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018-09-17王云
王云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法 選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纳入5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69%(P<0.05)。结论 在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西医疗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化性胃溃疡;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8..02
消化性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溃疡性疾病,一般发生在胃部、十二指肠等位置,主要是由于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损伤而形成的溃疡。消化性胃溃疡患者,通常具有节律性疼痛,同时存在反酸、呕吐、恶心等表现。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传统西医疗法治疗,效果一般,同时还有较多不良反应[1]。而与之相比,利用中医辨证分型的理念,针对患者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16例,研究了消化性胃溃疡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到医院就诊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纳入58例患者,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5~78岁,平均年龄为(42.5±3.6)岁,病程在2~24个月,平均病程为(13.4±1.2)个月;观察组纳入58例患者,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4~76岁,平均年龄为(41.8±3.5)岁,病程在2~22个月,平均病程为(13.1±1.1)个月。所选患者中,有78例患者是胃溃疡,38例患者是十二指肠溃疡。纳入标准:均符合消化性胃溃疡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辨证分型,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巨大性胃溃疡的患者,有心肺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有可疑或恶性病变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口服甲硝唑0.4 g,阿莫西林0.5 g,每日3次,连续服用2周。口服胶体果胶铋200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连续服用4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气滞血瘀型患者,使用失笑散联合丹参饮加减治疗,药方为,丹参15 g、当归12 g、延胡索12 g、香附12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炙甘草6 g、砂仁6 g。对肝胃湿热型患者,使用化肝煎加减治疗,药方为,白芍15 g、牡丹皮12 g、佛手10 g、陈皮10 g、山栀子10 g、黄连9 g、青皮9 g、吴茱萸6 g、甘草6 g。对肝郁气滞型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药方为,柴胡12 g、白芍12 g、郁金10 g、延胡索10 g、香附10 g、川芎9 g、炙甘草6 g。岁脾胃虚寒型患者,使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药方为,黄芪20 g、白芍15 g、大枣13 g、延胡索12 g、郁金12 g、白术12 g、炙甘草9 g、桂枝9 g。以上药方以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服用4周[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不良反应。疗效评价:显效为,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愈合;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胃镜检查显示胃溃疡面积减少50%以上;无效为,临床症状未缓解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1%(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69%(P<0.05)。
3 讨 论
消化性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出现周期性发作的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如果出现中上腹疼痛发作,将会持续较长时间,缓解也避免满。另外,很多患者还会出现呕吐、嗳气、嗳酸、范围、烧心等胃肠道症状,虽然仍有较好的食欲,但在饮食后病情发作,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西医疗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是难以彻底根治。中医认为该病是痞满、胃脘痛、腹痛的范畴,可根据不同的疾病分型,采取辨证分型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针对性和疗效[3]。对于常见的气滞血瘀型、肝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寒型患者,基于消化性胃溃疡与脾胃之间的关系,通过肝脏疏泄保证正常升降,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消化性胃溃疡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西医疗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路 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评估报道[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7):3347-3348.
[2] 石 蕾,尹一然.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及对胃内pH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8):1897-1899.
[3] 钟之洲,王邦才.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747-749.
本文编辑:李 豆