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守为攻 做好医改传播主攻手
2018-09-19连漪
要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不仅需要各地医改掌门人在实践最前沿落实好中央顶层设计,探索好地方医改亮点。也需要专家把脉问诊,形成系统化的医改理论,总结出可借鉴、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而这些好的经验,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
在中国医改传播高峰论坛上,来自医改实践者、理论探索者、经验传播者三方代表就做好医改宣传、讲好医改故事畅谈了体会、分享了经验。
执行重要推动更重要
王建国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主任、医改办主任王建国:
宣传工作对医改的落实和推进非常重要。医药卫生体制之所以要进行改革,就是因为面临着巨大的难题,而这项革命性的工作,也必然受到高度关注。
对于医改,执行是一方面,推动则更为重要。做好医改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地方的勇气干劲,媒体的宣传引导,同时也需要经验的推广共识。应该说,通过宣传能够使政府的政策、公信力得到更好的传播,通过宣传能够使医改工作为广大老百姓所熟知,通过宣传也能够使医改成效得到更好推广。
讲好医改故事要用最朴实的语言
张若石
河南省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张若石:
讲好医改故事,要用自己的话,用最朴实的语言,用最丰富的案例来提振凝聚医改的信心。看一个地方是不是重视医改,不用看哪位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也不用看出台了什么文件,最简单的衡量标准是这个地方的医改负责人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讲好医改故事。
对百姓来说,医改的获得感与宣传角度紧密相连。下一步,医改宣传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医改办在宣传医改的时候如何找好定位?医改宣传在医改中的地位如何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找好自己的站位?
王虎峰
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
对于医改政策的研究,一定要有想法、有说法、有做法,并持之以恒。政策理论不仅要讲得清、理得顺,更要具有可操作性。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协助才能对实施效果做好评估。对于医改政策宣传,应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宣传就是凝聚力,宣传就是推动力,宣传就是战斗力。医改宣传接下来应该做好两个连接点:连接政策研究和媒体传播,通过媒体等平台把政策研究传播出去,让老百姓了解政策利好之处;连接国际,传播大国形象。
不仅做见证者更要做推动者
白剑峰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白剑峰:
任何一项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媒体的支持,离不开舆论的支持,医改也不例外。新一轮医改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凝聚着新闻媒体人的巨大努力。
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媒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做好医改报道?首先,要有情怀。记者不仅要做历史的见证者,更要做历史的推动者,要带着使命和情怀去做医改报道。医改没有完成时,记者也要不忘初心,永远保持一份激情,为医改贡献媒体力量。
同时,看主流。关于医改,舆论场非常复杂,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作为媒体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观察,记者不能迎合某些观点哗众取宠,一定要看全局、看主流。
还要接地气。医改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老百姓的认可度和获得感是评价医改成功与否的金标准。记者一定要深入基层,走进百姓,反映他们的心声,捕捉鲜活的改革案例,讲好医改故事,让人民看到希望,让百姓更有信心。
寻找医改同心圆
陈 芳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科技室主任陈芳:
医改工作牵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每次的出招动刀都会掀起无数波澜。对于这些医改“招式”,需要做很多的解读工作,寻找同心圆,让医改走得更稳、更好、更快。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医改力度之大,成就之显著获得了国内外一片赞誉,作为新闻工作者,对这些成绩要给予理解和认同而,从中寻找同心圆,把大家的利益更大化、寻求利益平衡点。
医药卫生行业工作者不仅要做好健康“守门人”,更重要的是做好传播主攻手,不断把健康新理念、新政策,形象、通俗、贴切地表达,把老百姓的问号解读出来,让好的政策深入人心。
讲好地方故事发出行业声音
韩 璐
《健康报》社首席记者韩璐:
《健康报》始终在医改报道中把挖掘地方经验、推荐地方医改样本作为重头戏来做。这些报道做好了,不仅能够放大改革经验,推动改革进程,甚至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会上升为制度,这也是作为行业权威媒体的责任所在。
医改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医改宣传也紧随其后。行业主流媒体应发出主流声音,传播主流意见,解读好权威医改政策,讲好地方故事,表达好行业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