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语类工具书的出版现状和发展建议
2018-09-18朱俊玄
朱俊玄
摘 要:目前市场上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品类多样、对象多元,基本满足了读者对熟语查阅、研究、学习的需求,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短板。本文逐条阐述此类工具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尤其主张“学术导航”,在廓清熟语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增收习用语,以增加熟语类工具书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熟语类工具书 学术导航 习用语
熟语,一般指的是形式相对固定、不可随意拆分替换,意义有整体性、非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的固定短语(区别于自由短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諺语、格言等。熟语多以鲜活的语言面貌呈现,且一般都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古老深邃的群众智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以熟语为收录对象的工具书,有分别收录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的专项型工具书,也有各类都收录的大全型工具书。本文以后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其出版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出对策和建议。
一、熟语类工具书的市场现状
考察目前已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涉及辞书、手册、课外读物等,共收集到31种。这些工具书种类丰富,内容多样,功能多元,不仅反映了熟语较高的社会普及度及读者对熟语的喜爱度,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和民族语言的整理,更推动了我国工具书编纂水平的提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读者对象多元
已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分别面向小学生、中学生、留学生及普通大众,基本上满足了不同教育程度读者的需求,如《小学生成语熟语大辞典》(开明出版社2012年出版)、《中学成语熟语用法学练大全》(开明出版社2011年出版)、《外国人说熟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等。针对不同的使用对象,工具书的篇幅也都分别做了考量。收录条目数量从300到50000条不等,涵盖了小型、中型、大型等不同的规格和规模。与普通词典相比,熟语类工具书中的条目一般较长,再加上释义和示例(部分工具书还会增补典故来源等内容),单个词条的字数一般较多,因此,此类工具书的篇幅不会太大,体量适中的中型本较多。
2.编纂文种多样
已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有汉语的和外语的,汉语中包含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外语中包括英语、德语、日语、马来语等。所调查的31种工具书中,以普通话单语种的工具书为主,也有汉语——外语对照类的双语种工具书,其中汉英双语类最多。此外,收录我国境内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熟语的工具书也有多种,一般用少数民族语言编纂并有普通话译文,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不同文种的熟语类工具书统计表
[注:其中《福建方言熟语歌谣丛书》中包括10余种方言工具书,统计过程中按照丛书将其计为1种]
3.内容深浅有别
调查到的有追根溯源的考证类工具书,如《常用熟语由来》(李鹏、张茗馨著,金盾出版社2013年出版)、《熟语溯源》(马金江编著,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年出版);也有以故事、趣谈形式呈现的闲适读物类工具书,如《中国熟语故事海》(盖壤编著,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年出版)、《熟语趣话》(杨广恩著,哈尔滨出版社2008年出版),这有利于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选择和使用。
二、熟语类工具书存在的问题
已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虽然种类丰富,但因缺少统一规划、市场引导和学术指导等,也存在不少问题。
1.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存在同质化现象
如专门面向学生群体的、挖掘熟语典故来源的、围绕熟语讲故事的,不同出版社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产品,编纂水平、编校质量、装帧设计、产品形态等方面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后出版的工具书并未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也无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收词、释义等方面都未体现出应有的差别。这种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纯粹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造成了出版资源的极大浪费。
2.门类体系尚不完整,存在空白领域
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类熟语类工具书品种稀少。调查中只发现了3种反映民族地区熟语的工具书,方言区的熟语类工具书出版也并不均衡。很多方言区和民族地区,尤其是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地区,不仅面临着该方言或语言的濒危和消亡,而且保存该方言或语言的典籍几乎为零。当地不仅没有本土的通用类工具书,也未编纂出版熟语类工具书。除了这些内向型工具书,面对留学生的外向型熟语类工具书数量也不多,且产品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
3.以传统纸质出版为主,存在转型需求
