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的坚守者
——评王立铭《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2018-09-18丁子承
丁子承
我们正处在碎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碎片化信息具有短小精悍、易于消化、时效性强、获取成本低等诸多特点,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无疑具有其他信息传播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微博、微信、快手、抖音等,都是敏锐地跟随碎片化浪潮而出现的新兴媒体。这些新媒体在我们的时代大获成功,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依托于媒体的科学普及工作,顺应这股碎片化阅读的浪潮,调整长期以来的科普方式,将需要普及的科学知识通过碎片化的方式,或以短小幽默的趣文,或以趣味盎然的讲座,或以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在诸如微博、微信等文字媒体,喜马拉雅等音频媒体,哔哩哔哩、抖音等视频媒体上刊登播放,吸引许多读者、听众和观众,日益成为科普工作者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图1 《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年5月)
不过,应碎片化潮流而诞生的新媒体虽然有着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背负着与生俱来的弱点。美国科技作家卡尔指出,碎片化阅读的泛滥使读者“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单纯的信息解码者,丧失了形成丰富精神连接的能力”。碎片化的信息尽管能给读者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却无法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更谈不上主动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许多有识之士都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今天所要介绍的王立铭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他在科普著作《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以下简称《上帝的手术刀》)中以自己的方式对上述这些问题给出了精彩的解答。
王立铭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教授。他专注于代谢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及相关疾病的研究。王立铭尤其热心科学传播,自称“科学启蒙主义者”,是知乎大V、“知识分子”签约作家。他发表的科普文章、视频和演讲广受欢迎,先后获得过吴瑞学会颁发的“顾孝诚讲座奖”、香港求是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果壳网颁发的“菠萝化学奖”。王立铭的著作《上帝的手术刀》出版于2017年,是一本讲述基因编辑技术的科普书籍。在书中,他用科学性、系统性和文学性向碎片化阅读的弱点做出了自己的回应。
科学性
对于任何科普内容来说,科学性都是最为核心的要求。只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去讨论其他的需求。果壳网总编徐来曾在2015年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培训会中强调过科学性必须放置在趣味性之上,这一观点可以总结为如下的公式:
科学性>内容有趣>配图有趣>文字有趣
但确实有一些科普新媒体并没有遵循这样的标准,反而把“有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凌驾于科学性之上。事实上,只要新媒体追求流量、追求点击率的目的没有变,这种追求“有趣”胜过追求科学性的现象就是无法避免的。而在《上帝的手术刀》中,王立铭坚持贯彻科学性原则,不管需要讲解的内容如何枯燥艰涩,也绝不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牺牲科学性。在面对读者“跟不上思路”的抱怨时,王立铭的选择是宁愿花费更多的篇幅将故事阐述得更慢一点,也绝对不肯把科学性的内容省去。
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科普的科学性其实并不等同于科学知识的简单罗列,知识背后的推理和演绎才是更体现科学性的地方。就以冥王星的分类为例,在十年前的科普文章中,都把冥王星列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冥王星却被排除出太阳系的行星行列。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十年前的科普文章是错误的,不再具备科学性呢?这显然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加以判断。如果文章仅仅断言冥王星是行星,那它在今天自然不再具有科学价值;但如果文章中详细阐述了将冥王星列为行星的依据,那么即便是在行星定义已经被改写的今天,依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上帝的手术刀》所具有的科学性,更多便是体现在这一层面上。换言之,王立铭在书中并不满足于罗列基本的科学知识,而是始终追求详细阐述知识背后的推理和演绎过程。譬如关于“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知识,王立铭并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基因是遗传物质,承载了人类的遗传信息。他从人类对“种瓜得瓜”现象的懵懂认知说起,描述人类如何意识到生物体中存在某种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并对这种信息存在于什么地方做了各种猜测,然后又通过怎样的实验逐一验证或者推翻自己的猜测,最终经过无数人的努力,终于将信息定位在细胞核中的神秘物质中。
我们今天已经100%验证了遗传信息存在于DNA中,但不妨想象一下,即使有一天,人们真的通过实验推翻了遗传信息的假设,导致书中的结论不再正确,但其所展示的探索遗传信息的整个过程、其背后的逻辑依然是有价值的。相比于单纯罗列科学知识,这种对于科学方法论的普及,通过实际的例子向读者生动展示科学工作者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论,毫无疑问是科普作品更应该追求的方向。
系统性
科学知识不是孤立的。每一个新的科学知识,背后都隐含着庞大的知识体系。库恩提出,“至少科学语言的许多指谓术语,是不能一次学一个术语、一次学一个定义这样孤立地学的,而是必须组成成套地学,才能理解”。他举物理学中的“时间”这一术语为例,认为在19世纪以前这个词所代表的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在20世纪之后则变成了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尽管文字没有任何变化,但它先后所代表的含义却是完全不同乃至无法调和的。从科普的角度来看,库恩的观点实际上是强调了系统性的重要,即使是同样的词汇,如果不放在系统的知识框架里说明,便有可能在读者中产生完全不同的理解。
