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临床观察
2018-09-18黄海丽
黄海丽
【摘 要】 目的:观察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芍药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脓血便、腹痛、腹泻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D-La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补脾益肠丸;芍药汤加减
【中图分类号】R5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9-0100-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弥漫性肠黏膜炎症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便等症状,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者通过结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黏膜溃疡、充血、息肉,甚至肠穿孔、结肠狭窄等病症,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西医针对UC患者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剂、氨基水杨酸制剂等药物治疗,但多数患者治疗后疗效欠佳,且不良反应明显。中医治疗UC具有较大优势,补脾益肠丸是由多种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熱解毒、涩肠止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效;芍药汤则具有调和气血、清热祛湿之功效。本次以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中女14例,男20例;年龄25~55岁,平均(37.62±5.77)岁;病情程度:中度9例,轻度25例。观察组中女13例,男21例;年龄26~57岁,平均(38.49±4.75)岁;病情程度:中度11例,轻度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0·苏州)》中关于UC的诊断标准[2]:伴有腹泻、腹痛症状,久病者发生慢性营养不良;经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少量脓细胞、可见红细胞及白细胞,大便培养后可明确病菌;经结肠镜和X线钡剂检查显示无其他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中关于UC的诊断标准[3],大肠湿热证:舌黄腻,舌质红;便下粘液脓血,腹泻,腹痛等;脾虚湿蕴证:舌白腻,边有齿痕,舌质淡红;大便溏薄,黏液为白冻或白多赤少等。排除标准:接受过胃肠道手术者;既往存在细菌性痢疾、肠易激综合征、克罗恩病、肠肿瘤等肠道疾病者;近2个月接受过治疗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补脾益肠丸(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2627)口服,6 g/次,3次/d。治疗2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芍药汤加减治疗。补脾益肠丸用法同对照组。芍药汤组方如下:大黄6 g,当归15 g,槟榔6 g,白芍30 g,肉桂6 g,黄连15 g,黄芩6 g,炙甘草6 g。痢疾便血或赤白痢疾,加地榆9 g,牡丹皮9 g;热毒较重,加白头翁9 g、金银花9 g。取以上中药一剂水煎,每次取汁300 mL/剂,2次/d,1剂/d,早晚温服。治疗2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腹泻、脓血便、腹痛3项,每项按照4级计分法,无:计0分;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Lac、PCT水平变化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抽取5 mL空腹静脉血,低温离心处理(10 min),取上清液,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学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PCT、D-Lac水平。
1.5 疗效判定 参考《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标准:临床缓解: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体征、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临床体征、症状无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TX-*3]±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缓解13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临床缓解7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脓血便、腹痛、腹泻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脓血便、腹痛、腹泻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D-Lac、PCT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D-Lac、PCT水平较对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清D-La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泄泻”、“肠风”、“痢疾”等范畴,多因七情不合、心神过劳、禀赋不足、饮食不节而致,基本病机在于气血失调,脾虚、湿热邪毒蕴结肠道,治疗原则以祛湿行气,清热解毒为主,以止泻涩肠,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辅[5]。
补脾益肠丸含当归、党参、白术、黄芪、延胡索、防风、补骨脂等中药成分,其中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黄芪具有利水消肿,补气升阳之效;延胡索可活血止痛,行气;党参可益气生津,养血;防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涩肠止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效[6]。王立荣等[7]研究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UC,疗效显著。但因其藥效温和,起效较缓,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联合芍药汤加减治疗。芍药汤包含大黄、当归、槟榔、白芍、肉桂、黄连、黄芩、炙甘草等中药成分,其中黄连、大黄、黄芩可解毒、燥湿清热;槟榔可行气导滞;白芍具有和营养血之效,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作用,肉桂则和营止血,防呕逆拒药[8];炙甘草可调和上述诸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加减,以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如纯下血痢或痢下赤多白少,加地榆、牡丹皮;热毒较重,加白头翁、金银花,诸药合用共奏调和气血,清热祛湿之效[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脓血便、腹痛、腹泻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UC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此外,血清D-Lac、PCT是评估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常见血清学指标,若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则可增大肠黏膜间隙,使其通透性增加,引起大量血清PCT、D-Lac参与血循环,从而使其血清水平逐渐上升[10]。观察组治疗后血清D-Lac、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UC可促进肠黏膜功能修复。现代药理证实,黄芪所含黄芪多糖、蔗糖可提高免疫力,抵抗自由基;党参所含氨基酸、多糖等成分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胃肠功能;白术中苍木醇、挥发油可调节免疫力,加快胃肠运动;当归中萜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可增强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还可抗凝血、止血[11]。
综上,芍药汤加减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0-465.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10·苏州)[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6(1):66-7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4]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5]杨莉,唐艳萍,弓艳霞,等.芍药汤联合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3):168-173.
[6]李文英.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亏虚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6):87-89.
[7]王立荣.补脾益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112.
[8]陈利坚,叶斌.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5):1042-1043.
[9]王威,周至军.芍药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3):239-242.
[10]韩丰,冀子中.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加味芍药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修复作用[J].新中医,2016,48(4):56-58.
[11]张浩,庞燕.补脾益肠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4,35(7):855-856.
(收稿日期:2018-03-16 编辑: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