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中存在问题及提升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2018-09-17黄孔泽

环境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相关对策重大项目

摘要:本文就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明确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具体特征,针对当前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下提升参与度的有效方法,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环境评价;重大项目;相关对策;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6-0031-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17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for some large-scale projects, it is often necessary for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participate widely. It is best to establish a correspond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system so that all people can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make corresponding The evaluation ensures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can handle the evaluation level reflected. However,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omissions i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mechanism of such cross-regional major project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hat can improve Chinas curr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against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mechanisms in advanced countri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ajor projects; Related strategies; Existing problems

跨區域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这是落实环境管理的关键条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跨区域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若是不能够运用得当,就不能够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1 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较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环境所面临的情况也愈来愈严峻。为了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的进步能够维持平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目前最合理的环境评价体系就是全民都参与到其中,这种体系内参与的人士大多都是拥有相同目标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共同的意见很可能会引导政府政策的方向。这种新型的环境评价体系由于成立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具备的相关规定还比较浅显,不是很完善,它主要是通过团体的共同意见传达给国家政府,政府的相关部门与其进行相应的交流,然后对于所提出的意见进行采纳或者否决,让政府在工作时能够保证大多数的人民利益不受到损害。从主观的情感来看,这种机制有助于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参与公众能够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有一个高度的重视[1]。

《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目前尚不完善,诸多情况尚没有具体的标准,但从侧面表示我国的环境影响的体系逐渐趋于成熟。公众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价体系,让公众与环境有了一定的联系,让人们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观察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以及评价体系对于这种意识是否一定的提升是有意义的,这样会让这种评价体系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民主项目,对于该制度的实施有很大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公众的参与能够激发社会人士的参与热情,对于全民的素养提高有很大帮助。若是全民的素质能够整体得到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加速,形成良性的循环,使得经济发展越是发达的地区,其公众对于环保工作的热情以及认识就越高。

2 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特征

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于广泛性和复杂性,其涉及内容众多且复杂,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较大,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要明显大于一般性质的建设项目。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一个地区或流域为范围,对区域内部开发行为及其实际影响作为评价对象。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具有较强的战略性特征,从区域发展规模、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污染综合治理等方面来做出战略规划,确保其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下,管理协调难度较大,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说,各城市属于一个整体,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但城市分数不同行政区域,单纯依靠行政区内部力量无法有效实施风险管控,管理协调难度大[2]。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下,评价时序具有超前性特征[3],且通过多种方法开展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施,离不开多学科技术数段的支持,包括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

3 当前的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相关的法律对于人民群众的参与这方面还不完善。虽然目前已经存在了让所有人能够参与到环境工程中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只是关于参与过程中具体要注意的一些情况,对于相关人员如何参与并没用明确说明,参与的方式也相对比较模糊,这就让一些想要参与的群众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而在很多的环境评价体系较为先进的国家就对于相关的参与方式有明确的说明。

其次,我国的相关参与的人员很少,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对相关法规的传播不够普及。虽然在具体的规定上表示要提前对群众进行通知,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些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却还没有告知给社会各界,公众对于它的实施完全处于不知情的状态,这让其的相应权利不能得到保障[4]。

并且,相关的参与人员没有对于项目进行全程的参与。虽然对于相关人员参与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要求,但是参与后的具体的措施没有被太多提及。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评价体系,我国的体系不能够贯彻始终,显得有些简陋。像是日本在關于环境的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中,如何实施以及怎样实施相关的政策都会去询问日本的群众,将市民的意见进行统计,然后将结果公开发表出来,最后进行相关措施的实行。

4 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下提升参与度的有效方法

4.1 调整参与人数与标准,提高社会参与性

将参与的人数提高,降低参与标准,保证社会各层人士都能够参与其中,让社会中的弱势势力也能够加入到环境的建设当中。在寻求相关的建议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邀请一些权威人士来进行分析,普通的人民群众也应该受邀加入到讨论中,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目前社会中比较显眼的人物来参与,。邀请相关的人物时也要考虑到所建设的环境的项目的内容。

4.2 优化评价方法,强化参与体验

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一体系的方法可以变得多元化。按照目前的政府所推行的政策来说,参与环境影响的评价只能通过座谈会或者听证会等方式,根本不能让参与人员的想法自由的表现出来。所以,为了提升建议意见的采纳程度,可以增设一些新的探讨模式,包括举行一些辩论赛,或者增加一些电话热线,让参与人员能够通过以上这种方式体验到参与其中的感觉,让其能够充分地表达所想要表达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公众的环保热情[5]。

4.3 借鉴先进经验,落实全过程监督

受到当前法律规定的影响,大部分的参与人员只能够对于环境的改善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不能够提出一些对于改革方式的建议,大部分的参与人员不能对于所参与的项目进行全程参加,这让公众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不能有所了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参考一些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让参与人员能够对于整个实施的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并提出见解。

5 结语

跨区域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构建需要大量经验去积累才能够逐步完善,而目前我国在此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及时汲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完善我国在这方面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法律保障[J].法商研究,2018,35(02):15-24.

[2]曹艳芳,杨月梅,王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补充评价的技术要点[J].中华建设,2017,(12):146-147.

[3]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抓手[N].中国环境报,2017-09-14(002).

[4]史亚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方管理[J].山东化工,2017,46(11):168-169.

[5]王寒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8-04-18

作者简介:黄孔泽(1982-),男,硕士研究生,注册环评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影响评价。

猜你喜欢

相关对策重大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研究调度全区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会议
宁海:“三制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贵州6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核电厂维修项目中长期规划
“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新时期加强公路工程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谈城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