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7例临床观察
2018-09-18宋韶娜
宋韶娜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通络固肾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凝血纤溶指标、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24 h尿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TCH、LDL-C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HDL-C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PT、APTT、T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Fib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PLT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高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高凝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自拟活血通络固肾方;血脂状态;高凝状态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9-0074-03
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质代谢紊乱和高凝状态,而且机体的微循环状况也受到影响,致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发生微血栓[1-2],加重病情。故临床研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诊断标准[3]:① 24 h尿蛋白>3.5 g/L;②血浆白蛋白<30g/L;③明显水肿;④高脂血症;患者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或①②③④则可判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29.15±6.8)岁;病程4~33个月,平均病程为(12.02±3.37)个月。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年龄为(28.34±7.45)岁;病程4~35个月,平均病程为(12.11±3.4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24 h尿蛋白>3.5 g;血浆白蛋白<30 gg/L;患者有明显水肿情况;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者适当休息,合理控制饮食和血压,采取泼尼松(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62020285,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 mg)标准治疗(10 mg/次,1次/d,晨起服用)。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国药准字H20060190;生产单位: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0ml:5000AXa),5000AXa皮下注射,12h/次;辛伐他汀(国药准字H19980026;生产单位: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5 mg),20 mg/次,1次/d,晚上睡觉前服用。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通络固肾方治疗,药用:黄芪20 g,白术10 g,巴戟天10 g,茯苓10 g,僵蚕10 g,丹参15 g,党参20 g,淫羊藿10 g,金樱子10 g,地龙10 g,乌梢蛇10 g,红花10 g。1剂/d,水煎至400 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血脂水平、凝血纤溶指标、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24 h尿量变化情况。血脂水平主要观察TG(三酰甘油)、TCH(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凝血纤溶指标主要观察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计数)。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8.0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TG、TCH、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HDL-C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纤溶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PT、APTT、T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Fib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PLT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24 h尿量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尿量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脂肪酶的辅因子从尿中丢失,使得脂肪降解减少,从而造成机体出现高脂血症[6-7]。高脂血症会逐步转换为肾小球硬化,还会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肾病综合征患者多存在高凝状态,主要是血浆凝血因子增多、纤维蛋白增加,以及血小板黏附、聚聚和释放亢进,使得抗凝血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原下降[8-10]。当肾病综合征出现水肿时,也会因一系列的变化造成机体的高凝状态。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的复杂疾病之一,西医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而激素治疗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容易发生免疫功能低下、病情反复等情况。中医研究认为,肾病综合征属于“水肿”范畴,《诸病源候论·水肿病》中记载:“水病者,由肾脾俱虚故也,肾虚不能宣通水气,脾虚又不能制水,故水气盈溢”[11-13]。可见肾虚是水肿的发病病机。
低分子肝素可用于临床深静脉血栓、肺动脉血栓的预防,还可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临床还用于血液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的治疗;低分子量肝素钙具有明显的抗Ⅹa因子活性,现代药效学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钙对体内、外血栓、动脉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较小[14]。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正常及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其作用机制是降低VLDL胆固醇的浓度,诱导LDL受体,导致LDL胆固醇的减少并增加LDL-C的分解代谢。辛伐他汀可以使得胆固醇从LDL中丢失,同时还可以降低循环中的LDL微粒的浓度;另外,辛伐他汀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的浓度和降低血浆甘油三酯(TG)[15]。
中医认为,激素属于纯阳之品,长期使用,会耗伤肾精,久病致瘀。本研究药方中黄芪,既可补气,又能行气活血,党参可以防止补而伤津,淫羊藿、巴戟天、金樱子能够补肾益气,茯苓用于消肿,其他药物化瘀通络,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TG、TCH、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HDL-C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改善,对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有一定的效果。自拟活血通络固肾方,能够较好的达到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及抗凝等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组干预后PT、APTT、TT、Fib、血浆白蛋白、肌酐清除率、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量等均得到改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高凝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国秀,马鸿斌,魏锦慧.温阳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10):1526-1530.
[2]张汉明.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7,14(9):55-57.
[3] 王芳, 王海燕. 慢性肾脏病定义、诊断及分期的新探讨[J]. 中华内科杂志, 2010, 49(9): 729-730.
[4] 王海燕. 肾脏病学[M]. 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815.
[5] 王晓光, 姚源漳.肾脏病诊断与治疗[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2006: 17.
[6]魏连波.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形成机制与中医治疗[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7,6(4):169-172.
[7]肖幸,汤水福.中医温阳法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系统评价[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6):139-142.
[8]张文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中医病机及治法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5):8784.
[9]蔡素清.中医辨证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辅助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9-10.
[10]蒋玉红,卢岚,马嘉黛, 等.禾肾丸联合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IL-8和IL-13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100-1102.
[11]黃刚,叶一萍.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2):488-491.
[12]石新芳.参芪颗粒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降低激素毒副作用的机制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7,23(2):96-98.
[13]王站旗.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述评[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790-2792.
[14] 刘章, 姬胜利, 王凤山.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4, 21(6): 573-578.
[15] 黄映. 辛伐他汀药理作用及临床新应用[J]. 当代医学, 2016, 22(2): 131-132.
(收稿日期:2018-03-12 编辑: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