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如何打造精品
2018-09-18孔会云
摘 要:精品图书的关键在选题策划,好的选题奠定了一本书的基础,精品图书的选题是靠编辑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出来的。本文通过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织锦大全》的出版实践,介绍了编辑是如何打造精品的。
关键词:精品力作 织锦文化 文化遗产
精品是精心策划、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和精心制作的图书,是“内容好、质量高、社会效益极佳”的上乘作品。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织锦大全》由织锦领域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八年编撰而成,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织锦文化的著作,对织锦的历史沿革、技艺特点、组织结构、纹样花色、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此书的出版,堪称中国丝绸史上的一大盛事,对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这些国宝级的织锦技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本文结合笔者策划出版《中国织锦大全》的经验,思考和探讨编辑如何打造精品图书。
一、慧眼识珠,挖掘优秀选题
精品图书的关键在选题策划,好的选题奠定了一本书的基础,精品图书的选题是靠编辑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出来的。中华纺织文明源远流长、遗产丰富,丝绸生产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成果之一,有五千余年的灿烂文明,织锦则是丝绸中最值得炫耀和挖掘的宝库,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与民族文化的结晶,已有不少品种被列入人类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宝贵的遗产,需要抢救、保护和传承。纺织专业图书的出版承载着我国纺织文化传承和延续经典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在纺织出版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编辑,笔者敏锐地意识到,应该将这些优秀的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记录、弘扬并传承,系统完整地将织锦的优秀技艺归纳、整理出先进的理论和文化思想,从而推进我国从纺织产业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转变。这就是笔者策划《中国织锦大全》的初衷。
然而,要想打造精品,编辑不仅要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炼就一双慧眼能够识别好的选题,同时还必须具备“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执着精神。织锦在我国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她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行业,很多技艺都是由老师傅心记、口传、手教,鲜有文字记载,而且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织锦品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资料和图片都需要深入基层和民族地区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也散落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在前期的选题挖掘和多方调研中,历经的困难之多始料未及,但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和作为一名专业编辑的社会责任,笔者始终对这一选题“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韧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终于克服种种困难,经过三年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启动了《中国织锦大全》这一宏大的编撰项目。
二、排兵布阵,组建作者队伍
作者是书稿内容的核心,专业权威的作者队伍是打造精品力作的关鍵,而编辑则是优秀作者的发现者。组建什么样的作者队伍,是对编辑专业背景和素养的考验。《中国织锦大全》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织锦史,详解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各类织锦的著作。在前期的调研中,笔者意识到要完成这样一项具有原创性和填补空白的工程,作者队伍必须由既对织锦历史、文物考古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又对织锦技艺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同时在业内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考虑到少数民族织锦,还要兼顾作者的分布面,涵盖各少数民族织锦艺人。鉴于作者队伍组建工作难度之大,笔者取得了织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经过多方努力,终于组建了一支由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32位教授、专家和学者组成的权威的编写队伍,由中国织锦界技术权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钱小萍教授担任本书的主编。
