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到款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研究

2018-09-18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业务管理账务财务

刘 燕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 610054)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规模急速扩大,经费量持续攀升,给各高校的财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高校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在财务核算、报销管理、支付结算等方面,大部分高校已经采用了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如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无现金报账系统、无现金支付系统、自动对账系统等,降低了携带现金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银行到款业务管理还处于较为传统的手工处理模式,从银行回执单的管理到到款信息的发布、入账和对账,整个流程工作量大,给财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且容易出现丢单、重复入账的情况,准确率不高。如何通过建设相关的系统平台,实现银行到款业务由人工管理为主到计算机管理为主、人工管理为辅的转变,成为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到款业务管理现状

银行存款的收付是高校经费管理的重点,随着高校经费规模的扩大和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财务部门每天收到的银行到款业务所涉及的种类越来越多,交易量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在目前的手工管理模式中,收到各银行的到款回执单,需首先进行纸制和电子记录,然后按银行账户、业务类别区分,再传递分发到相关的业务管理科室,如科研类的分发给科研科、学费收入类的分发给收入科、支付退票的分发给退票管理人员。分发时需请接收人员完成签字确认操作,以存档查询,为保证信息一致性,必须再次将分发信息录入电子文档,重复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银行到款业务在当前的处理模式下复杂度强,工作量大,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科学、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业务繁重、追溯困难、账务复杂、查询困难、对账困难。业务繁重主要是由于到款单通常涉及多家银行、多种类型,逐一记录核对分发时,工作量大,易出错;追溯困难主要是由于到款回执单的整个流转过程完全靠纸制确认,分配的过程人为把控,事后查询追溯时,难度大;账务复杂主要是指在财务核算系统成熟通用的情况下,大部分业务可以生成智能凭证,高效准确,然而到款单业务却必须手工录入制单,效率低下,操作复杂;查询困难主要是指利用网络对外发布的到款信息都是由手工录入更新,实时性差、工作量大、准确率低。另外,还有对账困难的情况,不同于无现金支付每笔交易均有一个唯一的支票号用于自动对账,由于各银行的到款回执单上未提供统一的编码且存在部分到款单无唯一编码的情况,对账时必须自动对账与手动对账相结合。同时,由于银行到款回执单有一定的在途时间,银行到账时间与单位账务处理时间通常有差异,导致对账工作困难大,难度高,效率低。

目前的业务处理模式极大地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减少甚至避免这些问题,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实现到款回执单线上可视流转、过程可追溯、账务处理智能化的到款业务管理平台应运而生。

二、到款业务管理平台

要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到款业务管理平台,实现银行到款回执单线上流转,需要考虑其与银行系统、财务系统、对账系统、查询平台间的数据共享,功能方便主要集中在四个点:数据获取、到款单分配、账务处理、数据查询。平台主要架构(如下页图所示)。

到款业务管理平台架构图

1.数据获取。减少手工输入工作量,降低错误率的第一步,就是将到账信息的采集端前移,到款回执单来自于各个银行,故到款业务平台的数据获取源头是各家银行,到款信息状态更新以银行系统中数据状态的更改为主线,平台建设之初,先打通与银行的数据对接接口,建立一套到账数据中心,将通过接口获取的银行到款数据存入数据中心。高校业务的多样化使得它在银行开设了多个账户,这就要求银行到账管理平台需实现多银行账户到款管理。要满足这个需求,需通过分层设计,在业务层实现面向多银行的信息序列化、解析、加密、签名、验签名等复杂通讯过程。具体操作时,通过银行专线或者开通银企互联业务与银行对接,实现提取银行流水数据的功能,设置特定时间,定时自动更新数据。

2.到款单分配。建立到账数据中心后,管理平台将获取的各银行数据存留,为下一步分配做好准备。银行回执单由于结算方式不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当管理员收到银行提供的纸制到款回执单后,首先根据回执单凭证号或流水号在平台上确认核实信息,标注回执单收取状态如“已收取”“待确认”“已收取”状态的回执单进入待分配数据库。然后,管理员根据单据分类在平台里选择对应的业务科室,点击分配,同时将纸制回执单配送至各科室业务员查收。业务员查收回执单时,也需在线上线下同时操作,若回执单分配有误,可点击“退回”,管理员重新分配。

3.账务处理。为了避免再次在财务系统中录入到款回执单信息,手工做账的情况,可在到款业务管理平台与财务核算系统间建立接口,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然后在财务核算系统中定义智能凭证,待平台上的银行到款信息与纸质银行回执单核实后,即可导入财务系统,生成智能凭证。导入财务系统时,银行回执单流水号、付款人信息、金额、日期等被获取,InputDef()定义如下:

Line1=流水号,BILLNO,选择,SELECT RPAD(BILLNO,10)BILLNO,RPAD(CHANNEL_CODE,6)BANKNO,RPAD(TRIM(OTHER_ACCNAME),20)OTHER_ACCNAME,IN_AMTFROM OLPAY_HIS_DETAILTWHERE STATUS=10 ANDIN_AMT>0 ORDER BYBILLNO,TRAN_DATE

生成凭证分录时,根据获取的数据自动填充摘要和借贷金额等,Detail()定义如下:

Line1=#SABS#,#PROJ#,#SUBJ#,#JAMT#,#DAMT#,附件,1,接口,YHDK,#SOURCE#,#SRKEY#,银行,,#ZPH#,#TDATE#,#OTHER_ACCNAME#,#OTHER_ACCOUNT#,往来,#CLR#

到款业务管理平台与财务核算系统的对接,既能有效减少工作量,又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避免重复入账和丢失入账的情况发生。

4.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对已存在的数据库表中的记录或信息进行查询,所以数据库是基于互联网的到款业务管理平台不可或缺的部分,该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手工翻阅纸制记录的查询模式,将日常到款记录都存储到数据库中,后台管理人员设置发布规则,选择发布内容。总体分为对内和对外两类查询:对内,管理员、业务员等人员都处于财务内网,可随时查询回执单所处节点,分配情况等;对外,当财务内网的信息需要在校园网上提供给用户查询时,需要设计一个数据传输工具将财务内网的数据传输至校园网财务对外服务器,以便校内师生用户可通过网站和微信方式查询资金到账情况。

另外,在对账方面,管理平台在每月末将所有银行交易信息自动更新至银行对账系统,通过做账标识码对到账信息进行匹配,实现自动对账,缓解因逐年增长的到账信息带来的数量大、难度高的对账压力,同时提高准确率。

结语

银行到款业务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将银行系统、财务系统、对账系统和查询平台进行了有效整合,为财务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为校内师生提供了便捷安全的资金到款查询渠道,有利于促进银行到款业务的管理更加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推动高校财务工作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管理账务财务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中职会计专业手工及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研究
财政部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
浅析高校办公室业务管理的结构优化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解决账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