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程建设撬动初中育人模式变革

2018-09-18蒋吉姝

中小学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仁和分层课程体系

蒋吉姝

当前,新中考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考试科目由“固定套餐”,变成了语数外加选考科目的“点餐”,这对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初中的育人模式如何从模板化培养进化成个性化培养?如何协调学科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如何发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将学科学习与其兴趣爱好结合?如何将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与核心素养提升进行有效衔接……

课程的品质决定了学校的品质。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以下简称“仁和中学”)以课程建设撬动学校的育人模式变革。学校围绕“和”文化教育理念,基于对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素养的系统考量,认真研究初中阶段课程和学生的特点,整体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既顺应了中高考改革的需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就了一条多彩之路。

一、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1.“和”文化理念的思考

我们在深刻理解学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去开发和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仁和”既是我们学校的校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仁字从“人”从“二”,其基本含义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我们以“立天地,以仁为先,润桃李,以和为心”作为学校文化的精髓,既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仁和学子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他人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友爱;又希望仁和人在与人和谐相处的同时做到“和而不同”,实现多元发展。

2.“和”文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围绕“和”文化教育理念,以地方性、趣味性、实践性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学校、教师、学生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立足于自主选择、个性化成长、综合素养提升等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课程,构建了“一主线、三面向、五领域”的“和”文化课程体系。

“一主线”就是课程建设要始终服务于仁和中学“自立、负责、仁爱、和谐”的育人目标;“三面向”是指构建面向全体、年级、个体的基础拓展类课程和素养提升类课程;“五领域”指每一门课程内容都包含“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体艺健康”“国际视野”“综合实践”五大领域,旨在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特色化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特色地发展。

二、跨界融合,创新性实施多元课程

1. 建设融合课程,实现跨学科整体育人

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学生需求作为课程构建、调整和优化的根本依据,并尝试打破学科壁垒,推进着眼于初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顺应国内外教育改革趋势、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融合课程”的建设,创设出一种“和和而润”的教学氛围。

2016年,学校确定了学科知识相融合的课堂教学研究方向,开始与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开设ELSS课程。ELSS指Experience(经历),Life(生活),Subject(学科),Synthesize(综合),旨在让学生经历科学实验、深入实际生活、感悟学科联系、体验跨界之美。课程内容取材于不同学科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学科及科学发展史上的问题,相关学科之间的关联问题等。學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式的综合性学习与研究,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与此同时,学校提倡跨学科联合教研,倡导通过学科整合,实现整体育人。以历史学科的《文艺复兴》一课为例,历史教师与语文、美术、地理教师一起整合教学资源,共同备课。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从美学角度欣赏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从文学角度感受莎士比亚,更利用地理识图知识分析了意大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地理因素。学生在课上觉得新奇有收获,教师也感到充实而且更有自信。

2. 丰富校本课程,助每个孩子“梦想开花”

新中考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增加选择性,学习内容可以选择,考试科目可以选择。为了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应选择,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仁和中学以教师专长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发展为动力,开发了“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校本课程。和美校本课程,就是要保护好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究热情,为他们打开更多扇门,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有益一生的和美发展。

学校始终秉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让孩子的梦想开花”的宗旨,不断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基础学科、科技探秘、人文艺术、身心健康、综合实践等五大类近50门校本课程,包括数学实验、品读《论语》、有趣的经济学、地理学拓展、老北京儿童游戏的研究与写作、唐诗宋词比较阅读、探寻历史足迹、小球马拉松、北斗导航、机器人、播音主持、蛋雕、草编、烙画、榫卯、足球、国画等。

