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扬鞭自奋蹄: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
2018-09-18禇宏启
禇宏启
自主发展能力是指一个人不靠外力推动而靠内在自觉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它不仅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能让人自我超越、自我实现,“活出自己”,为生命找到意义(参见本专栏2018年第6期文章《活出自己:自主发展能力为何重要》)。
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就是“煽风点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获得不竭动力,让生命之火一生熊熊燃烧,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断超越自我、点燃他人。
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切实把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而不仅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我们往往只把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手段”看待,认为其价值在于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例如:学生只有自主发展而不是被动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确,自主发展能力是一种原发性能力,能引发牵动其他多种能力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把自主发展能力仅作为手段看待,实际上,自主发展能力本身就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具意义上,它能使人有效应对21世纪不确定性的挑战;在价值意义上,它为人生提供动力与意义。
因此,教育界上至各级政府下至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看到自主发展能力对于学生无与伦比的重要价值,把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中的优先性选项和基础性选项,并采用多种方式培育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知自明、自尊自控等多种自主发展能力。
第二,通过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给学生带来动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我们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兴趣爱好的满足留出自主的时间与空间。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严苛管理,让学生“被学习”“被成长”“被发展”,学生在这种被动状态下没有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其自主发展能力的发展当然无从谈起。而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人们往往乐于积极主动去做,会沉浸其中,不知疲倦,不感到有负担,在这种状态中,自主发展能力才会得以发展。所以,让学生做感兴趣的事情,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如此。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与活动,以满足其个性化需要,并给学生提供多次尝试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真正“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帮学生找到自我、找到活着的乐趣与动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這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民主精神与人道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通过树立理想信念给学生带来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讲理想信念似乎显得有些空泛,但是理想信念的确是动力之源,是最强大的行为内驱力,虽九死而不悔。刚烈志士不畏艰难、酷刑、死亡,至死不渝,是理想信念使然。和平年代虽然没有如此惨烈的考验,但是穿越庸常、琐碎、孤独、无奈,依然需要理想信念的力量,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指引。
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人的价值何在?当前我们的教育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学生的引导,往往过于急功近利,动辄往学习成绩上去引导。这些做法可以为考试之“一时”提供动力,但是难以为人的一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人的成长必须有超越眼前现实利益的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就有深度的人生而言,学生需要更深刻的、哲学层面的省思,正是这样的省思给人带来“诗与远方”。我们不要轻视无视学生的哲学思考。
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关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必须回答:他人对我而言,究竟是地狱还是天堂?人自主发展的崇高境界,不在于战胜别人,而在于提升别人,别人与你相处后变得更加有力量、更加完美,这是你真正的力量所在。人生的价值在于,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提升别人、贡献社会。摆渡自己也摆渡他人,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哪怕是一束微光,也能照亮身旁。自己生命的价值是让别的生命因为你而更加美好。
所以只有“不用扬鞭自奋蹄”是不够的,要有正确的价值方向,自奋蹄不要践踏别人而要成就别人,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造福他人与社会。希特勒写有《我的奋斗》,一生斗志昂扬,也是一个“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人,但是方向错了。而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就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学生兴趣爱好的呵护与培养、理想信念的激发与树立,是学生发展的“牛鼻子”,但却是我们教育的“软肋”与短板,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继续在此下更大气力。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