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典型题激发学习兴趣
2018-09-18陈闽英
摘要: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自身分析,它更加侧重于思维活动的引导,致力于学生数学基礎知识的掌握、数学逻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典型题的设置可以说是势所必然的,而教师则有义务改善典型题,使之具有更强的兴趣引导力,保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研究过程中来。为此,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情境促进、一题多用这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典型题;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起始时期,因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小学生普遍心智水平有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一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致力于强化学生自主发展特色,对其个性发展空间给予充分拓展,使其个性差异得到显现。除此以外,教师亦应注意到小学数学在学科上的独特之处,它的科学性与逻辑性都比较强,而且有着较为严密的系统功能,很多数学知识内容都与前期所学发生紧密关联,这些特点结合起来,让典型题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教师一方面要继续关注到典型题的筛选问题,使问题更具代表性,另一方面也要把典型题的兴趣引导功能发挥出来,使之在给予学生更全面知识与技巧引导的前提下,展现出数学的特点,适应学生的发展。
一、 典型题的自主学习
典型题同教师讲解题并非同一个概念,对于典型题而言,同样完全可以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的办法来应对,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创建目标的重视。比如《乘法的意义》课件展示: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每名学生制作两面彩旗,二年一班有50名学生,一共制作多少面彩旗?请大家用加法计算?很快,有些同学便停止了计算,也有同学在锲而不舍地算着。教师认为时机成熟时,故意问:怎么了?生甲:50个2相加太麻烦了,什么时候才能算完啊?生乙:50个2相加,写出来很长。生丙:老师有没有简便算法呢?看到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引入到乘法教学过程中来。
这个教学片段的问题颇具典型性,又具有启发意义。利用这样一个机会,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操作的情况下进行思考,则可以使之体会到学习乘法的意义,以及学习乘法的初始想法,让学生在自主分析与处理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所在。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正是这个道理,其本旨在于对学生引导的适时性,即要学生自主思考与体会,不到其冥思苦想而不可得时,便不去主动给予启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自主思维的重视,使之通过自身努力感受到成功带来的乐趣,是其他方法所难以比拟的。
二、 典型题的情境促进
事实证明,只有让课堂融入更加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才能使课堂显得充满活力。同样,将典型题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会使典型题同时发挥出广泛覆盖与兴趣激发的功能。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还不是特别明显,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至于其所发挥的效果如何,完全要看教师的引导手段强弱。为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对生活化情境的热爱程度,使典型题同生活情境发生紧密关联。
如:教学简单加减法的运算和人民币有关知识时,教师在单纯讲授知识内容之外,再加入我是超市收银员的情境活动,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准备,使教室改造成为一个小超市的模样,利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用品充当商品,并在每个商品下面标出价格。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每五人划分为一个小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其他人则扮演购物者。在进行富有生活情趣的商品购买模拟过程中,同学们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收款时的加减法运算也不容易出错,同时还学会了人民币的识别,可谓一举多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做法。
三、 典型题的一题多用
既然是典型题,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如果只是单一的应用,未免辜负了大好的材料。为此,教师需要以一题多用的演化,使学生增强兴趣。
方法一是一题多问,用以带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题:某地挖一条长度是80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水渠总长度的20%,第二天挖了水渠总长度的25%。在此,教师可以多设几个问题,用以帮助学生重新温习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兴趣引导效果。问题设计可以按照下述方法进行:第一天挖了多长的水渠?第一天和第二天一共挖了多长的水渠?还剩多少任务没有完成?第二天比第一天多完成多少米的任务等。在所有的问题里面,有些是针对本题基本任务的做法,有些则是属于拓展延伸的做法,这些问题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手段,帮助学生饶有兴趣地构建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
方法二是一题多解,用以带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一辆汽车,如果在行驶200千米的过程中,能够节省汽油12升,那么它行驶1500千米的过程中,能够节省多少升汽油呢?如果借助比例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即可设能够节省汽油x升,得到12∶200=x∶1500;而如果借助分数法来处理,则可以得到12÷200×1500这个算式;借助倍比法来处理,则可以得到12×(1500÷200)这个算式,一道题至少可以找到三种解法,每提供一种解法,学生的思维便产生了一次进步,兴趣的提升也便是极其自然的了。
四、 总结
典型题的应用是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学中难免会强化数学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特点。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思维特点,发挥典型题知识涵盖面较全的优势,使之激发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郑素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23);188-188.
[2]吴子林.基于化归思想方法形成的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3]李艳玲.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中的愉悦教学[J].科技视界,2015 (23);195-195.
作者简介:
陈闽英,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下白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