3. 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能力素养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要是书本知识,而综合实践活动则将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向生活实践,带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得以加深、巩固、拓展和补充,让学生懂得学海无涯,学无止境。2015年,仁和中学就开始进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效性的研究”,把课堂从教室移至国子监、颐和园、博物馆、科技馆等众多社会场馆中,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更为广阔的知识,自主探究、互助学习、拓宽视野,开发了多样性、系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步建立了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第一序列为传统文化:北京的孔庙国子监-南京的夫子庙-山东的曲阜;第二序列为览胜品读:颐和园长廊品三国-华夏名亭园(陶然亭)读醉翁-雪芹小道赏红楼;第三序列为京味文学:中国现代文学馆-鲁迅博物馆-老舍故居;第四序列为科技之光: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自然博物馆-高校实验室-牛栏山酒厂;第五序列为自然之旅:北京国际鲜花港-汉石桥湿地-玫瑰情园。

经过本校教师与资源单位的不断沟通与磨合,学校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课程实施体系,具体分为课前准备、实施参观、成果展示与评价三大部分。比如:“授业鲜花港,踏歌万花丛”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涉及语文、历史、生物、地理四门学科。活动中,各学科教师在与本学科任务相关的景点进行知识讲解:语文教师针对形态各异的熊猫进行文字细节描写的指导;历史老师为学生讲解水车的历史、用途和制造原理;生物老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生长环境、种类、分布以及培育方式;地理老师带领学生认识路标,规划参观路线。

4. 实施全方位评价,保障课程扎实有序推进

“和”文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使得学校课程生态空前活跃。为了确保课程的科学设计与顺利实施,学校十分重视评价这一环节,基于学校的育人目标,持续推进对教师、学生、课程的全方位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基于教师课堂教学教案,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同事、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评议等;教师的教学获奖记录,区校级课堂展示、评优课中的表现等也作为评价参考。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日常性评价”与“展示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学生学习能力观察量表》和《北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等工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以及课程参与度、课程达成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对课程的评价重点在于关注课程内容主题的适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基于学生的反馈持续推进课程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三、因“层”施教,打造和谐共生的高效课堂

中华传统文化“和谐共生”的思想中,强调“学”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在新中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仁和中学着力推进分层分类教学的实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学生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和谐共生的高效课堂逐渐成型。

1. 管理层:顶层设计,发挥引领作用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准备阶段,学校领导层分别召开了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任课教师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动员会。经过多方交流,反复征求意见,学校完成了分层教学的基本设计。

在经过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水平、学生水平和教师能力进行仔细调研后,仁和中学决定选择初二年级作为分层教学试点年级。初一的学生刚刚入校,学校主要是帮助其做好小升初的衔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二开始,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表现和成绩上差异逐渐显现,开始出现“分水岭”。因此,在初二年级进行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初步包括三类:拓展层(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基础很好,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知识的点拨和方法的指导)、培优层(学生能够自觉地完成教师留给的任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目标层(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成绩不理想,需要教师强化基础知识并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2. 教师层:分层施教,确保以生为本

实行分层教学后,学科教师在同一时间同时上课,无法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完成个体备课,确保统一进度的同时又能够分层讨论教学目标、教法、学法,真正做到因“层”施教。拓展层要开拓视野,以思维训练为主,主要由具有高中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培优层在教学的深度、精度、广度上可适当拓展,确保紧扣课标,由具有多年初中一线教学经验和高中教学经验的教师一起承担教学任务。目标层学生以夯实基础为主,适当进行教学内容拓展,要注意难度、梯度和速度,由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班主任来承担教学任务。

3. 学生层:调动能动性,选择适合的教育

学生自主选择适合的就读层次,学校依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定期的动态调整。例如:处于B层上游学生的水平能力,与处于A层末端的学生其实较为相近;每经过一段时间,学校就会对不同层次间的学生进行微调。这种方式以进步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要求成长。

分层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关注度得到极大提升,教师的授课更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自信心也随之提升,课堂实现了和谐共生。经过对初二年级试点分層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梳理,学校现在在初中三个年级都开始推行数学、物理的分层教学。

随着新中考选科选考改革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过去的统一化、单一化,转变为个性化、多元化,学校课程的组织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如今,我校的分层教学升级为“2.0版”,即从分层走班到分层分类走班。初三年级的课堂呈现如下形态:数学学科分层走班,政史地化生五门学科分类走班,物理学科分层分类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选择进入不同教学班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仁和分层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