绿色发展要素瓶颈。为了发挥绿色科技对水源地绿色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作用,水源地应切实重视创新科技发展机制,建立开放、竞争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不同经济主体参与绿色科技的研发、转化,推动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5] 姚蓉.陕南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策探讨[J].新西部,2017.3.
[2] 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12.5.
[3] 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
[4] 王新玉.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2014.9.
【作者简介】
姚 蓉(1968-)女,四川成都人,博士,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发展研究所教授,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黄 昊(2001-)男,山东冠县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AP2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