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草席编织 一草手艺 一席传承
2018-09-18雷金息
雷金息
一草一席,编织的是手艺,沿袭的是民俗,传承的是文化。每一次时代的前进,都是手工的归隐,在机器的咆哮下,传统手工制作的草席,选择了沉默,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渐渐老去的不止是岁月,还有千年的传承。
古诗云:“迢迢霜夜里,蟋蟀鸣唧唧;独盖衣衫睡,茕然卧草席。” 据《四明郡志》记载,早在唐代,江南蔺草席已远销各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元明各个朝代,江南蔺草席都已作为特产销往海外;到了清代,蔺草席生产达到鼎盛时期。
1954年,周恩来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时,特地带了四十条蔺草席馈赠各国首脑,备受欢迎。当外国首脑们得知草席是用地上种出来的草手工编织成的,无不感到惊讶,更对中国草席编织的传统手工艺赞不绝口。
一床好草席 从“种草”开始
要织得一床好草席,老资格的手艺人,要从自己种植席草开始。席草,俗称石草,古称蔺,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茎直立,单生细柱形,高约2米,茎内充满海绵状白色髓心,坚韧而有弹性,是编织草席的主要原材料,每年春天种植,秋天收割。
席草收割后,放到一个深约一米的圆形土坑里,按长短分拣席草,根据草的长短编织不同宽度的草席,太短不能编织席子的草就用来捆扎物品。
在屋檐下,在树荫里,在空地上,三五成群的妇女用剖草刀将每根草剖为两片。剖草是妇女们的拿手绝活,既要剖得均匀,又要剖得快。她们早已摆好剖草的木板和凳子,以竞赛的速度剖起草来,那种同场竞技的场面,蔚为壮观。
秋天的烈日下,男人们把一堆堆剖好的席草丝,扛到晒坪或河滩上晾晒。晒席草是一项力气活,先将草丝的尾部捆住,扎成一束一束的,两手抓住草的根部用力撒开,将草丝摆成扇形状晒在地上。一排排,一列列,整齐有序,若百扇云集,欲摇动清风。
太阳落山时,男人们又踩着火烫的河滩卵石或水泥地收席草,一边收一边拿着一束束的席草在地面上用力摔打,抖去草衣,使席草更加柔软,然后将草头上残留的草衣,一根根地清理干净。
绿油油的席草剖好后,要用稻草燒成的草木灰撒在上面,在阳光下晒几天直到干透,这样既可以更好地防霉、防虫,也能大大延长草席的寿命。放置席草时,需要用油布或塑料膜盖住,以保持席草的新鲜色泽。
声声机枢响 片片草席情
盛夏时节,在浓密的树荫下抖开一张草席,伴着知了起伏跌宕的鸣叫声酣然入睡,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儿时的回忆。
编织草席的蔺草的髓是海绵状的,具有奇特的吸湿性和放湿性,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无数气孔吸附湿气;天气干燥时,海绵状的草芯又可释放出储存的水分,起到调节空间湿度的作用。草席凉爽透气的舒适感,特别适合对温差反应较大的老人和小孩。尤其是小孩在草席上尿湿后,也会很快渗透,草席表面很快变得干爽,小孩不容易着凉。草席因其天然环保、材质柔软、吸水性好,曾经是度过炎炎夏日的必备之物。
秋后农闲时是编织草席最繁忙的季节,村里每家每户的席机从天还没有亮就开始“嘭嘭、嘭嘭”地响起,直至深夜才停息。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为编织草席而忙个不停。
制作草席要经历剖草、晒草、抖草、穿线、织席、晒席等十多道繁琐的工序,但最主要的工序就是织席。
织草席的手工织机当地人称“席架”或“席机”,宽3米有余,高约2米,由四根大木头制作而成,方正结实。席架多用椎木或桃木制作,但筘必须用材质细密、坚硬的青冈木,筘上从左到右的92个小眼历经麻线反复磨勒数十年,而不会有太大的磨损。十多斤重的筘在用力下压时因惯性形成的力量很大,所以编织出的席子才会更加紧实、耐用。
编织席子必须两人为一组,一个人坐在席机的正面,负责提筘和压筘,另一人坐在席机侧面负责插草,两人要配合默契、动作流畅。
穿在席子里面的密密麻麻的麻线十分关键,必须粗细均匀、结实耐用,如果麻线中途断线,结果则是前功尽弃,从头开始。一床席子以麻线为经,以席草为纬,经纬交错进行编织。以一张1.5米宽的席子为例,需要92条“经”和4000余条“纬”,即每次插两根草,约需要一万根草,插草4000余次,压筘4000余次,即使是熟练工两个人也要七八个小时才能织好一张草席。
草席织好后还有进行压平、修边和排席。把织好的席子晾晒后去掉毛屑,用手掌把编织后的草往一个方向推,使一根根席草之间的缝隙更加紧密,席子就更紧密结实。最后,将排露的“席筋”(即麻线)打结扣牢,卷成筒状,一张草席才算编织完成。
空气湿度对编织草席有较大影响,空气太干燥,席草就会变脆,编织的时候就很容易断裂,从而影响席子的质量,也浪费材料。由于上午空气比较潮湿,编出的草席质量会更好,因此一般编织草席需要起早贪黑,而且要在阴凉的环境下工作。
编织草席工序繁琐,耗时费力,工作又枯燥乏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能耐得住这样的寂寞?有多少人愿意坐在席机前继续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