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算法推送对“信息茧房”的构建探究
2018-09-18张志强
张志强
摘 要 大数据时代,新闻算法推送在技术支持下越来越强大,能够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全面抓取新闻信息,并根据所积累的受众信息数据进行个性化的新闻推送。但是过于密集的新闻算法推送,加速构建了“信息茧房”,将受众个人牢牢地禁锢在“茧蛹”之中,对受众个人与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需要从算法技术改进、企业社会责任感、国家法律指导等多方面协同合作,才能够破茧成蝶,使算法真正服务于受众。
关键词 算法推送;“信息茧房”;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4-0024-02
1 新闻算法推送及“信息茧房”的含义
算法本是属于计算机与数学学科,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媒介融合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跨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加强。逐步演化出新闻算法推送,新闻算法推送,基于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利用计算机的数学算法,推导出来,受众可能喜欢的新闻并加以推送。
凯斯·R·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乌托邦》,提出“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东西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束缚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尤其是大数据时代下,新闻算法推送的盛行,受众越来越容易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且不断会被其包围,裹成厚厚的“茧蛹”无法脱身。
2 新闻算法推送加速构建“信息茧房”
新闻算法推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获取海量的新闻内容,搜集并深入分析受众的兴趣爱好,由机器推送发布给受众,加速了“信息茧房”的构建。
1)新闻数量的激增。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越来越容易。UGC,PGC,OGC,生产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传统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等,门户网站的门户新闻如“新浪新闻”,加之各类新闻客户端如“今日头条”“澎湃新闻”。随着新闻生产门槛的降低,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信息,广义上来说都可以称为新闻。国内外每天发布的新闻信息都可以达到上亿条,为新闻算法推送从“千人一面”到“千人千面”提供了新闻数量前提。
2)新闻算法推送技术的成熟。新闻算法推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新闻进行挖掘、分析,加以归类。以“今日头条”为例,新闻方面:构建服务器,通过代码思想爬虫功能,在传媒网站,门户抓取新闻信息,获得新闻内容。受众方面: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用户浏览记录、兴趣爱好等进行深度分析。获取受众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手机机型、兴趣标签。甚至可抓取到用户浏览新闻时的浏览时段、停留时间、网络环境、检索习惯等信息。算法推送技术的成熟将可能为每一个用户,定制有个性化的专属“个人日报”。
3)新闻算法推送的机器把关。发布什么样新闻,发送给谁,全部由机器作为把关人。机器把关很难核实新闻来源真假的,難以分辨掺杂在其中的低俗内容,包装成新闻的广告,以及追求眼球经济的“标题党”。算法推送由机器人把关是冷冰冰的,缺乏人文关怀。机器只会把它认为受众感兴趣的信息推送给受众,而不会真正能够推送给受众需要的信息受众只是被迫的接受。无穷无尽的相似信息堆砌,长久以往会将受众牢牢的束缚在“茧蛹”之中。
3 “信息茧房”带来的危害
1)受众的交流沟通困难。受众困于“信息茧房”之中,所接触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同时又是单一、狭隘、固定的信息。只接触属于自己个人议程设置,当与他人交往时往往只能谈及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而对之外的内容无法交流沟通。如果可以的话也只能是一个小圈子内的人在一起交流,群极化严重。难以融入更大的世界,参与和他人正常的交往。长期以往可能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知”,可能会造成心理的孤僻,社交恐惧。当茧房效应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引发网络甚至现实的暴力行为。
2)受众缺乏社会责任感。受众在“茧房”中,只接受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而对所处的整个社会大环境无法认知,更缺乏行动,丧失自己作为社会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2017年7月初,湖南抗洪期间,各层受众对其感知薄弱,受众发出质疑:‘为什么没有相关的兴趣定制,推送的前几条都是娱乐八卦?有关人民子弟兵抗洪的新闻只有下面窄窄一条!”这是值得反思的呼吁。当受众都无法感知到,外界发生什么事情,怎么能够积极承担其社会责任。就像“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其实也并不是受众不想关注国家大事,而是新闻推送强加给受众。
3)舆论生态环境恶化。信息茧房中的新闻信息,受到算法的推动,信息舆论环境会出现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真正传递国计民生的、充满人文关怀的,事关国家发展方向的新闻信息,往往因为没能带来“眼球经济”被算法所忽略而驱逐出受众的接触面。而一些“标题党”却能立刻抓住受众眼球,或段子或低俗信息,逐步占据舆论生态环境。以“QQ看点”为例,它所营造的信息环境,被游戏资讯,娱乐八卦,部分低俗信息所充斥。它的新闻真实性往往难以保证,并且在评论区中网民真正有价值的评论也不多。部分网民与恶化的舆论生态环境相互影响作用,使得部分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升困难,舆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必须通过改进算法推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4 新闻算法推送打破“信息茧房”的措施
1)改进新闻算法推送把关。目前新闻算法推送由机器作为“把关人”,对部分内容难以识别,需要进行优化。人工编辑+机器把关,一方面可以发挥机器把关的工具理性,与推送效率高的优势。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技术手段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工把关,可以过滤掉相当一部分的低俗新闻信息,同时兼顾人的道德伦理问题,分辨出“标题党”文章。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对发布信息进行双重
把关。
2)优化新闻算法推送机制。算法推送不能仅仅停留在,利用代码爬虫获取海量的新闻资源,更要能找到优质的原创资源,并对原创者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原创者利益。对从其他平台获取的新闻信息处理好版权问题。对于重大新闻要足够重视,突破平时构建好的推送机制。如,微信“看一看”,在其头条位置发布“央视网新闻”,“新华网”的重要新闻信息,关于国家主席讲话,国家政策发布,国家会议举行的重大新闻。推送受众的个性化定制新闻的同时,又引导其关心国计民生大事。并结合时事热点,热门话题,做组合推送。在个性化之中,加入需要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
3)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新闻发布主体多元化,其中企业在新闻信息发布也占有重大的份量。如,新浪微博,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本身属于计算机互联网科技公司,而非报业集团出版行业。他们作为企业经营第一注重的经济利益,而非是社会利益。这就导致部分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违背的新闻信息,不同程度涉及低俗、愚昧、过度娱乐,甚至是假新闻,在新闻算法推送机制下对受众进行狂轰乱炸。
正如德国司法部长马斯表示Facebook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公司,更是媒体,应该用新闻行业通行标准判断其平台信息。计算机互联网科技公司既然已经涉足新闻领域,就应该用新闻行业的标准对自身业务进行规范与改进。企业应积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4)加强网络规范管理。我国目前已出台《网络安全法》《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算法推送机制应该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自身的算法抓取机制进行重新的修改,推送特点应该重新定位,不能与法律法规相驳。国家应继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不断进行完善。更重要的是保证行业、公司乃至个人对法律的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5 结论
新闻算法推送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但也要注意到,我们在享用新闻算法推送带来的福利同时也应注意到它的弊端。尤其是无休止的新闻算法推送加速“信息茧房”的形成。在“技术为王,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冲突之中,不应纠结其中一个方面,只有技术、内容、渠道,三者合一才能在当今时代成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改善自身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算法推送技术,尊重原创者利益,尊重知识产权,不断开发拓宽受众渠道,积极的承担社会责任,相信必然会带来一个更加清新美好的互联网空间与现实的社会
空间。
参考文献
[1]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羽生.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EB/OL].[2017-09-25].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925/c192370-29558073.html.
[3]郝雨,李林霞.算法推送:信息私人定制的“個性化”圈套[J].新闻记者,2017(2):35-39.
[4]陈莉.全景监狱模式下的算法推送——以今日头条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