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让“兴趣”成为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

2018-09-18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简笔画算式应用题

(青岛市城阳区流亭街道赵红路小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一道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在教学中,一旦把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十几减9时,我将情境图加以拓展,为学生准备好小猴头饰,指一名学生来扮演小猴卖桃,其余学生充当小兔买桃,这一情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争先来买桃,有的说要买10个、有的要买8个、7个、4个……我分别将学生说的数字进行板书,随机出示问题“还剩多少个?”学生根据刚才的回答列出不同的算式,我一一给予板书,然后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3-9=?至于其它的算式,作为课后的自主探究。

二、呈现方式多样,增强兴趣

1.借助简笔画,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思维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要充分利用简笔画,来加强图画与数学语言的转换。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图画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简笔画,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如教学5+4=,我先画出5个大红苹果,又画出4个黄澄澄的鸭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画中两种水果的数量。学生可以借助直观很快列出算式:5+4=9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是用画面、形象(色彩、声音、动作)来思维的。”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电脑动画、投影演示,吸收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题意。

如一共要搬38张椅子,已经搬了30张,还要搬多少张?我借助电脑,学生感受到有了小熊和小猴搬椅子的动画,接着出现小熊和小猴的条件及茄子老师的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应用题的趣味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应用题的轻松与快乐,从而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3.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欲,给他们创设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并自己情境表演,培养其学习应用题的兴趣。

例如,到超市购物。我事先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自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课前给他们贴上价钱,课堂上在小组内选出一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演顾客在班内进行购物。这样的实践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自主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练习形式多变,强化兴趣

(一)基础型

2.12朵花,每个花瓶里插3朵,插了4瓶。

相同数是指____,个数是____总数是____。

( )个( )合起来是( ),把( )分成了( )个( )。

( )里面有( )个( )。

(二)选择型

选择型应用题也即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它需要学生在比较熟悉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充分了解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1.学会提问题,即给出几个条件,提出可解决的问题。

(1)根据条件 和 ,可以求出 。列式:

2.根据问题选条件: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6+10-4应补充的问题是:( )

(三)续编型

在低段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所见所闻,启发他们续编应用题。例如:

1.教师简笔画出一篮苹果,出示一个已知条件:篮子里装了14个苹果。

()。还有多少个苹果?

谁来帮老师补上一个条件?问题一提出,教室里顿时火了,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吃掉了4个”还有的说:“被妹妹拿走了10个”……学生兴趣盎然,毫无倦意,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在这样的续编应用题的练习下,进一步为学习自编应用题埋下了伏笔。

2.口编一道应用题。该题呈现的是小朋友摘丝瓜的场景。图中显示:一共有8条丝瓜,已经摘下了3条,小朋友正在摘的有1条。学习时,要注意联系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减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学会按顺序计算得数。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图意说清楚事情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

猜你喜欢

简笔画算式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萌宠简笔画
神形兼备的简笔画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