《上帝的手术刀》非常注重系统性。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全书的组织上。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因的秘密。讲述人类如何从遗传现象中认识到基因的存在,进而发现基因藏身在DNA中。
第二部分,给基因动手术。讲述人们发现许多疾病都与基因缺陷有关,因此自然想要给基因动手术,而人类所采用的第一把手术刀,却来源于可怕的病毒。
第三部分,黄金手指。讲述病毒修改基因的诸多限制和风险,这促使人们寻找更易用、更安全的手术刀,也就是后来被称为“黄金手指”的锌蛋白。
第四部分,编程时代。讲述层出不穷的基因编辑技术。
第五部分,未来,和未来的未来。讲述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伦理问题和道德风险。
为了讲清楚“基因编辑”这个问题,作者从人类认识到遗传现象的历史起源开始讲起,一路讲解达尔文的进化论、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沃森等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人类认识到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中心法则,还有基因编辑这一需求的产生、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如何从大自然中寻找对策、各种基因编辑技术的诞生与淘汰……也就是说,本书不仅解释了基因编辑技术本身,更从它的起源、发展、现状、未来等各个方面做了全方位的阐述。
除了全书整体结构上体现出的系统性,更加具体的层面上也同样体现着系统性。譬如在阐述取代病毒的“黄金手指”技术时,作者并不是单纯对“黄金手指”进行解释,而是首先说明病毒编辑技术存在的局限性,随后跳去介绍美国生化学家里德的RNA合成实验,再揭示出这一实验与“黄金手指”的发现之间存在的关系,最终给出“黄金手指”的严谨定义。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了大量系统性的介绍做基础,才使得读者不仅对“黄金手指”的概念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也对它的应用和局限产生出更为深刻的体会。这种对于科学概念的全方位系统性阐述,是《上帝的手术刀》广受读者赞誉的重要原因,也是追求短小、轻松的新媒体无法做到的。
文学性
不可否认的是,仅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以成为优秀的科普作品。这两种性质只能保证科普作品在科学上的准确性,却无法吸引读者的兴趣。新媒体之所以成为当今时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它们具有轻松娱乐的特点,可以很容易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
虽然前文说《上帝的手术刀》不会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而牺牲科学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完全不考虑读者的趣味和特点。恰恰相反,为了深入浅出地解释晦涩深奥的科学原理,作者在文学性上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我们不妨看看前文提到的病毒编辑技术,为了将这种传统基因治疗方式存在的局限阐述清晰,作者如此写道:
“传统基因治疗就像在给濒危建筑打加强筋、装防震梁,只要可以延长它的使用寿命就行;而基因编辑就像是要修葺故宫三大殿,需要严格按照原样‘修旧如旧’,还需要把建筑中糟朽不堪的零件取出修缮甚至替换,再原封不动地安装回去,目标是让整座建筑精确地恢复原有的机能。”
可见,通过平实的语言和通俗的比喻,在短短几句话中便充分说明了两种基因治疗的差异。
书中也不缺少诗意的表达:
“从此,花朵像蝴蝶翅膀一样漂亮的豌豆、危险致命的肺炎链球菌、需要动用最强大的电子显微镜才得以一窥真容的噬菌体、每过20分钟就能一分为二繁衍生息的大肠杆菌,把它们的形象留在了一代代学生的生物学课本上。经过科学家上百年的孜孜求索,地球生物世代遗传的奥秘,从一类模糊的日常观察、一段神秘的哲学理论,变成了一种具体的化学物质、一个精妙的生物繁衍过程。这种物质从化学组成上说可谓是平淡无奇——氢、氧、碳、氮、磷,都是这个星球上最常见的化学元素,但在亿万年流淌的地球生命河道里,DNA就是源源不断的水流。它就像很多家族世代珍藏的族谱,将先辈们的特征和记忆代代流传,成就了子子孙孙与生俱来的骄傲和荣光。”
通过这样平实与诗意的有机结合,《上帝的手术刀》成功地避免了传统科普形式中容易出现的重知识、轻趣味的倾向,使得科学性与文学性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够获取系统性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经历一场文学上的享受之旅。
结束语
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们的主要知识来源正在从传统的读书看报转向小小的手机屏幕,层出不穷的新媒体也紧跟时代的脉搏,抓住一切机会占据人们的眼球。许多科普工作者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将生动有趣的新媒体形式应用在科普工作中,取得了许多令人赞叹的成绩。但新媒体出于顺应碎片化阅读的需要,与经典科普模式相比,也有一些难以摆脱的限制。恰如王立铭在采访中指出的,“新媒体包括一些科普报告所传达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受时间和形式限制,讲述的往往是一个点或者一个热点事件。如果真正想达到科学普及的效果,一定需要有完整的系统,而写书无疑是更好的形式”。
《上帝的手术刀》正是王立铭对自身这一理念身体力行的杰出成果。它从科学性、系统性、文学性三个层面展示了科普读物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显示出经典的科普模式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碎片化时代的坚守者”这一称呼,显然是实至名归的。
不过同样需要强调的是,碎片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在科学普及工作中,两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上帝的手术刀》固然是践行经典科普模式的杰出成果,但也正如前文所介绍的,王立铭在知乎、微信等网络新兴媒体上所做的科普工作同样具有突出的成绩。可见,形式从来不应成为束缚科普工作的枷锁,恰恰相反,从科普的目标以及对象人群的特点出发,选择最为合适的科普形式,才会令科普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生命是什么》王立铭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8月
本书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讲起,通过生物学史上有趣有料的故事详细地追溯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展现了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思维与伟大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