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格城市在人口密度增长下的改变

2018-09-18冼佩宁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巴塞罗那香港

摘 要:香港和巴塞罗那都是世界知名的高密度城市,而他们城市的中心——香港的九龙-维多利亚城以及巴塞罗那的埃伊桑普雷区都是在19世纪规划形成的网格型都市。本文通过对比两个城市在一百多年间的发展,可以看到城市密度对于两个城市的改变,并得出网格城市适应密度增长的两种方式。

关键词:网格城市;对比研究;香港;巴塞罗那

香港和巴塞罗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密度城市,而它们的城市中心——香港的九龙-维多利亚城以及巴塞罗那的埃伊桑普雷区都是在19世纪规划形成的网格型都市。本文通过分析对比香港和巴塞罗那的网格布局及其演进过程,探索不同地理条件及规划思想指导下,基于街区层面,网格城市适应人口密度增长的城市形态变化。

1.网格城市原型

香港的九龙-维多利亚城和巴塞罗那的埃伊桑普雷区都是在19世纪规划形成的网格型城市。在这以前,西方国家已在全球多个地区证明了,网格型都市是最合适的城市规划模式。

第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增加。网格城市可以适应不同地形,城市可被快速建成,且城市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第二,汽车的出现提高了人们在城市中移动的速度,允许城市面积变大,它又直接导致道路宽度进一步增加。第三,网格城市满足城市通风采光的要求。城市人口增加后公共卫生和健康一度成为阻碍旧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网格型的街道有利于形成城市通风廊道,适中的街区大小又控制了建筑密度,保证了基本的通风采光的要求。

1.1香港九龙-维多利亚城

香港陆地总面积为1104.04km2,全区属低山丘陵岛屿地形,山地及丘陵占80%,平原及台地仅占20%,香港土地开发强度也只有25%。

1842年,香港岛成为了英国殖民地。香港岛是以一座山为中心的岛屿,只有山脚处靠近海边有小部分的平坦区域。城市从北边的海岸开始沿伸,称为维多利亚城。

香港九龙区则位于山与海之间的狭小区域上。在1841年,英国取得香港岛的统治权。香港岛是以一座山为中心的岛屿,只有山脚处靠近海边有小部分的平坦区域。维多利亚城位于香港岛的北侧,范围包括太平山北端面向维多利亚港约6.4km的地带,东至东角,西至西营盘。城市的基本结构为:皇后大道沿着海岸线向内平移成为东西向的主要干道,南北向街道与海岸线垂直,形成网格街区。网格街区很好地适应了丘陵地形,街区从海边到山脚成阶梯状上升。

1.2巴塞罗那埃伊桑普雷区

巴塞罗那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海岸,南面地中海,处于约为5公里长的平原上,直到提彼达博山脚处。它覆盖着约170 km2的面积。在1854年前,巴塞罗那仅局限于旧城内,约1.25 km长,城市仅在城墙内发展。由于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急需向外发展,政府向社会招集新城的规划方案,最终采用了塞尔达的方案。

2.因人口增加导致城市形态发生改变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香港和巴塞罗那已成为了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二。香港人口密度为6480人/ km2,巴塞罗那人口密度为15900人/ km2,但考虑到香港整体开发强度只有约25%,城市的人口密度可达25000人/ km2以上。

2.1九龙-维多利亚城的网格街区变化

香港的网格城市经历了4个时期的变化。

在19世纪,只有少量的法规指导城市建设。在这个时期,骑楼是香港基本的建筑形式,骑楼基本为2-3层楼高。在骑楼的首层,建筑被要求后退至少1.5米,形成连续的有顶盖的人行道,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香港的天气。

直到1903年,《公共建筑与建筑条例》生效。建筑高度可从7.6米-23.2米,但建筑高度受限于街道宽度,即建筑高度不可大于街道宽度。建筑最大进深为12.2米,若有窗户能保证采光和通风,建筑进深可增大。场地内至少有相当于一半屋顶面积的空间为开放空间,作为后巷、小院或采光井。

为舒缓1956年放宽《建筑物条例》后的过度发展,《建筑(城市规划)修正条例》在1962年生效。它降低地积比率和楼面面积,将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以及建筑密度关联。根据此条例,建筑建得矮而大或是高而细。裙房-塔楼的建筑形式开始产生。直到今天,它影响着香港的街景和天际线。

随着密度增加,街道变得越来越拥挤。街道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给车行道及人行道。因此产生了二层步道系统。它建于车行道上,在裙房处连结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建筑。它让人们免于受复杂的地面交通影响,舒适高效地行走于地面之上。

2.2巴塞罗那的埃伊桑普雷区街区变化

1860-1890年间,塞尔达大部分关于网格城市的想法得到了实现,如街道宽度的一半作为人行道,建筑转角处作切角处理,这些特点直到今天也保留着。

从1891年开始,建筑容积率开始快速增加。新的法规允许建筑密度可以增加到73.6%,建筑深度可达到28m,庭院可建不高到4.4m的建筑。因为建筑规范破坏了新城的天际线,促使现有建筑的高度也增加到了新的高度。新建筑开始建得高低不同而现在建筑则在顶上加建,天际线变得无序。

1933年,建筑法规进行了修订。建筑高度可达到24.4 m(首层商铺加上7层的住宅再加上顶层阁楼)。中庭可建不高于5.5 m的建筑,但可以有一栋塔式的建筑。在城市多处出现了高层建筑,配套设施用地及公园用地也渐渐发展为其他用途。

大都会法规在1976年实施,稍微降低了建筑密度,以及将建筑限高重新定为20.75米而庭院内的建筑限高为4.5米。但此时已很难改变在1891-1975年间所建的大量建筑。

在被密度控制了一个世纪后,巴塞罗那新城重新回归塞尔达的原始规划。1986年政府通过了一部法规,鼓励恢复中间庭院。在2000年,一个名为 “前新区”基金会成立了。它的目标是尽可能恢复塞尔达的原始设计。他们在每9个街区选择1个,共50个街区,将封闭的内庭院恢复成一个公众可达的公共绿色空间,使得所有居民可以在离家200米的范围内拥有一片公共绿地。直到今天,多个街区内庭院已被恢复为开放的公园空间。

3.从街区尺度对比两种密度发展形态

香港的九龙-维多利亚城和巴塞罗那的埃伊桑普雷区代表着两种典型的网格城市模式。

香港的用地紧张,受山和海的限制,城市不能水平向无限延伸。因此,九龙-维多利亚城的网格属于紧凑型的网格,在街区内只留有中间的小巷满足基本的通风采光要求。

巴塞罗那位于平原上,城市有较大空间水平向发展。网格城市的允许城市可连续地向外延伸,继埃伊桑普雷区后,巴塞罗那又向外延伸至更远处的山脉下和海边。因此,虽然巴塞罗那的人口在一百多年间以倍数增长,埃伊桑普雷区仍能保持相对统一的天际线、舒适的街道高宽比、以及宜人的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Joan Busquets,鲁安东,薛云婧.城市歷史作为设计当代城市的线索——巴塞罗那案例与塞尔达的网格规划[J].建筑学报,2012(11):2-16.

[2]邹涵.香港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研究(1841-1997)[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澳)Barrie Shelton,Justyna Karakiewicz,Thomas Kvan.香港造城记:从垂直之城到立体之城[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05.

作者简介

冼佩宁(1987—),女,广东东莞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建筑设计。

(作者单位:罗麦庄马(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巴塞罗那香港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香港ifc商场
香港
“地图”
纸盒垃圾箱
从北京到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来自地中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