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微一端”视域下 高校舆情工作引导策略研究

2018-09-18王薇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舆情策略

王薇

摘 要 “两微一端”传播方式的出现和日益普及,高校的舆情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现有的高校舆情在“两微一端”视域下的工作现状出发,就目前舆情引导和管理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信息监控、形式创新、多媒体联动等方面提出高校舆情工作引导的有效措施及机制,以更好地推动高校舆情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两微一端;舆情;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52-02

在高校宣传工作中,校报校刊、广播站等媒体是传统且沿用至今的校内权威新闻媒体,以严谨见长,其对内容审核机制较为繁琐和严格,但往往对时效性强的社会热点关注不够。“两微一端”在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的渠道和时效性上占据优势,且具备互动性强、使用广泛等特点,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因为互联网的特殊性,网络舆论的不可预知性,高校舆情工作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1 “两微一端”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内众多高校深刻意识到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两微一端”在师生群体中宣传的重要作用。以往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不少高校管理部门寄希望于通过封锁消息、堵住信息的方式来控制舆论,往往效果却适得其反。尤其是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青年学生已然成为网民群体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微一端”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运用愈加广泛,加之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敏锐度,会促使很多事件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舆论热点,让高校的舆情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

1)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综治管理不到位,信息渠道滞后问题。近年来,关乎我国高校的突发事件大多集中在校园安全、招生就业、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此类事件的共同特点大多是来得快、来得急,容易对高校现有的秩序造成干扰和冲击,造成学生对学校不信任,由此产生过激行为和群体性突发事件不在少数。突发事件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诱因,一方面,学校日常综治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没有危机预案,缺乏前瞻意识,往往等突发事件产生之后提出临时的解决方法,直接影响到高校在此类事件应变和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便是两微一端成为标配以后,新闻传播的机制仍旧存在问题。

管理方对于新闻热点的关注不及时,互动性不够等特点会在事件发酵后,使得消极负面的舆论进一步扩大,引发学生思想动荡,造成进一步的混乱。近年来因找工作陷入传销导致学生出现突发意外事故的不在少数,比如误入传销死亡的李文星、张超和投河溺亡的林华蓉等。诸多类似事件的出现,凸显大量学生对传销的危害和具体内幕知之甚少。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对工作的急于求成和一定的功利性,对招聘者缺乏警惕性等诸多问题。

同时,高校在热点事件发生之际,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会造成一些不明真相的学生借助热点事件炒作、串联,甚至产生谣言,让事件和舆论之间的关联性完全弱化甚至脱节,反而会诱发新的突发事件和舆论的产生。忽略日常综治管理宣传工作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中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2)网络青年亚文化引发的媒介素养问题。高校青年学生对网络娱乐应用存在明显偏好,此类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①。网络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展现自身个性的反应。尤其是对于媒体的愈发依赖性,导致很多青少年群体冷漠了现实的人际关系,甚至对于自身的社会角色认知不够清晰。加之青少年本身涉世不深、情绪容易偏激、冲动且不计后果,所以很容易在网络上发表带有攻击性、发泄性的言论,由此给青少年媒介素养意识的培养增加了更多的难度。

青年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事务有着自己的情感沟通形式,有很大一部分沟通方式来源于效仿媒体的信息和处理问题的模式。渴望通过言语建构所谓的公平、正义和自由,在互联网上摆脱了各种现实的束缚,甚至道德束缚,在互联网中寻求所谓的解脱,这种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往往会从互联网延伸到现实环境中,容易忽视自身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不仅容易产生“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同时也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进而影響到高校管理工作。

2 “两微一端”在高校舆情工作中的引导策略分析

1)严格校园环境管理,加强学生信息网络监控。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学生对周围世界的环境认知。严格校园活动,及时处理校园环境中存在的舆论安全隐患,需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学生信息监控的系统,学校各职能部门、辅导员、学生干部等都应该培养高校学生对于学生事件获知的灵敏度,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尤其是对于突发性事件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可预兆性,重点需要关注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一些问题,注意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尤其是不少学生在面对网络贷款、诈骗等骗局时,往往因为个人原因,更多地求助于网络,所以更应该及时通过种种网络渠道获取学生的最新动向,及时地进行解决和处理。

在保障校园环境的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权同样应受到保障。比如学校的收费、学生工作等各项工作可以通过“两微一端”进行公开公示,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加强对于学校政策解读,也可以消除学生对于学校的质疑和猜疑,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公信力,促进信息的有效沟通。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创新。我国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依然存在着使用保守的套路,尚未走出滞后的处理方式,未形成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两微一端”成为标配以后,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内容同质化、互动性不足、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等问题。所以应该及时主动地与学生取得沟通和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突破说教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多样的校园活动和学习来传递正能量,把复杂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有深度、有特色的进行解读,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接受程度。

同时,鼓励大学生主动参加并组织各种形式校内及校外的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群体主动创建的民间的微博、微信群组、公众号等形式进行互动、转发和评论,培养并重视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培养并重视学生群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让大学生主动接受现实考验和历练,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网络舆论生态良性发展。

3)多媒体联动推动舆情宣传。在学生的道德养成和舆情工作过程中,对于学生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并不是应急性的工作,而更应该形成常态,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道德养成。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深度融合、建立更大宣传平台和舆论阵地的历史机遇。除创办高校自身的媒体和“两微一端”的宣传阵地外,高校最新发生的信息也通过“手机报”“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进行联动,也可以产生不错的效果。同时,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也可以根据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新闻传播的内容,进而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总的来说,高校舆情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高校的和谐、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微一端”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入高校舆情工作后,改变了传统舆情工作的信息传播方式,并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两微一端”的优势,不仅仅当下的舆情工作需要,还要真正将高校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中国信息安全》,页3,2015年6期。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0.

[2]宫承波,等.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分析与应对的比较视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102-104.

[3]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80.

[4]易臣何,何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规律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3-35.

[5]黄蜺,张凤祥,金栋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信息工作机制:结构、现实与优化路径[J].高校媒体,2013(11):82-84.

猜你喜欢

舆情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环球一周民意调查话题榜(环球舆情)
消费舆情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