据我们调查所得,已经出版的品种都是传统纸质出版物,尚未收集到以光盘、网络等新型介质出版的。检索到的几部大部头工具书,出版时间都较早,距今有近20年的时间。其一直未出修订版本,这恐与纸质图书较高的修订和出版成本有关联。
4.编纂者对熟语认识不一,存在不科学理解
首先,过度收录非熟语条目。除了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格言、警句等公认的典型熟语,部分工具书还收录了俚语、口头禅、禁忌语、隐语、称谓语、绕口令和流行语等,甚至还收录了大量的两字词语,如“八婆、抱瓮、鼻祖、吃醋、吃香、大夫、大亨、倒霉、导游、点卯、东床、东西、斗胆、杜撰、方寸、夫人、斧正”等,还有的误将熟语和成语、歌谣等并列。这些过度收录或交叉混淆现象不仅说明了编纂者对熟语的科学定义未与学术界看齐,也反映出了词汇学界“词、语”不分、词典和熟语类工具书不分的传统。这些工具书中过度收录的条目已严重超出学界对熟语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与学术背道而驰,对读者也有误导之害。
其次,未收录应归入熟语范围的习用语。除了上述传统公认的典型熟语,语言现实中还有一类语言单位,我们暂称其为“习用语”,其不仅符合熟语的特征,而且常见常用,完全应该收入熟语类工具书,但目前未见有收录的。
三、熟语类工具书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
1.科学规划选题,系统多元
首先,国家相关机构及出版社的主管、主办单位加强出版规划,统一部署,全盘筹措。尤其是中国辞书学会及下属各个专业委员会要协同谋划,提前介入,从宏观上调配指导选题规划,不仅要避免重复选题的大量出现,更要鼓励选题体系化、多元化,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出版资源。同时,国家相关部门也需要给予政策扶持、技术帮助和资金支持等,尤其要支持社会效益较明显的选题,以消除出版社的后顾之忧,努力推动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其次,出版社尤其是专业的辞书出版社,要下大力气开发选题,认真研判图书市场,分析已有相关出版物。发挥本社的出版优势,实施品牌策略,延请学界知名编者,推出超越已有产品的质量高、规范性强的熟语类工具书。比如,尤其是方言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出版社要积极发展自身在地域和语言等方面独特的先天优势,集聚优势语言资源,积极出版用各方言和民族语言编纂的熟语类工具书,推出体系完整的方言熟语工具书,全面抢救和保护濒危方言和民族语言。另如面向留学生的工具书,具有国际汉语推广优势的出版社也需根据留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分别出版针对初级、中级、高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成体系的熟语类工具书等。
2.跟进学界动态,学术导航
编纂者和出版机构要秉持“学术导航”的理念,工具书要在科学、前沿的学术轨道上编纂和出版。编者和编辑都要积极参与学术讨论活动,尤其是词汇学、词典学方面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向学界名家请教学习,及时关注学术动态,时刻跟进学界发展,全面搜集与熟语相关的各类学术研讨文章并吸收其学术观点,以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工具书的编纂和出版,使出版物合乎学术规划和行业标准。务必避免混淆概念,误导读者,扰乱学术和图书市场的有序化发展。
3.扩充收录对象,科学界定
针对熟语类工具书过度收录非熟语条目的现象,重新审视“词、语不分”的弊端,其实学界早有规范和革新的学术倡议和实际行动,我们的调查中也發现了多种认真吸收学术研究成果、规范收录各类熟语的工具书。值得一提的是《新华语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该书主编温端政先生大胆提出了“词”“语”分立的学术主张,提倡建立与“词汇”平行的“语汇”的概念,并倡导进行语汇学研究。以此学术主张为基础,温先生主编了《新华语典》,以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以及谚语、格言、名言等为收录对象,共收录约25600条语汇。《新华语典》是商务印书馆继《新华字典》《新华词典》出版之后,推出的“新华系列”配套工具书。相关工具书不仅形成了“字典—词典—语典”的完整工具书系统,从“字、词、语”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现代汉语的语言面貌,而且大致廓清了对语汇(熟语)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既有利于提升读者的语言能力,也有力地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华语典》等书的收录对象仍囿于传统上对典型熟语的界定。我们认为,在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以及格言、名言等之外,熟语类工具书还应收录另外一类常见的语言单位,我们暂名“习用语”。例如:我说、话说、很是、那/这个、那什么、吗呢……这些语言单位由词构成,从形式上看有较强的凝固性和固定性,从语义上看有一定的非透明性——整体的语义并非组成成分语义的简单相加,还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完全符合熟语的各项特征。但是它们为传统的词典所不容,也未能收入熟语类工具书,作为语言建筑材料却在辞书系统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如果词、句之间由“语”作为过渡带,习用语便需纳入熟语学研究范围,并收入熟语类工具书中。
四、结语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在熟语类工具书出版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短板,高度重视其中的问题,并在出版规划、选题策划、出版转型等方面加大变革调整的力度,尤其需要在内容上“苦练内功”,坚持学术引航出版。首先从根本上廓清熟语的内涵和外延,其次在传统的熟语对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收录对象,收录多类习用语,增强该类工具书的丰富性和科学性,以更好适应读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常玉钟.口语习用语略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2).
2.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温朔彬.论《新华语典》的原创性[J].辞书研究, 2013 (4).
(作者单位系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