为了保证图书的质量,需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又特别组织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等相关领域的前辈和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为图书在每个决策过程中出谋划策。这样既保证了图书的专业性和影响力,同时兼顾了图书内容的全面性。
三、谋篇布局,规划书稿内容
“内容为王”是出版界的共识,图书的实质内容是决定图书水准的重点,精品图书的内容则要“更上一层楼”。优秀的编辑要能够为作者出谋划策,对书稿的谋篇布局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作者完善编写方案、制订写作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和图片。为使《中国织锦大全》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书稿,笔者决定编辑工作提前介入,按精品图书要求,组建了由两名编审、两名副编审、两名专业编辑和一名美编组成的编辑小组,其间召开多次作者会议和顾问会议,编辑小组都全程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了使图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合理布局,编辑和主编前期对编写大纲和样章详细研讨论证,对书稿的目录、样章内容、行文表达逐项进行审核,根据收集的内容,建议将书稿调整为《丝绸织锦编》《三大名锦编》《民族织锦编》三编。为避免因编写人员分散而出现书稿各部分内容风格差异、体例多样、进度不同等问题,编辑全程跟进,定期与主要作者召开碰头会,按照编写进度计划,解决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编写工作按计划进行。后期根据内容需要,编辑定期咨询顾问班子,和主编交换意见,对书稿内容和图片的取舍、古代文献的引用以及少数民族织锦产品的分类等把关,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保证了《中国织锦大全》在内容上的学术水平和高质量标准。
从前期的选题策划开始到完成初稿,整整用了五年时间,又经过近两年的反复审校、修改和统稿,才最终定稿。
四、精益求精,严格编校质量
编校质量是精品图书的重要保障,精品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恪守“要存真,要实事求是,要精益求精”的原则,任何谬误都会让精品黯然失色,编辑是能够让书稿提升品质的“工匠”,内容重点是否突出、表述是否有知识性差错、编排是否适合阅读等都需要编辑精耕细作。《中国织锦大全》百余万字、近千幅图,收集了与织锦相关的文物资料和被列入人类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美作品。在对书稿的编辑加工中,编辑小组对书稿进行了多次审核,存疑之处与作者反复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和顾问班子商讨解决方案,文献尽可能查找出处,编校过程中对图片、表格、参考文献、古籍引文、文物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传承人、少数民族族群及地理位置等安排专人进行专项检查。对于质量不佳的线条图,请专业绘图公司重新描绘;为体现织锦产品的精美,笔者多次联系故宫博物院等织绣文物单位,购得百余幅织锦珍品图片。成书过程从发稿到出书,全书共进行了9次校对,8次编辑加工,5次复终审,纠正了原稿中的一些错误,大大提升了书稿质量和图书的品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追求精品的极致和完美。
五、精雕细琢,把关装帧设计
装帧设计能够体现精品图书的风采,精品不仅要求内容精致、编校精细,而且装帧设计还要精美。优秀的装帧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可以起到“内秀于心、外毓于行”的作用,编辑便是图书的“形象设计师”。《中国织锦大全》是一部具有一定艺术和鉴赏价值的精品,笔者对该书的任何一项设计都进行了切磋琢磨,例如,版式设计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传达信息、恰当地呈现图书的主要内容,封面设计是否能够展示图书的内涵和精神,用纸选材等是否能够体现图书的气质,整体装帧是否能够恰到好处地体现图书的品位。为达到内外文化涵义表现一致,使整体装帧设计能够表达《中国织锦大全》所要体现的文化和意境,笔者和美编多次沟通,使美编充分了解图书所要表达的意境,在开本确定、版式设计、图片处理、字体选择、精要装饰、色彩运用、用纸选定、整体呼应等多方面,经过数十次的调整,精雕细琢,使图书的整体效果恰当地诠释了“织锦”的典雅和端庄,不仅在内容上权威、严谨,而且在装帧设计上也突显出精品的审美艺术和工艺技术。例如,封面和函套的底纹选取织锦最具代表性的吉祥如意“卍”字纹和“金钱如意”纹铺设,“织锦”两字沿用篆体,并用织锦纹样装饰笔画,采用印银工艺,配以柔和的米白色纸质,整体呈现出织锦的瑰丽和华美。
从《中国织锦大全》策划、组织、编写、编辑、出版的全过程看,要想打造一部精品,需要编辑进行整体策划和精心运作,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编辑的智慧和心血。编辑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发扬敬业精神,在图书出版过程中,发挥出策划选择、组织协调、指导参谋、把关质量、提升品质等重要作用,打造更多具有文化积累价值与具有示范榜样作用的精品。本文希望通过介绍《中国织锦大全》的出版实践,能为编辑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静.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中国编辑,2017(增刊):53-56.
2.李蕾.纪录片:有工匠精神才有时代精品[N]. 光明日报,2017-07-11.
3.孔会云.策划精品图书的五个关键因素[J].出版参考,2011(6):36-37.
(作者单位系中国纺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